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地球每2600萬年就發生一次生物大滅絕,罪魁禍首竟然是它!

地球每2600萬年就發生一次生物大滅絕,罪魁禍首竟然是它!

說到生物大滅絕,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6500萬年前滅絕恐龍的隕石撞擊,但是,地球上生命更令人吃驚的特徵是:恐龍的滅絕只是幾次已被完全證實的大絕之一。其他的大滅絕,要比結束了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那次滅絕糟糕得多。

例如,結束了二疊紀的那場大滅絕在2.5億年前毀滅了足足96%的所有植物物種和動物物種。曾經作為地球上主要生命形式控制著海洋的三葉蟲,在這場大滅絕過程中神秘地突然滅亡了。

實際上,過去總共發生過多次動物和植物生命大滅絕。而且模式顯而易見: 每2600萬年左右發生一次大滅絕。古生物學家勞普和塞普科斯基已經證明,如果我們畫出任何給定時候地球上已知物種,那麼這張圖上地球生命形式的數目每2600萬年呈現為一條陡峭的下降線。

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的一次滅絕循環中,絕大多數恐龍被消滅。在另一次發生3500萬年前始新世末的滅絕循環中,陸地上的許多哺乳動物物種被毀滅。但是對此所懷的困惑是: 究竟是什麼具有2600萬年的循環時間?對生物學、地質學或者甚至於天文學數據的搜尋表明,沒有什麼具有2600萬年的循環時間。

伯克利的馬勒已從理論上論證,我們的太陽實際上是一個雙星系統的組成部分,而我們的姊妹恆星(被稱做涅米西斯——復仇女神或者死亡之星)對地球上生命的周期性滅絕負責。他假設我們太陽有一顆大質量的看不見的伴星,它每2600萬年繞太陽轉動一周。當它經過奧爾特雲時,它會隨身帶來討厭的彗星崩落物,其中的一些會撞到地球上,從而產生足夠多的碎片把抵達地球表面的陽光阻擋住。

這種不尋常理論的實驗證據,來源於過去的與每一個滅絕循環的末期相對應的地質層中包含了極其大量的銥元素。由於銥在地外流星中被天然發現,所以這些銥痕迹就可能是由復仇女神送落下來的彗星殘餘物。

目前,我們在滅絕循環的半途中。這意味著,如果復仇女神存在,那麼它處在其軌道的最遠點(可能有幾光年遠)上。在它下次到達之前,我們還有1000萬年左右的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如何解決「又死又活」的薛定諤貓,上帝與平行世界必定存在其一!

TAG:宇宙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