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軍導彈射程900公里吊打航母:隱身突擊卻存一隱秘軟肋

美軍導彈射程900公里吊打航母:隱身突擊卻存一隱秘軟肋

冷戰結束後,由於缺少了像蘇聯海軍一樣的強大勁敵,美國海軍在對海作戰上開始逐漸放緩腳步,特別是其最為倚重的魚叉反艦導彈,射程一直停滯在區區300公里,顯然已無法緊貼現代武器裝備超視距、遠程化的特點。

而隨著近年來形勢的變化,美軍決定重啟反艦武器的研發,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遠程反艦導彈LRASM。據悉,該武器可通過航母艦載機、戰略轟炸機以及水面艦艇等多類型裝置發射,集成信息技術後的智能化非常適合實施區域拒止。

此外,由於其射程高達900公里遠超大多數同類裝備,導致即便是俄軍在修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搭配最大作戰半徑在1200公里的蘇33戰鬥機也只是剛好夠得著,如果配合上海基和陸基防空系統,美軍基本可對前者的航母編隊形成一道火力屏障。

只不過,就算號稱可以以「隱身」狀態接近敵軍目標,可LRASM所存在的一大軟肋,那便是在飛行前半程其無法以超低空姿態掠海,這對巡航導彈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所以只要能在防空雷達和預警機輻射半徑上作文章,這款反軍艦利器也並不是完美無缺。

而截止目前,美海軍已將該武器在多個平台成功試射,預計今年就能初步形成戰力並交付部隊。這不禁讓筆者又想起了俄羅斯緊鑼密鼓研製的「鋯石」反艦導彈,雖然與LRASM相比其射程僅為400公里,但高達每小時6000公里的速度,對北約任何國家防空系統來說都是個嚴峻挑戰。

所以不難看出,美俄兩國在軍工的發展方向上一直貫徹兩個不同理念,一個貫徹高速突防、近身格鬥,另一個奉行隱身突防、遠程打擊,除非爆發大規模戰爭,否則孰高孰低我們仍然只能從數據基礎猜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英出鞘 的精彩文章:

敘軍南北夾攻劍指戰場要害!對手死命截殺卻已陷入更大圈套

TAG:精英出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