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著連載丨德意志的統一

名著連載丨德意志的統一

原標題:名著連載丨德意志的統一


寫在前面


本書由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命題處研究員-----劉芃和北師大歷史系教授、新課標組長-----朱漢國主編而成。本書集專家之智慧,將歷史學科的內容梳理鉤要,以使學習者能夠精到地掌握和科學地運用歷史知識。

小編節選其中的《德意志的統一》呈現給大家作教學參考。


長期以來德意志始終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之中,1815年維也納會議仍然將它劃分為35個邦國和4個自由市。這種分裂割據的局面很不利於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在維也納會議後,德意志境內有一部分邦國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了起來,尤以普魯士最為突出。它率先統一了本國稅則,1834年又聯絡17個邦國組成關稅同盟,形成一個貿易區,促進了經濟發展。經過1848年革命的洗禮後,更多德國人將目光轉向經濟,認為只搞政治鬥爭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普魯士就出現了一股工業建設高潮,按照恩格斯的說法,「在20年中帶來的成就比以前整整1個世紀還要多」。奧地利、普魯士是德意志境內最大的兩個邦國,一直在爭鬥,都想做全德意志的主人。但此時普魯士在經濟上已經把奧地利拋在了後邊。1852年以它為首的關稅同盟已擴展到全德。在政治上它還實行了憲政制度。奧地利則不實行憲政,依然保留封建制度,所以國力大為減弱了。德意志統一最終要由普魯士來完成,那是歷史註定的。這裡也可看到生產力的決定性作用。



德意志長期割據以及普奧兩家敵對的現實,都表明統一運動只能依靠武力來解決,別的辦法是行不通的。在統一運動中,俾斯麥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這是無可置疑的。在他擔任普魯士首相之前,普魯士議會中以進步黨為主的反對派正在阻撓政府的軍費預算。1862年普魯士國王任命俾斯麥為首相。他上台後不久就在議會裡公開說:「我們這裡不是英國,我們這些大臣是國王的僕人而不是你們的僕人。」接著又在預算委員會上說:「德國所矚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它的威力……普魯士必須聚集它的力量以等待時機,這樣的剛機我們已經錯過好幾次了……當前的重大問題不是靠演說和靠多數通過決議所能解決的——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錯誤——而是要用鐵和血」。由此,他得到了「鐵血宰相」的稱號。隨後他就隨意而為,不顧議會的反對,籌划起如何實現統一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德意志統一是經由王朝戰爭的道路實現的,即1864年對丹麥的戰爭、1866年的普奧戰爭和1870~1871年代普法戰爭。這三次戰爭都是俾斯麥策劃的,以普奧戰爭最為重要,打敗了主要對手奧地利。在這期間,俾斯麥還在外交方面做了許多事情,顯示了他的才華。例如在策劃對奧戰爭時,他極力拉攏法國,使它保持中立。而那時他已清楚,普法之間早晚要打一仗。4年後果然打了起來。俾斯麥統一了全國之後,議會裡的進步黨以及其他反對派,都異口同聲地對他大加讚揚,紛紛檢討自己過去的看法是錯誤的。統一全德國的功勛使他成了全國景仰的人。隨後他執掌全德大權達20年之久。應該說,俾斯麥的成就是巨大的,對德國的貢獻更是突出。二三十年後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國,與國家的統一有著直接的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學科教育 的精彩文章:

【名著連載】義大利的統一

TAG:歷史學科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