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年人高血壓,不能降太低嗎?

老年人高血壓,不能降太低嗎?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

至2015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2億人,佔總人口的16.1%。

65歲及以上人口1.4386億人,佔總人口的10.5%。

高血壓是老年人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

由於老年人高血壓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個體危害等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其診斷和治療措施也要注意個體化(第五節是重點)。

一、老年高血壓診斷標準

符合以下三條

1、年齡≥60歲;

2、血壓持續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測量;(偶然量一次血壓偏高,不能診斷高血壓)

3、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二、血壓如何準確測量

測血壓看上去很容易,但是有很多講究,「準確測量」可不容易做到。

1、鼓勵以在家裡自測血壓為準,而不是在診室量血壓。

請大家記住,家裡量的比在醫院量的更准。

因為許多人會有「白大衣性高血壓」,也就是說:平時血壓都正常,但一到醫院讓大夫測量的時候,血壓「嗖」地就上去了。

而老年人的「白大衣性高血壓「尤其常見,如果以在醫院測量的結果為準,容易導致過度降壓治療。

2、測血壓需要先靜坐5分鐘以上,一般測量取坐位。

心情激動(生氣、興奮、恐懼)或者運動後都會導致血壓升高,此時測得的高血壓不能作為診斷依據。

這也是為什麼不推薦大家在醫院測血壓的原因之一。

因為醫院環境嘈雜,就診時間有限,醫生問診時大家心情可能會有些緊張,這些都會影響到測量血壓的準確性。

3、第一次測血壓,建議量6次。

左側量3次,右側量3次,共6次。

電子血壓計的測量,每次結果都會有誤差,這是正常的,而不是說儀器不準。我們建議:

每邊都要量3次血壓,每次間隔2分鐘以上,取第2次和第3次的平均值作為本次的血壓測量值。

又因為雙側上臂血壓值不一樣,所以首次量血壓時,左右都要測,並且取平均值高的那一側為準。

三、我國老年人高血壓防治現狀

2012年調查顯示:

我國≥60歲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達到58.9%,約每5個老年人中有3個患高血壓

≥60歲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為53.7%,治療率為48.8%,控制率為16.1%,相比西方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

四、老年高血壓,不能降得太低嗎?

有些糖友問我,年齡大的老人家,是否應該放寬血壓控制要求?

我們用中國證據來回答這個問題。

1、中國收縮期高血壓試驗顯示,降壓治療使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死亡率下降55%。

2、高血壓最佳治療中國研究顯示,3050例的高齡高血壓患者(80~90歲),降壓治療達標率高、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低,具有良好的療效、安全性和依從性

3、高齡老年高血壓試驗,是針對8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的大規模RCT研究,結果顯示降壓治療組較安慰劑組總死亡率降低21%,卒中發生率降低30%,心力衰竭減少64%。

4、非洛地平降低事件研究,對3179例65歲以上亞組分析顯示,收縮壓平均降至139mmHg比降至145mmHg,卒中發生危險降低44%,心血管事件、心臟事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危險分別降低47%、51%、36%和49%

五、新版共識推薦的老年人降壓目標

2017版《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指出,老年高血壓治療能保護靶器官,有效降低心腦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風險。

共識建議對老年人採取個體化、分級達標的治療策略。

1、基本控制目標,血壓降低至

2、如耐受良好,可降低至

3、如果仍然耐受良好,且年齡

六、老年人降壓特別注意要「慢」

老年患者選擇降壓藥,應非常謹慎。雖然目標血壓可以降至

1、先用最小劑量的降壓藥;

2、每1~2個月,根據老年人對降壓藥的反應,微調降壓藥劑量或種類;

3、若治療過程中出現頭暈、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灌注不足癥狀時,應及時減少降壓藥物劑量並尋找可能的誘因。

小結

雖然存在個別老年人降壓過度的情況,但從總體上看,目前我國老年高血壓的治療率、控制率和達標率均較低。

老年人應採用個體化、分級策略穩步緩慢降壓,以達到最大獲益與安全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 的精彩文章:

呵護中老年人視力健康,享受幸福生活

TAG: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