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6招最實用的挖掘機維修秘籍,老師傅多年經驗總結!

36招最實用的挖掘機維修秘籍,老師傅多年經驗總結!

挖機經營不是光靠有幾台機器就能經營下去,想要經營好設備,光是業務量也是不行的,挖機師傅的管理,設備的維修和保養都是很大的學問。掌握一些挖機維修的技巧與內幕,不僅可以讓自己在遇到問題時不驚不慌,維修過程中也能不被當成「小白」而被忽悠。下面這36招挖掘機維修秘籍可是一位維修店老師傅的多年經驗總結,大家記好了!

第一招

發動機水溫高,拆掉節溫器後,節溫器座下面的小孔應用木頭塞堵上,防止熱水再循環。

第二招

齒輪泵分開側產生真空為吸入口。擠壓側容積變小,產生壓力,為排出口。3字型閥板背部永遠朝向排出口。閥板在壓力油的壓力作用下產生擠壓齒輪的軸向力,加強密封。也有磨損後自動補償壓緊力的作用。

第三招

先導手柄內的最小芯主要起微操作的作用。

第四招

個別部位經常堵塞,應檢查所接管路是否由內部起皮造成。

第五招

分配器閥桿的彈簧中間細的比外圈粗的短,

應該是在動作行程末端起行程緩衝作用,中間套管限制閥桿行程。

第六招

鐵屑部位的大概判斷:

1.發亮的是油缸產生,因為低速,沒有失去光澤。

2.發烏是泵,或馬達軸承產生,因為高速旋轉,無光澤。

第七招

二次先導壓力正常,但是動作慢,車裝錘,應考慮先導手柄內的閥芯是否有臟物限制其行程,使行程減小(即使操作最大)壓力雖然夠,但是流量不足,產生的力作用在閥桿上不夠,閥桿開度不夠,相關動作就會慢。

第八招

聯合動作某動作慢,或不動。相關先導二次壓力低於20KG。

原因:更換手柄油封時,下側的小芯掉在下面,沒在閥桿的孔內,在現場用長、粗相差不大的鐵絲替代,試車,OK.

第九招

K3V主泵比例電磁閥處單向閥裝反:整車壓力會低,先導壓力相當高,而且也會憋車。

第十招

關於行走無力。長時間在海邊停放的車輛,履帶軸會銹死,造成行走阻力大,無力。

措施:更換履帶軸。

第十一招

手柄變重:

1,原因:手柄回油管回油不暢。 處理:更換回油管。

2,原因:相關動作的手柄先導控制閥芯的一小孔堵塞。

3,清洗後,搞定。

第十二招

小松-6個別動作二次先導壓力低於標準(28kg),應檢查手柄的壓板與子彈頭接觸部位是否磨損出坑,造成行程過小。可以填焊後磨平處理。

第十三招

冒黑煙:油頭、油泵、增壓器(包括中冷、管路)、空濾、再就是液壓泵過載。

第十四招

泵在做動作時壓力建立越快,說明泵狀態越好。

第十五招

泵裝完後,可以在高壓口倒煤油試漏,如果漏,要查找原因。是不是配流盤裝反、壓緊力不夠、缸體與盤、盤與中間體配合面不好等。

第十六招

K3V柱塞式泵原理摘要:

1、滑靴在滑板上不光圍軸公轉,還自轉。自轉是隨缸體轉動,滑靴與滑板的角度發生變化,就會產生向心力,使其自轉。如果滑靴的平面差超過0.01mm就要處理,(在平面上用0.01mm塞尺)。

2、正常時,滑靴與滑板表面形成一層油膜,理想是靜壓,不接觸,如果滑靴表面公差超過標準,困油槽變形,堵塞,這層油膜就被破壞掉,造成滑靴與滑板直接接觸,滑靴很快麿壞。

3、滑靴困油槽是否有傷痕,變形,如有必須修理,困油槽必須暢通。

4、泵內壓力不能超過3KG,如果超過泵很快會損壞(滑靴過渡磨損)。

5、很多泵剛剛修過不久就很快又損壞(之前泵內打壞),拆解發現滑靴過度磨損,應分析是否是泵內加油壓力過高,阻力過大,是否是上次泵打壞後沒有清理泵的回油管路,有殘留物在管內阻礙回油,造成回油壓力過高,泵很快損壞。(尤其卡特泵)。

6、一般泵的回油管直接進入油箱的進油側,不經過回油濾,避免回油不暢,造成泵內的回油壓力過高。

7、泵車,壓路機等工程機械採用的是閉式迴路,即泵輸出與輸入是共用管路油箱可以不用,或很小。

第十七招

液壓油溫:油箱內油溫度最高不超過90度(老車),新車在80度以內。

第十八招

液壓泵在修理時,缸體,柱塞在拆下後,最好做記號,重裝時按拆下時的順序,避免偶件摩擦副不良,造成內泄過大。

第十九招

液壓油溫高的主要因素:

1、泄漏

2、節流

3、散熱

第二十招

液壓油箱蓋損壞,不能保持住壓力,會使油箱內無背壓,泵吸油口無壓力,進油阻力增大,泵易吸入空氣,造成泵過早損壞。

第廿一招

K3V 112調節器:

1、 功率調節彈簧—大的有5圈、6.5圈的,小彈簧一般都是5圈。

反饋桿組件兩邊的小片中心的孔有大孔,也有小孔,要特別注意。兩個調節器的彈簧尺寸必須一致,片的孔也都必須相同,否則,會造成變數不同步,憋車、或慢,或兩個泵壓力不一致。

2、 關於憋車,要考慮----Q曲線的變化,即與原車出廠設定的不一致,或發動機功率不足、造成變數滯後,產生憋車現象。究其原因,要考慮各部位間隙是否過大,如反饋桿組件的銷與孔、銷與桿鑲嵌部位、伺服活塞球頭與斜盤連接球孔部位等等所有變數時產生間隙處都要取消、變小。還有就是功率控制階梯閥芯與套的間隙,至關重要。652小伺服閥桿與套的間隙,伺服閥桿的台肩尺寸是是否變化,桿上的過渡槽是否磨損過大,都會造成變數延遲,產生憋車。要詳細分析。

3、 泵比例電磁閥 起到閉環控制泵的吸收功率與發動機輸出流量作用,能自動補償發動機、泵、包括調節器性能變化時使---Q曲線盡量靠近出廠設計標準,達到利用發動機功率最大化的目的。因此,比例電磁閥的執行功能與前級的電路控制功能非常重要,一般是轉速感測控制,即轉速感測器、電腦板的輸入、輸出控制功能必須良好,先導壓力必須正常。否則,—Q曲線也會偏差大造成憋車。

4、如果泵設定最小擺角過大,會在溢流動作時憋車。

第廿二招

空載冒黑煙:空載起大臂主壓力一般110—120Kg左右,如果壓力過高,應考慮回油阻力過大。

原因:

1、分配器閥桿裝錯 。

2、回油背壓過高,檢查回油單向閥是否卡、回油濾芯是否堵等。

第廿三招

Q曲線在空載時變數壓力一般在140Kg左右。如果加入比例電磁閥控制,可以提前。

第廿四招

關於憋車:

1、如果發動機在吃負荷時黑煙大、並且發動機掉轉速嚴重,可能液壓泵吸收功率大於發動機功率,如果把排量降一點憋車現象會好轉,是液壓問題。

2、發動機功率不足,檢查油路、空氣濾芯、增壓壓力、供油提前角等。

特別是夠買二手機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辨別,鐵甲二手機遍布全國的服務網路及偶強大的鐵甲管家服務團將為您核實平台上所有設備信息,確保其真實有效,如有需要可以陪同您去現場看車,避免上當受騙。

第廿五招

懷疑液壓泄漏的點,溫度應該比其它點高,可用紅外線掃描儀測量。

第廿六招

共軌發動機某缸工作不良或不工作,可用水澆相應排氣歧管,溫度會比正常工作的稍低。

第廿七招

手柄沉重:

1、先導壓力低,進油濾網堵塞。

2、手柄回油管到油箱之間不暢,造成回油阻力過大。

第廿八招

發動機硅油風扇離合器打滑造成水溫、油溫高的處理方法:把硅油離合器用衝擊螺絲刀拆開,硅油會流出,用汽車內胎適當厚度墊在中間,重新裝好後,用手掀動如果扳不動,不會打滑就可以了。

第廿九招

馬達剎車活塞的拆卸:可以用黃油槍頂出來。

第三十招

日立泵經常卡三階梯的原因:泵軸承損壞,鐵屑進入三階梯,造成卡滯。同時,配流盤也會有嚴重的拉傷,整個配流盤表面會有很深的拉痕,也是損壞的軸承鐵屑造成的。

第卅一招

A8V107與A8VO107的區別:

1.A8V107泵表示柱塞是單環

2.A8VO107表示柱塞是雙環

3.如果環斷,泵管震動相當嚴重。

第卅二招

換液壓油三後全車無動作:

原因:更換的油與原來的油起反應,7根閥桿上死,先導鎖電磁閥等卡死。

處理:拆解分配器,電磁閥等用牙刷徹底清洗閥桿、芯等。

第卅三招

在分解泵、馬達齒輪時,要在拆下前在和個齒輪間的嚙合處、軸與齒輪內齒的嚙合處打上記號,保證裝配時按嚙合印痕裝配,防止新的嚙合雜訊產生。

第卅四招

小挖的泵斜盤與滑板接觸面如果不平,可以上車床,用刀銑到全吃,然後用泵膽研磨成光面後,用加厚滑板安裝,否則,柱塞會咬邊。

第卅五招

日立或神鋼—8迴轉馬達骨架油封在拆卸時需要借用一專用胎具,均勻受力向下壓油封才不至於損壞軸承。

第卅六招

馬達蓋裝配到殼上時一般進油口對到柱塞最高的位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里馬供應鏈 的精彩文章:

TAG:千里馬供應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