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酌也致癌,研究發現酒精代謝物誘使幹細胞突變

小酌也致癌,研究發現酒精代謝物誘使幹細胞突變

四處打探,搜羅資訊,發現和健康相關的最新信息,或試譯或綜述或解讀,爭取以最快速度傳遞給您。今天的《健康快報》要火速呈上一份有關喝酒的最新研究報告,唉,不想傷身就要傷心啊,李白的《將進酒》真要成千古絕唱了。請酒友們坐穩,按住憤怒與悲傷,先平靜地了解信息吧。

2018年1月3日,著名的《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論文,研究人員提出,內源性和酒精衍生代謝物乙醛,會導致DNA雙鏈斷裂,這種DNA損傷的積累,促進細胞自身的降解,所引起的修復錯誤將引發惡性腫瘤。

飲酒傷身,我們曾經對此的理解主要停留在酗酒層面,將過度飲酒和其造成的死亡率上升及癌症的發生風險聯繫在一起。過往的研究也曾聚焦在乙醛,通常是使用極高濃度的乙醛,在體外的培養細胞實驗,此次的研究,則是利用基因工程小鼠進行,特別對能分化為各種組織的幹細胞的DNA損傷進行了研究。

乙醛在人體內的代謝,是在乙醛脫氫酶ALDH2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酸,如果有突變,喝酒後乙醇無法降解,人就會臉紅心跳。這樣的人喝酒,食道癌等的風險就會增加。在總人口中約有8%的人是ALDH2基因突變者,主要為東亞人。

人體內還有一道屏障是DNA修復系統,能夠修復或逆轉多種類型的DNA損傷,但修復能力是有限的。此外,若是有突變,細胞就不能進行有效的修復。如果ALDH2及修復這兩道屏障都失效,乙醛就會通過割開DNA雙鏈,造成永久性損傷,這將會導致癌症。

在研究中,對失去兩道屏障的基因改造小鼠,進行持續10天的腹腔稀釋酒精注射,小鼠完全失去了造血能力,通過對鼠的幹細胞基因組測序發現,細胞內的DNA不穩定性出現了猛烈增長。

研究採用造血幹細胞為觀察對象,是因為這類細胞更容易增殖,方便進行DNA測序,研究人員認為,在造血幹細胞中觀察到的酒精影響,也適用於機體的其他細胞。接下來,科學家們將會進一步實驗,以期解釋為什麼酒精只與其些特定的癌症相關,而與另外一些癌症無關。

造血系統有非常嚴格的質量控制系統,能夠很好地清除受損的細胞。科學家認為他們的研究可以解釋酗酒者更容易出現嚴重貧知的原因,同時認為,人體其他組織對乙醛的防禦機制,可能比造血系統更弱。

參與同行評議的癌症專家認為,這項研究可以幫助了解酒精與癌症的風險,以及酒精與幹細胞之間聯繫的分子基礎,揭示了酒精對細胞所造成的損傷。看來喝酒的代價不僅僅宿醉難醒那麼簡單了。

看完研究報告,時常小酌的筆者也陷入了迷茫,真想找張李白先生的畫像好好拜一下,這不是不能盡歡,這是沾酒都要防DNA斷鏈的節奏喔。以後喝還是不喝,看來真要成問題了。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癌 的精彩文章:

最易致癌的5個炒菜習慣和5個廚房衛生死角,90%的人都不知道

TAG: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