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底啥關係?健康與生存,運動與長壽

到底啥關係?健康與生存,運動與長壽

點擊麥地拾穗關注。猶如收割後掉落麥地的麥穗,被珍惜的人撿拾起來一樣,任何人對人生的感悟、生活中真趣、旅遊中的風景、家務中的竅門、育兒中的經驗、甚至你的奇思妙想,都可以當作麥穗撿拾到這個籃籃子里。期待你的加入!

————————————————

有些長,需要點耐心

2018年元月11日早,西北工業大學吳老師的《沒有健康,談什麼詩和遠方》被很多同事轉發。吳老師是一個很勤奮、很敬業的人,工作很拼,然而接連生了兩場大病。在文章中,吳老師敘述了生病的情況和內心的煎熬,表示要鍛煉身體,健康快樂生活。

看到這篇文章,我的心情極其複雜。緊接著,又聽說了一個平時身體很好的同事因血壓高而住院的消息,更是讓人心中一凜。

這幾年,間或有正當年的同學、熟人生病的消息,有的甚至撇下家庭走了。除去意外事件,大都是平時身體出問題了。單位年度體檢,沒有「三高」、沒有一點問題的人寥寥無幾。就在前幾天,本科時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在打籃球的時候突發腦出血住院了。這些連續發生的事情,不由得讓人思考我們的身體到底怎麼了。

絕對是生活習慣出了問題。

我有個表哥,60多歲了,去年兒子帶著體檢,醫生大為驚詫:身體狀況比絕大多數30歲的人還要好!他驕傲的告訴我:從來沒有吃過什麼補品,更不吃藥!他就是粗茶淡飯,堅持勞作,始終保持愉悅心態。按說他這個年齡,勞作還是很辛苦的,搭大棚的時候,早上四五點就去地里,栽樁子、扯鐵絲、拉薄膜,一直到10點風起來了,幹不成活了才歇下,勞動強度很大。在西安給兒子裝修房子的時候,更是跑前跑後,晚上無論幹活到啥時候,躺倒就能睡著。早起還能趕到公園裡,跟著鍛煉的人們跳跳操。他說,遇到再大的事情,他都能吃得飯、睡得著,天天樂樂呵呵的,醫生甚至說他連頸部血管都是乾乾淨淨的!他的健康,根子在心態好、常年勞作。

去年以來,陸陸續續看了一些中醫方面的書。世人對中醫大都是兩個態度:要麼不了解,看到一些打著中醫旗號的騙術便認為中醫無用,要麼在傳統上認可中醫,急病用西醫,慢病中醫調理。

其實不然。個人認為,自身鍛煉也罷、中醫調理也罷,還是要陰陽平衡,氣血均衡,中醫治病也是立竿見影,至於長壽,必然是身體平衡,心態平和。當然,長壽還有基因、環境等影響因素。這半年多,我自己在學習中醫的時候也給自己配些藥物調理,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從十幾歲就是少白頭,半年來頭髮幾乎都變黑了,雖然還有少許白髮,但整體黑乎乎一片。前幾天,一些同齡人要我寫寫怎麼把頭髮變黑的方子,我簡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中醫是要診斷要辨證的,發白只是現象,還要查明病根才能對症下藥。當然,我肯定要把我在這方面的認識好好寫一寫,我也希望中年人都調理好身體,由內在健康表現出外在美觀。

還是集中說說健康長壽吧!這裡,我要摘抄前見天朋友推薦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說的是健康與長壽,其實暗含了鍛煉與養生的關係,或者鍛煉與健康的關係。文章比我權威得多,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啟發。

《著名醫學專家談健康和長壽的新理念》

——一個從醫40年的老中醫的肺腑之言

1.健康不等於長壽。

健康只能說明他的身體狀況好,而長壽則是說明身體的持久性和延續性,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以前有一位北京市十大健康老人,身體確實很棒。電視里經常報道他的健身經驗。但是,有一天突然查出體內有兩處癌變,肺上是小細胞癌,食道是低分化癌,兩種癌都是惡性程度很高的,結果病情發展很快,我也未能將他醫好,不久就去世了。所以健康的人生存質量較好,而長壽的人生命力較旺盛。

2.生命有時在於運動,但有時也在於靜養。

經常鍛煉身體的人會比較健康,但不經常鍛煉的人未必不健康。健康的人抵卸疾病的能力強,不健康的人抵疾病的能力差,但是如若不被感染重病,照樣也能活得長久。你看那些病病歪歪的、常年藥罐子不離身邊的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活著,把那些所謂的身強體壯的人都「熬」下去了。常言道:柏木桶熬不過破瓦罐,小心駛得萬年船。而生活中常看到過於健壯的人說死就死了,根本都不帶商量的。就像體育運動員並不比一般人長壽一樣。我認為,體育競技比賽,是人類乾的一件蠢事,是人類爭強好勝的本能造成的,就應該取消這類比賽運動。過激的超負荷、超極限的運動只會損害人體、縮短生命,貌似健康,並不長壽。可以開展一些適量的體育表演,但不要以決雌雄。用一個國家拿金牌多少來衡量這個國家的健康水平,是荒唐不可取的,這個誤區也太大了!我提倡中老年人散步,每天走一個小時就很好。北大老校長馬寅初癱瘓在床,哪有多少運動?但也活到九十九歲。民進黨的創始人之一雷潔瓊九十多歲時患體位性低血壓,不能站立行走,我給她摸脈覺得腎氣很足,最後照樣活了一百多歲!過度的運動會損傷身體,加速人的損耗,加快了代謝並不一定會長壽。烏龜沒有兔子跑的快,但是烏龜比兔子代謝慢,壽命要比兔子長得多。慢性子的人常常比急性子的人長壽,可能與代謝慢有關係。所謂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用來形容急性子很恰當。

3.簡單的、平靜的、安詳的生活和輕鬆愉悅的心情是長壽的基礎。

如果一個人一天到晚焦慮煩躁、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就不會有好的生活質量, 人長期在憂愁苦悶的心境下生活就會衰老很快,免疫功能下降,促使儘早走向死亡。所以,老年人一定要自尋其樂,常與人交流,不把煩惱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沒心沒肺,才會活的不累」。虛雲大師活了120歲,是因為他遁入了空門,除卻了煩惱事。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起來,反倒悠閑自得,衣食無憂,得以延壽百年以上。如果像蔣介石一樣操心勞累,就不可能那樣長壽。

4.長壽和飲食的關係很複雜。

央視夕陽紅欄目經常採訪一些百歲老人,其中有天天喝粥吃鹹菜的,有吃飯吃到七成飽的。還有一對百歲老夫妻,老太太經常吃肉,老頭終生吃素。國學大師文懷沙從來都是隨便吃東西的,高鹽、高脂都不論,今年103歲了,我見到他還是紅光滿面、精力充沛。台灣國民黨中將王中泉老先生已經一百一十多歲了,吃東西也不講究,看上去只像八十歲的樣子,站在那裡說話一個多次小時都不累。看來人上一百,各形各色,一點都不假。我認為這關鍵在於你是什麼樣的體質類型。比如說有人喝牛奶就拉肚子,是因為體內缺乏半乳糖酶,有人吃了海鮮身上就癢,是因為對海鮮過敏,所以人和人差別是很大的,各有適應性。就像前面提到的一對百歲夫妻一樣,如果讓他們二人換一換飲食譜,可能兩人都活不到那個年齡。人是從猿進化而來的,本來就是吃素為主的,但進化的過程中一部分人改變了飲食習慣,如內蒙、新疆、西藏人,沒有太多的素食,不吃肉吃什麼?幾代人傳下來就適應了。而沒有遺傳吃肉基因的人,吃多了肉就消化不了,代謝不掉。就像一些從農村走到領導崗位的人,和一些企業家,家裡祖代都是吃不飽飯的農民,平時就很少吃大魚大肉,現在天天高粱厚味,身體根本適應不了,不出現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心臟血管病、骨質疏鬆等病才怪呢!這種人只有吃肉的嘴,而沒有吃肉的福。張開你的嘴巴看看你的犬齒,如果很發達,你就是能吃肉的那種類型的人,因為犬是吃肉的動物。否則你吃多了肉就沒有好下場。

5.長壽與睡眠的關係值得探討。

有人說睡眠必須充是,所以有的老人吃了晚飯八、九點鐘就睡了,但有人每天都很晚才睡,也從來不講睡什麼子午覺。腫瘤治療專家潘明繼幾十年來每天只睡四個小時,但也活到了八十多歲。世界上有一些終生都不睡覺的奇人,也並不是短命鬼。西方人沒有午休的習慣,午覺自然就不睡了,中國人子時在睡覺,而這時正好美國人是白天在工作,一個中國人到美國去,不可能子時去睡覺的。人本來就有 「貓頭鷹型」和「百靈鳥型」,不能說哪種類型好,哪種類型不好。所以我覺得,各人有各人的不同的作息習慣,只要按照自我的規律去作息,自自然然地,不過勞、不過少、不過多,自己覺得舒服就行。

6.用藥的問題很麻煩。

現在許多人不能頤養天年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隨便亂吃中西藥。亂吃中藥在於不懂得辨證用藥,只知道什麼病用什麼葯,不知道什麼證用什麼葯,主要是不辨虛實寒熱。舉例來講,感冒有風寒風熱之分,風寒感冒要用辛溫解表葯,風熱感冒要用辛涼解表葯,如果吃反了,風寒感冒的更寒,風熱感冒的更熱,不但病不會好,還會加重病情,轉變成亞健康狀態,使體質更差,縮短了生命。亂用西藥的結果更是嚇人。我們知道絕大多數的西藥都是化學合成的,是地球上原本沒有的東西,是人體不需要也不接受的東西。我們天天談食物污染,是說我們食用的動物體內殘留大量的激素,植物體內殘留化肥和農藥。但是我們在吃這些食物時已經被它們代謝掉了一部分,這只是二次污染。而我們吃的大把的西藥卻是實實在在的一次性污染!這些化學藥品對人體健康的損害是長期地、持續不斷地、多臟器的,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和壽命。而中草藥絕大部分是地里長出來的,是和糧食、水果、蔬菜一個來源,比西藥相對安全許多,因此我勸大家防病、治病盡量用中藥,少用或不用西藥。

7.老年人的發燒感染是過早死亡的主因。

我在一些大醫院參與搶救成功的高燒病人,有的不僅昏迷不醒,甚至沒有自主呼吸,我發現大多是陽虛發燒的病人。人們最不易理解的,也就是最容易忽略的就是陽虛發燒,西醫大夫更沒有這個概念。什麼是陽虛發燒?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就是夏天看到冰淇淋冒煙的現象,我們就錯誤的認為是熱燙的食物。陽虛發熱實際上是寒極生熱,是體內寒到了極點的發熱,是一種假像。這時如果再用大量的寒涼的抗生素或者退燒藥,控制不了感染是很危險的,很容易造成病人死亡!我見到的許多老年人包括一些老領導就是這樣悄然死去的。他們本來可以更長壽的,但是沒能活到自然的生命極限,因為沒有找到好的中醫用「甘溫除熱法」治療,就這樣被草草地結束了生命。

(原載《光明日報》,本文在原文基礎上略有刪減)

猶如收割後掉落麥地的麥穗,被珍惜的人撿拾起來一樣,任何人對人生的感悟、生活中真趣、旅遊中的風景、家務中的竅門、育兒中的經驗、甚至你的奇思妙想,都可以當作麥穗撿拾到這個籃籃子里。期待你的加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 的精彩文章:

健康養生-人類健康長壽必備的健康秘訣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