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累!三級醫院醫生周均工作超50小時

累!三級醫院醫生周均工作超50小時

醫生,這是任何社會個體都離不開的職業,其執業環境也決定和影響著人們的就醫品質。

中國醫師協會日前發布了《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我國醫師執業環境得到了改善;同時針對醫務人員的暴力事件,以及事件的嚴重程度均有所下降;但是,醫生的工作強度仍然偏大,三級醫院醫生周均工作超50小時。醫生執業環境仍面臨哪些弊端?又該如何突破?

《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2016年全國醫療糾紛比2015年減少6.7%,涉醫違法犯罪2016年比2015年減少14.1%,醫師執業環境明顯改善。

有38%的醫師從未親身經歷過醫療糾紛,有62%的醫師發生過不同程度的醫療糾紛。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鄧利強表示,針對醫務人員的暴力事件以及事件的嚴重程度均有所下降,「特別是2015年以來,醫鬧入刑。另外,國家四部委出台了關於進一步維護醫療秩序的通告,2016年國家還開展了為期一年的聯合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的專項行動,法治化途徑進一步強化。」

白皮書顯示,我國二三級醫院的醫師每周工作時間都超過50小時。三級醫院的醫師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時,二級醫院的醫師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時,都大大超過了每周40小時的標準工作時間。調研顯示,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醫師能夠休完法定年假,醫師的休息權沒有得到保護。

通宵手術6小時,雲南一醫院兩醫生累得坐在手術室牆角睡著(雲南網)

資深兒科專家陳曉從業已經有30年。據他介紹,兒科醫生工作時間長、壓力大,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平均5分鐘看一個病人,上廁所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另外病房的壓力也很大,因為醫生少病人多,每天要工作10至12個小時。」

醫生之所以加班加點與醫療機構診療人次逐年增長有關,醫生長時間超時工作將會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其中僅19.2%的醫師認為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很好。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建議,要落實分級診療,合理分流病人,「讓醫生能及時得到休息,這也是管理者應該研究的問題,這項工作給醫療機構和衛生行政管理者提出思考。」

在醫師的健康狀況方面,調查顯示,在自我身體狀況的認知上,35%的醫師認為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一般,4.9%認為差;在身體對工作的影響上,22.3%的醫師認為自己的身體健康沒有影響工作,31.1%的醫師認為身體狀況對工作造成了中度以上的影響。

北京大學副校長詹啟敏表示:「各級政府還要更多地關注醫生這個群體,通過合理提高醫務人員待遇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讓醫生在很好的環境下行醫,保持很好的身體和心理狀況,為百姓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白皮書顯示,醫師的收入和社會貢獻相比還存在差距,醫師收入還處於較低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我國衛生和社會工作者(含醫師)年平均收入為71624元,行業收入排名第七。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醫師薪酬相比,無法同日而語。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周子君提到:「在國內,醫生的社會地位和收入與國外相比,差距很大。美國的醫生年收入大概20萬美金,而國內大概是20萬人民幣以內的水平。」

只有更加滿意的醫者,才能造就更加滿意的患者。國家衛生計生委已經在2018年重點工作部署中明確:

「要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加快推進薪酬制度、職稱等改革,落實醫生科研、休息休假等政策,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嚴打涉醫違法犯罪,營造尊醫重衛良好氛圍。」

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司長秦懷金表示:「要加強薪酬制度改革,使在基層工作的全科醫生能得到有尊嚴的收入,也通過加強在基層的綜合改革,績效工資改革,包括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激勵基層全科醫生通過服務得到更好的待遇。」

大家都在看

來源: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記者:車麗

本期編輯:朱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廣網 的精彩文章:

這世界,總有人在默默守護著你

TAG:央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