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讀普希金 曹雷

再讀普希金 曹雷

上海汾陽路、岳陽路和桃江路街心三角地帶的普希金銅像

普希金,一位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俄國詩人,離我們似乎很遙遠。但奇怪的是,處於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不同年齡、不同生活環境的我們,卻能被他真摯動人的詩句引起共鳴。

最近,參加了《致普希金》詩歌音樂朗誦會,重新朗讀了自己年輕時代就熟悉的普希金的那些詩句;又在網路平台上朗讀了趙麗宏先生的充滿真摯感情的散文《詩魂》,感慨萬千!於是再次打開了普希金的詩集,再次走近普希金。

兒時,在父親書架里一本普希金文集的封面上,最早認識了這位有著絡腮鬍子尖鼻子的詩人;最早接觸他的詩,是孩子們都會喜歡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那可愛的、有著魔法的金魚一次次報答那個救了他的漁夫,卻滿足不了漁夫老婆的慾望,最後終於讓貪婪的人受到了報應。它讓我懂得,人不可貪婪,貪婪的人,什麼都不會得到。

到了中學時代,同學中開始流行收集和朗誦普希金的詩歌。那時,很多愛好文學藝術的學生,都會在自己的小本本上抄寫普希金的詩句,或相互贈送。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位年輕的、僅只有37年生命的詩人,一生竟留下了那樣多,多到難以計數的長詩短句!他幾乎把生活中的所有情感都化成了詩!即使在他因為反抗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專制統治而被流放、被禁居時,他還在《先知》那首詩里寫下了《用語言去把人們的心靈燒亮!》這樣的詩句!

慢慢的,對普希金了解漸多,我們發現,從普希金詩歌里雖然能讓人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能給人帶來生活的勇氣,但詩人的一生,卻充滿了不幸!在沙皇的專制統治下,他21歲時,就因為寫下了當時在民眾中廣為流傳的呼籲自由的詩歌:《自由頌》和《致恰達耶夫》而激怒了沙皇,他因此被流放到了俄國南方;四年後,又因為他在流放時期的桀驁不馴,創作了大量激進的詩歌,再次被流放到俄國西北部,軟禁在他家族的世襲莊園里。

但是,沙皇的這些措施,一點沒有使普希金「馴服」下來,相反地,更加強了他對自由的渴望以及對沙皇專制統治的深惡痛絕。在再次被流放期間,他寫下了包括悲劇《鮑里斯-戈杜諾夫》和長詩《茨岡》在內的大量優秀作品。而在流放期間寫下的那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短詩,則因為表達了面對不幸時的堅強樂觀的情懷,被我們很多人牢記,作為對自己的激勵!

我們也發現,普希金曾寫過許多關於愛情的詩句。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普希金的《我曾經愛過你》這首詩,因為詩中那種大度和寬容的情懷,常被當時的年輕人初戀時,用來作為對意中人表達感情的「情書」。

慢慢對普希金了解更多,我們才理解,由於多年被禁錮、由於孤獨,使普希金對生活中任何一點溫暖美好的事物和感情都極為珍惜、感動。這些都融入了他的詩歌里。他年青,孤獨的心靈渴望愛情,在孤寂的流亡生活中,除了終日陪伴他的奶媽,他能見到的女性並不多,凡他接觸過的女性朋友多半會讓他動情,所以,他留下了很多「情詩」,包括寫給他奶媽的詩《在冬天的晚上》。

普希金的很多好朋友都成為了激進的、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十二月黨」人。這些貴族青年曾在首都發動了旨在推翻沙皇統治的起義,這次起義,由於脫離被奴役的下層百姓而不可避免的失敗了。那時,普希金還在流放期,但他的心是同十二月黨人在一起的。當十二月黨人中的很多人被發配到西伯利亞礦井去服苦役時,普希金寫了很多同情歌頌他們的詩篇。他流放期滿回到彼得堡後,沙皇曾問過他:如果你在彼得堡,會不會參加起義?普希金直言不諱地說:會的!一定會的!

普希金為十二月黨人和他們忠誠的妻子寫的詩句中曾用「遙遠迷人的星辰」來形容。上世紀,俄羅斯曾為這段歷史拍過一部影片,就是用普希金的詩句《遙遠迷人的星辰》作為片名。

普希金的一生是短促的、孤獨的;但又是豐富的、輝煌的!他的詩歌延續了他的生命;他的詩歌也把他和俄國、和世界上愛好自由的人連在了一起!所以,我們今天朗誦他的詩歌,還會受到那麼多聽眾的歡迎;在俄國、在世界各地,還有那麼多他的塑像。儘管,普希金逝世一百周年時豎立在中國上海的普希金銅像,在以後的半個世紀中,和中國人民一同經歷過不止一次的苦難,但在他逝世一百五十周年時,終於又一次地豎立起來!

正像普希金在他的《紀念碑》一詩中所說:「他抬起那顆不肯屈服的頭顱,高聳在亞歷山大的紀念石柱之上!」他生前的預言,已經成為了現實!

本文刊2018年1月12日《文匯報 筆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匯筆會 的精彩文章:

西子灣畔訪余光中

TAG:文匯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