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幸福來敲門——獻給2018

當幸福來敲門——獻給2018

《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威爾·史密斯等主演的美國電影。影片取材真實故事,主角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影片獲得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克里斯·加德納(威爾·史密斯),生活在舊金山的黑人男青年,靠做推銷員養著老婆還有幼子。克里斯從沒覺得日子過得很幸福,當然也沒很痛苦,就跟美國千千萬普通男人一樣過著平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才讓克里斯知道,原來平淡的日子有多珍貴。

首先,他丟了工作,公司裁員讓他丟了飯碗。克里斯從此遭遇了一連串重大打擊,妻子因忍受不了長期的貧困生活憤而出走,連六歲大的兒子(傑登·史密斯)也一同帶走。沒過多久,妻子又把兒子還給了克里斯,從此克里斯不僅要面對失業的困境,還要獨立撫養兒子。沒過多久,克里斯因長期欠交房租被房東趕出家門,帶著兒子流落街頭。在接下的兩三年中,這對苦命父子的住所從紙皮箱搬到公共衛生間。克里斯堅強面對困境時刻打散工賺錢,同時也努力培養孩子樂觀面對困境的精神,父子倆日子雖苦,但還是能快樂生活。

一次,克里斯在停車場遇見一個開高級跑車的男人,克里斯問他做什麼工作才能過上這樣的生活,那男人告訴他自己是做股票經紀人的,克里斯從此就決定自己要做一個出色的股票經紀人,和兒子過上好日子。完全沒有股票知識的克里斯靠著毅力在華爾街一家股票公司當上學徒,頭腦靈活的他很快就掌握了股票市場的知識,隨後開上了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最後成為百萬富翁。

人人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影片中Chris的多次眼淚觸動著我的淚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父子倆在地鐵站的廁所里,筋疲力盡的Christopher早已睡去,被反鎖的門外,有人在不停的,激烈的推門。父親摟著兒子,捂著Christopher的耳朵,無聲的流淚。這是複雜的眼淚,前途的不確定,生活的窘迫,無法給兒子以安全感……

還有一個片段被奉為經典,他對自己的兒子說: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就這樣。

影片名稱「The Pursuit ofHappyness」原意是追趕幸福,但「當幸福來敲門」受眾最廣的一個翻譯,幸福真的會來敲我們的門嗎?從影片中主人公一次次奔跑的鏡頭,我們深深體會到,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是用來追求的,而不是用來等待的。一路奔跑,克里斯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是年幼的兒子每次都能給予他最大的鼓勵,兩父子相互扶持最終完成了又一個美國夢。

我們知道幸福就在前方,但是在尋找它的路上要經歷痛苦,懷疑,猶豫,甚至崩潰。無論是剛剛過去的2017,還是過往的經年累月,有的人一路奔跑,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獲得了人生的幸福;也有的人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放棄了目標,甚至一蹶不振。

羅素在《幸福之路》里寫到:荊棘是會刺破溫暖的外套的,寒風會從裂縫中鑽進來,習慣了溫暖的人會比一開始就磨練自己以便不畏嚴寒的人受多得多的苦。因此,一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以及是否能夠獲得幸福,也便如影片主人公所言:幸福裡面沒有為什麼,只有我。

在積極心理學代表作《持續的幸福》中,塞利格曼向人們揭示了一個獲得幸福的模式——ABCDE模式:A代表不好的事,B代表當事件發生時自己浮現的念頭、想法,C代表這個想法所產生的後果,D代表反駁,E代表你成功進行反駁後所受到的啟發。如果真的深陷逆境或者遇到挫折,我們也不妨嘗試一下,用這個模式來幫助自己改變認知,走出困境。而且,塞利格曼等持有積極心理學理念的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更容易獲得幸福,從而讓自己更成功。

在影片中即使是瀕臨絕望,克里斯也表現了極度的樂觀(流淚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並不斷把這種樂觀傳遞而自己的兒子。因此,《當幸福來敲門》無疑是一部積極心理學的生動教材。影片結尾,Chris在人群中高舉雙手鼓著掌,為成功而鼓掌,為人生而鼓掌,為幸福而鼓掌。

2018已經來臨,當幸福來敲門的時候,我們為自己而鼓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樹會 的精彩文章:

無焦慮,不人生?

TAG:陳樹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