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武帝的和尚夢:生前一心崇佛,晚年混的連飯都吃不上

梁武帝的和尚夢:生前一心崇佛,晚年混的連飯都吃不上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名作,從杜牧的詩篇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的南朝佛教是非常的興盛的。

南北朝時期,不光民間的佛教大盛,而且還受到皇帝的推崇,南朝的皇帝梁武帝蕭衍(蕭何的後人),不光是一位詩人,更是一位吃齋念佛的,極力倡導發展佛教的皇帝。雖然在歷史上也有很多位信奉佛教的皇帝,比如像武則天,但是沒有一位像梁武帝這樣身體力行的。

梁武帝信奉佛教,痴迷到什麼程度呢?宋朝時期有一位皇帝宋徽宗,宋徽宗痴迷藝術把自己的江山社稷給丟了。梁武帝痴迷佛教,三次出家當和尚,即捨身,又舍財。每一次出家,把自身所有的身資全部捐給寺廟。

梁武帝在公元527年,公元529年,公元547年,三次捨身入寺廟。最短的一次是四天,最長的是長達37天。而每一次朝廷都需要用重金將梁武帝從寺廟中贖回。寺廟也因他獲得了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感覺是被寺廟綁架一樣,俗話說,只要心中有佛,人人都可成佛,只可惜梁武帝執念太重,被自己的佛念綁架無法自拔。

南朝時期的寺廟非常多,梁武帝也在位期間,佛教鼎盛一時,光在建康城內外(南朝都城),就有佛寺500多所,僧尼高達10萬人之眾。梁武帝在公元504年,曾經親自率領了寺廟的兩萬僧俗,在重雲殿的重雲閣撰寫了《舍道事佛文》。

漢武帝一心崇拜佛祖,卻荒廢了自己的朝政,也因此而導致社會矛盾不斷的激化,而梁武帝又沒有花心思去平復民間的這些矛盾,從而讓自己的江山一落千丈。

梁武帝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頗有政績,但是到了梁武帝晚年,因為心不在朝政上,政績走下坡路,而且他在立太子這件事情上,也出現了嚴重的失策。漢武帝早年沒有子嗣,所以呀,就把他的侄兒蕭正德過繼到了他的下面。但是不巧的是,後來梁武帝自己又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為蕭統。

於是就封了蕭正德為西豐侯,將蕭統改立為太子,這讓當時的蕭正德心裡憤憤不平。不巧的是,正在這個時候,東魏大將侯景因為和政敵高歡不和,所以去投靠了梁朝。被梁武帝封為河南王。

這個侯景是一個陰險狡詐之人,看到南朝皇族矛盾重重,於是認為有機可乘,就勾結了蕭正德,起兵發動政變。答應蕭正德成功後讓他做皇帝,最後叛軍攻打進了建康城,圍住了宮殿。不僅如此還引武湖水去漫宮城。梁武帝這位吃齋念佛的和尚皇帝,被困在宮殿中,一籌莫展,也沒有人敢去過問他,於是這位皇帝最後竟然給活活餓死在宮裡。

《中華野史境鑒》記載:「太清三年(公元549年)3月,侯景攻下宮城,蕭衍飲食斷絕,口中苦澀,連呼:蜜!蜜!」,梁武帝最後餓死在凈居殿,時年86歲,而罪魁禍首蕭正德也沒有坐上皇帝,最後被奸賊侯景給殺了。

參考文獻:《魏晉南北朝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皇帝夢見一頭豬,方士說:這屋子將誕生一蓋世人傑,結果一一應驗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