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片鈞瓷,一曲風雅,驚艷了歲月

一片鈞瓷,一曲風雅,驚艷了歲月

鈞瓷,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被稱為國寶、瑰寶。

不看鈞瓷,不知什麼才是風華絕代。

鈞瓷發端於東漢,是宋代「汝、哥、官、鈞、定」五大名窯瓷器之一,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被稱為國寶、瑰寶。

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

宋末元初鈞窯紫紅釉出戟尊

長久以來,河南地區都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鎮。

歷代的古窯址,就今日所知的便有一百多處,其中,屬於北宋早期的鈞窯的遺址就有好幾處,它們都集中於今禹州八卦洞一帶。

一提到鈞瓷,便會想到河南禹州市。

宋鈞窯月白釉出戟尊

鈞瓷的發展可以概括為四個階段:

一是北宋初年八卦洞窯(今河南省禹州市內)的草創期;

二是,北宋晚期鈞台窯(今河南省禹州市內)及大峪店東溝窯(今河南省汝州市內)的成熟期;

三是元代的鼎盛期,這時鈞瓷系的窯址在河南省的有鶴壁窯、安陽窯、臨汝窯等,在河北有有磁縣窯,在山西的有渾源窯、介休窯等;

四是清代景德鎮窯的復古期。整個鈞窯系瓷器是在不同的時期與不同的地點逐漸發展出來的。

北宋鈞窯玫瑰紫釉三足棱口水仙盆

鈞瓷藝術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獨樹一幟的藝術特徵,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氣魄和瑰麗多姿的民族文化,故蜚聲瓷林,名揚中外。

在蒼茫的中國歷史中,有多少文化留下了歲月深情而韻致的眷顧?鈞瓷,便算是這千年滄桑沉澱的溫柔。

北宋鈞窯玫瑰紫六方水仙盆

鈞瓷之美,美在窯變。鈞瓷的窯變現象主要指鈞釉的各種變化。

鈞瓷施釉入窯燒成以後,產品上出現不同的色彩、紋路、圖畫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變化,稱之為鈞瓷的窯變。

鈞瓷窯變,一窯中沒有釉色完全相同的產品,「鈞不成對,窯變無雙』』即指此。

即使同一件產品上也會出現多種不同的色彩紋路,並形成神奇的意境圖畫,給人以千變萬化而神秘莫測的感覺。

美在釉色,千變萬化。青如藍天,紅如海棠、胭脂、雞血、玫瑰、硃砂、火焰;紫如茄皮、葡萄、丁香,綠如蔥翠。

蚯蚓走泥紋是鈞瓷的一種自然窯變紋飾。在鈞瓷的釉層里,不斷出現一條條不規則的如蚯蚓走泥的痕迹,蜿蜒曲折,耐人尋味。

冰片紋也叫「開甲」,即在釉面上出現像冰片一樣不規則的裂紋。釉面開裂,在日用陶器上本是一種致命的缺陷,而它有幸出現在美術瓷上,卻是一種藝術美。

鈞瓷造型嚴謹穩健、或自由大氣,或清新高雅,或端莊古樸,渾厚大氣,體現著古代宮廷的崇高和法度。

無論何時以何種方式看,鈞瓷都以她所具有的獨特的美讓人沉醉,流連忘返。

鈞瓷生產自古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說,主要是講其生產工藝複雜。

如以現代生產工序劃分,鈞瓷生產一般需要經過原材料加工、造型設計、制模、成形、素燒、釉燒、檢選七大工序。

鈞瓷生產工序多,燒制不易。從選料到燒成產品,其間要經過數十道生產工序,無論哪道工序稍有不慎,即便是小小的差錯也會造成前功盡棄,這也是鈞瓷珍品率極低的原因。

燒制失敗的鈞瓷

鈞瓷,這一瓷種在整個陶瓷拍賣板塊中所佔比重是相對比較小的。近些年來,鈞瓷的拍賣也不乏天價成交。

元鈞窯天藍釉葵花式花盆連盆托成交價:¥4,218,800

鈞窯瑰番蔡口洗 成交價:¥3,850,000

宋、元鈞窯玫瑰紫藍釉鼓釘水仙盤 成交價:¥2,794,160

新中國成立後,鈞瓷的發展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這離不開周恩來總理對鈞瓷的直接關懷。

改革開放以來,鈞瓷生產工藝與水平都得到了劃時代的提升,鈞瓷不斷作為國禮現身世界。

2008年,鈞瓷燒制技藝還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接受國禮「祥瑞瓶」

2016年博鰲國禮鴻福齊天

在這喧囂的都市,不妨找一個安靜的時間,靜靜地聽一聽鈞瓷為我們帶來的這千古絕響,不知道心裡會不會多一份清澈。

- END -

(圖片源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須知

微信公號轉載本文,

無授權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轉發到朋友圈不需要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匠之美 的精彩文章:

陳丹青:一個不合作的繪畫者

TAG:尋匠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