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屆世博會竟然給現代設計竟然帶來了那麼大的衝擊?

首屆世博會竟然給現代設計竟然帶來了那麼大的衝擊?

每日知識點

設計史論

全文字數 :3913 | 閱讀 時長:10分鐘

現代設計的產生可以說是從工業革命開始萌芽,直到德意志製造同盟和包豪斯的出現,現代設計才正式誕生,那麼從萌芽階段到現代設計產生這一段時間範圍內,必然存在一定的提前和社會歷史條件。

我們大家都知道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從英國開始,歐洲各國先後開展了工業革命,這場革命堪稱人類歷史上繼進入農業社會以後的第二次巨大變革

它不僅給人類的政治、經濟、文化帶來了諸多變化,而且使人類為了生存、生活所開展的生產活動的整個過程,與傳統相比,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人類所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商品)的設計環境、條件、性質及方式等方面。具體而言,主要有:

第一,生產方式的變化。工業革命帶來了標準化、批量化和機械化的大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與傳統的手工作坊下生產的個性化、少量化的狀態有明顯的區別。它要求改變手工業作坊時代產品設計在造型功能、裝飾等方面的隨意性;要求產品的設計必須適應機械化批量生產的要求與特點。

第二,傳統類型的設計無法滿足和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的要求。以經驗型為主要特徵的傳統設計思維模式,面對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新的能源、新動力和新材料的出現及日新月異,表現出無所適從,甚至不知所措。傳統的木、鐵材料被各種水泥、優質鋼和輕金屬所代替以後,設計師們不但不能從傳統手工業品的設計、製作中找到借鑒,而且還面臨著對這些新材料性能、特徵的重新認識與把握。

第三,工業革命導致了設計與製作、銷售的完全分離,這與傳統手工業時代的作坊主和工匠既是設計者,又是製作者,甚至還是銷售者和使用者迥然不同。工業革命以後,機械化的大批量生產,使設計從製造中分離出來,也與銷售相脫離,成為獨立的行業和職業。設計的獨立,對設計者提出了許多新的任務和要求,它要求設計師必須在產品的生產、製作以前,對產品的功能性、造型、裝飾藝術、生產流程、材料的擷取,乃至銷售狀況等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和預見。正因為如此,所以設計者的設計所涉及到的知識、問題不斷拓展,大大增多,設計逐步發展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

第四,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社會化大生產,其產品的使用對象具有超國界、超地域和超階級性,要求產品必須滿足不同國家、民族和民眾的要求,因此,其設計理念要在保證功能性的前提之下,要求具有大眾化的審美特點。這與手工業作坊生產時代狹窄的設計視野觀念和設計產品狹窄的使用群體是有著根本區別的。正因為如此,所以產品的設計在其過程上,與傳統設計相比,階段性更加明確,階段性的內涵與目標也更加具體。

第五,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先進的生產方式對新產品設計要求與傳統設計的不適應,一方面給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與任務,另一方面,也使工業革命初期,產品的功能性和大眾的視覺審美要求受到了諸多限制。設計現狀與代表社會進步的生產方式的格格不入,使一部分傳統的設計者、製作者束手無策,另一部分傳統設計者則試圖改變自己的觀念行為,適應新的要求。

史論君認為正是由於上述情況的產生和客觀事實的存在,使得一種新的設計和設計觀的出現勢在必然。也就是在這種情勢之下,使得有別於傳統設計的現代設計也就從傳統設計中分野了。設計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從此步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一個圍繞機器和機器生產而設計的時代

一個圍繞商品經濟規律運動而設計的時代

水晶宮博覽會

1851年英國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國際工業博覽會,由於博覽會是在「水晶宮」展覽館中舉行的,故稱之為「水晶宮」國際工業博覽會。這次博覽會在工業設計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一方面較全面地展示了歐洲和美國工業發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業設計中的各種問題,從反面刺激了設計的改革。

舉辦這次博覽會的目的既是為了炫耀英國工業革命後的偉大成就,也是試圖改善公眾的審美情趣,以制止對於舊有風格無節制的模仿。帕金、柯爾等人的思想和活動對於促成舉辦這次國際博覽會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舉辦博覽會的建議是由英國藝術學會提出來的,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Prince Albert)是該協會的主席。他對工業設計和設計教育非常關注,親自擔任了這次博覽會組織委員會的主席。柯爾負責具體的組織實施工作,帕金則負責組織展品評選團,另外一些著名的建築師和設計師,如散帕爾(Sampper)等也參加了組織工作。由於時間緊迫,無法以傳統的方式建造博覽會建築,組委會採用了園藝家帕克斯頓(Joseph Paxton,1801—1865)的「水晶宮」設計方案。

帕克斯頓以在溫室中培養和繁殖維多利亞王蓮而聞名,並擅長用鋼鐵和玻璃來建造溫室。他採用裝配溫室的方法建成了「水晶宮」玻璃鐵架結構的龐大外殼。「水晶宮」總面積為7.4m×104m;建築物總長度達到563m(1851ft),用以象徵1851年建造;寬度為124.4m,共有5跨,以2.44m為一單位(因為當時玻璃長度為1.22m,用此尺寸作為模數)。其外形為一簡單的階梯形長方體,並有一個垂直的拱頂,各面只顯出鐵架與玻璃,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完全體現了工業生產的機械特色。在整座建築中,只用了鐵、木、玻璃三種材料,施工從1850年8月開始,到1851年5月1日結束,總共花了不到9個月時間便全部裝配完畢。「水晶宮」的出現曾轟動一時,人們驚奇地認為這是建築工程的奇蹟。博覽會結束後,「水晶宮」被移至異地重新裝配,1936年毀於大火。

那麼水晶宮博覽會的舉辦具有什麼意義?

「水晶宮」是20世紀現代建築的先聲,是指向未來的一個標誌,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屬和玻璃建造起來的大型建築,並採用了重複生產的標準預製單元構件。

其實本次博覽會並不成功,受到了很多專家學者的聲討,因為這次水晶宮博覽會所反映出很多工業革命大批量生產下的諸多問題。史論君給大家說一下這次博覽會暴露出生產設計的哪些問題。總的來說一共有3點,分別是粗製濫造;技術與藝術,功能與形式的脫節;沒有找到與工業產品相適應的裝飾形式。那我們分開來討論一下

1、濫用裝飾

與19世紀其他的工程傑作一樣,它在現代設計的發展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水晶宮」中展出的內容卻與其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各國選送的展品大多數是機制產品,其中不少是為參展而特製的。展品中有各種各樣的歷史式樣,反映出一種普遍的為裝飾而裝飾的熱情,漠視任何基本的設計原則,其濫用裝飾的程度甚至超過了為市場生產的商品

2、技術與藝術、功能與形式的脫節

生產廠家試圖通過這次隆重的博覽會,向公眾展示其通過應用「藝術」來提高產品身份的妙方。這顯然與組織者的原意相距甚遠。其中的有些展品把相對來說無足輕重的家用品作為建築性的紀念碑來設計。

例如法國送展的一盞油燈,燈罩由一個用金、銀製成的極為繁複的基座來支承。這種把諸如燈、鐘錶之類產品作為建築來看待並不是一種新的發展,18世紀末法國帝王風格的設計者們就常常這樣做。但現在的設計師們似乎失去了所有的自制力。一件女士們做手工的工作台成了洛可可式風格的藏金箱,罩以一組天使群雕。花哨的桌腿似乎難以支承其重量。設計者們試圖探索各種新材料和新技術所提供的可能性,將洛可可式風格推到了浮誇的地步,顯示了新型奇巧的裝飾方式。還有一些展品表現了對形式和裝飾的別出心裁的追求,如一件鼓形書架可以沿中心水平軸旋轉,每層擱板均掛在兩側圓盤上,這樣擱板就可以連續地以使用者方便的位置出現。這件書架側板上的花飾和獅爪腳同樣是刻意把一些細微末節不適當地大加渲染。

3、沒有找到與工業產品相適應的裝飾形式

美國也為這次盛會送來了展品。其中一件是美國座椅公司生產的金屬框架的彈簧旋轉椅,其結構全部是由鑄鐵、鋼或兩者的複合材料製成的。金屬傢具並非美國首創,在拿破崙戰爭中,金屬被廣泛用於製作戰時傢具。但是,在這把椅子中確實體現了一種對傢具基本結構的重新考慮。可惜的是這位美國設計師的功能意識未能貫徹始終,因為用以支撐連桿進而支承彈簧的金屬腿採用了精緻的卷渦形。在這次展覽中也有一些設計簡樸的產品,其中多為機械產品,如美國送展的農機和軍械等。這些產品樸實無華,真實地反映了機器生產的特點和既定的功能。

但從總體上來說,這次展覽在美學上是失敗的。由於宣傳盛讚這次展覽的獨創性和展品之豐富,蜂擁而至的觀眾對於標誌工業進展的展品有了深刻印象。但在那些試圖通過這次盛會促進整個工業發展的人士中,卻激發了尖銳的批評。正如帕金所說,

工業似乎失去了控制,展出的批量生產的產品被粗俗和不適當的裝飾破壞了,許多展品過於誇張而掩蓋了其真正的目的,僅僅只是那些純實用的物品才是悅目和適當的。

暴露的這些問題,最終成為了推動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直接原因。

正是因為有了首屆世界博覽會,讓有識之士認識到了機器美學的重要性,認識到了藝術與設計之間的關係,經過2代人的努力,逐漸出現了現代設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史論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可口可樂的瓶子全是羅維設計的?那你可錯了

TAG:設計史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