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準備量產的拜騰SUV是夢還是餅?現場試乘後我們就有了答案

準備量產的拜騰SUV是夢還是餅?現場試乘後我們就有了答案

即使在「造車新勢力」陣營中,拜騰也算得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人,他們的母公司FMC成立時間尚且不足兩年,而「BYTON」的名號也是去年九月份才剛剛公布。但還沒等到CES2018正式開展,他們就火急火燎的發布了自己品牌旗下第一款概念車型,而現在CES還沒結束,我們便已經坐入了這款概念車型的後排,切實的感受了一下拜騰這款有著濃郁互聯網造車思維SUV車型的乘坐體驗。

在進行試乘之前,拜騰首先給我們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這款概念車的硬體數據以及開發方向,當然其中大多數硬體指標我們在發布之初便已知曉。總之拜騰的這款概念車屬於五座中大型SUV,最高配置版本配備了一台輸出功率為350kW的電動機,扭矩達到710牛米。加上一套95kWh鋰離子電池,可以維持超過500公里續航,通過快充可以在30分鐘內補充超過80%的電量儲備,不過按照現有的電池技術還做不到這一續航和快充成績,拜騰也表示這只是在2019年實現量產時希望電池技術能夠達到的理想數值。

當然以上都只是一款新推出的電動汽車應有的配置素質,就電動機和續航表現來說,想要在明年實現這個目標也並不算太難。如果說單看外形的話,拜騰的這款概念車已經做到了不過不失,既不老氣和低調,也不會像其他互聯網汽車一樣張牙舞爪,2945mm的軸距加上22寸大腳,壯碩的體型還是帶來了不俗的安全感。

後視鏡完全被砍,只在車身側面留了一丟丟的凸起用於攝像頭觀測,在降低風阻的同時還可以獲得更大的觀察視角,並且在車內觀察側身路況也不用搖頭晃腦,進一步增加了駕駛時的安全性,LED燈組加上貫穿式尾燈也算是當下的流行元素,所以就外觀而言,拜騰概念車還是給人一種非常務實的感覺,但我在想要坐進後排的時候,就看到了他們玩出來的第一個幺蛾子。

拜騰給這款概念車搭載了人臉識別系統,而根據拜騰的描述,這也將會是他們這款車型的主要解鎖方式,但它所承擔的並不僅僅是解鎖任務。用戶可以把自己的駕駛習慣以及座椅調節等等與面部ID綁定在一起並存儲在雲端,當用戶去駕駛其他人的拜騰車型時,這些數據將都會自行進行下載並且實時進行相應的配置。好吧,聽起來還是很人性化的,只是我沒想到上車後除了調節座椅順便掰一下後視鏡還有什麼好調整的。

而由於目前還是概念版本,所以此番拜騰只提供了試乘而沒有試駕,車內的多媒體功能還尚未完備,可以正常顯示工作的只有貫穿中控台的那「條」iPhoneXXXXX同款49寸大屏幕,這塊屏幕除了用於顯示車輛狀態以及承擔傳統中控屏幕多功能設置外,還擁有多媒體播放功能,而通過車艙內的攝像頭,駕乘時進行一下視頻會議也能輕鬆應對。同時這塊多功能中控屏還支持手勢操作,直接通過屏幕上方的攝像頭進行手部動作捕捉,不過需要在一定的學習後才能熟練掌握,至於Alexa語音助手目前也尚未實裝。

按照拜騰的理論,前方中控屏幕展示的多媒體內容可以同步至後排的多功能顯示屏中,不過目前還無法實現兩塊屏幕的互動。至於方向盤上那塊嵌入式的屏幕,他實際上並不與方向盤固定連接,所以在撥轉方向盤時,這塊屏幕也依然會保持水平姿態用以顯示和操作,當然它目前能實現的功能也非常有限。

實際通過上述的各種功能就可以看得出,拜騰概念車是一款很難脫離互聯網生存的車型,所以它同時還具備了4G LTE網路支持,而在將來還會提升到5G級別。

雖然只是一輛尚未完備的展示車,但它實際還是可以正常行駛,拜騰也給我們展示了一下這款車型的直線加速能力。不過官方宣稱的5.5秒百公里加速成績放在當下電動汽車領域已經不算拔尖,而在坐過其他幾款純電動汽車後,這樣的推背感已經讓我有點麻木,或者說我們已經默認了電動汽車就應該是這個樣子。至於轉向以及其他正常行駛也都中規中矩,畢竟不能真正上手也無法獲知它的操控感,至於自動駕駛也還在未來,目前只能全靠人肉操控。

從拜騰試駕車中鑽出來,有一種剛才乘坐的是一部手機的感覺,它能面部解鎖,能上網聊天、看視頻,可以提供網路查詢幫助,還能監控我們的健康狀況,但就是給人一種不像一輛汽車的感覺。不過無論如何,即使是那些傳統車企們也開始一步步的用智能化武裝自己,而拜騰這樣的造車新勢力確實更容易實現這類配置的一步到位。不過按照目前整車的完成度來看,即使拋開還不能確定能否合法上路的自動駕駛,預計2019年底量產的拜騰留給自己的時間也不算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活網 的精彩文章:

TAG:愛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