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格物——超凡入聖的必由之路

格物——超凡入聖的必由之路

在儒家經典《大學》里,有這麼一段話:「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裡,提到了儒家神聖之道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格物。

作為儒家大學之道的根基,同時也是打開《周易》智慧的一把金鑰匙,「格物」之學,一般學者往往對此不甚了了,或作等閑視之。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心學大師王陽明,也因七日格竹一無所獲,反倒因思慮過重而致病,於是最後索性另闢蹊徑,繞道而行。殊不知,格物致知,乃大學之道的根基,乃超凡入聖必由之路。如同西天取經必須經過火焰山一樣,舍此而行,盡屬旁門。而今,儒家神聖之學,均成了空中樓閣而徒為擺設之物,修身也變成了一句空話,皆因世人不知格物之法所致也。

那麼,什麼是格物?為什麼要格物?又怎麼格物?下面一一道來。

什麼是格物呢?格物,是古聖先賢認識自然、認識自我的一種獨特方法,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體落實和運用。格,有三重含義:其一,是分格,定格,確立格式;其二,是規格,合格,以格致知;其三,是出格,格除,格格不入。通俗來說,就是我們要學習一門知識或技術,首先是要認識規矩,其次要循規蹈矩,最後要跳出規矩。就像我們要去度量一件東西一樣,首先要有尺度,然後再去具體丈量,最後熟能生巧可以不用尺度也能知道這件東西大小。其實,不僅學習如此,做人做事,都是這個道理,聖人也是到七十歲方才「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因此,首先要設立格子,以便把不同的東西放入不同的格子里;接著,把不同的東西放入不同的格子,分門別類加以研究;最後,再把這些格子統統都去掉,融會貫通。分格的意義在於,立足於天人合一的角度,分門別類,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陷入混亂,是「利其器」;熟知這些規矩之後,還須不斷體會和認識,以熟悉這些規矩在具體事情中的運用,是「善其事」;最後,在徹底掌握這些規律之後,就要跳出所有規矩,破除這些格子,是出神入化。

那麼,最初的格子是怎麼設立的?這就要用到《周易》的思維,《易·繫辭上》云:「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老子亦有言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邵子曰:「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就是這些格子都是老天給定、自然生成的,是先天炁數分化出來的必然結果,並不是人為故意設定的,或者說是後天約定俗成的。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中,處處都體現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特點,所有的知識體系都是以炁數作為立論根據而構造的。不懂《周易》常識,奢談儒家文化,形同痴人說夢。

說完了格字,再說物。何為物?《易》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說文》:「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勿聲。」什麼意思?原來古人所說之物,並非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物質啊,而是天地之間有生之物。世間牛為大物,正與天上二十八宿中的牛宿相應,日至牽牛而物方生。因此,冬至時節,一陽來複,天炁初動,萬物未生之時也。邵雍有首著名的詩《冬至吟》,其詩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庖犧。」如果真像今人所想的那樣,冬至怎麼可能會萬物未生呢?

說到這兒,大家是否會發現:原來古人格物,是要推究天地自然造化之數理,察知天人性命之物理,這才是世間真正的學問啊。神聖君子之道,大人之學,舍此如何成就?邵雍講了句非常霸氣的話:「學不究天人,不足以謂之學。」如此看來,陽明心學,已屬狗尾續貂,不倫不類。試問,今日天下之俗學,又有幾分可以謂之學?

神明天地,知以通聖。天地大人體,人體小天地,其理相通,其道唯一。格物之法,外用成王,內用成聖,通天徹地,不同尋常。神聖君子之道,大人至高無上之學,並非徒有虛名,而皆有實功實用。不知格物之法,不通性命之理,僅憑几杯雞湯,幾滴雞血,就想修成正果,超凡入聖,不啻白日做夢。不知格物之法,不明造化至理,如何誠意正心?又憑什麼修身養性?西方尼采曾說:「我是太陽。」精神失常而已。又有言道:「與天斗,其樂無窮。」自不量力而已。今日流行之成功學、勵志學,不過雞湯文化而已,皆世俗江湖之學,盡屬旁門左道。不入格物之門,豈是君子之道?

最後,講一則聖人格物的例子。《初學記》十六引《晏子春秋》載:「齊景公為大鐘,將懸之。仲尼、伯常騫、晏子三人俱來朝,皆曰鍾將毀。撞之果毀,公召三子問之。晏子曰:『鍾大非禮,是以曰將毀。』仲尼曰:『鍾大懸下,其氣不得上薄,是以曰將毀。』伯常騫曰:『今日庚申,雷日也。陰莫勝於雷,是以曰將毀。』」翻譯成白話,大意如下:「齊景公鑄造了一口大鐘,準備要懸在架子上。孔子、伯常騫、晏子三個,正好一起來朝見,都說此鍾將要毀壞。懸掛起來一撞,果然壞掉了。景公於是召三人來,細問原因。晏子回答說:『鐘太大了,不合禮法,所以說要壞。』孔子說:『鍾大而且懸得又低,裡面的氣迫不上去,所以說要壞。』伯常騫說:『今天是庚申日,是雷日。聲音沒有超過雷的,所以說要壞。』」格物之法,源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故以其道而推萬事萬物,必然亦契合自然。因此,只要道理清楚,無論用何種方法,立足於哪個觀點,對於具體一件事情來說,得出的結論都是一致的。《易》曰:「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誠哉,斯言也!

2017年已經過去,轉眼又是2018年了。剛才看了一下,截止昨天,不知不覺已發文章50篇了,恰合於大衍之數。正好今日是2018年第一天,算是別開生面了。藉此機會,祝各位關心、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朋友,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一帆風順!

本公眾號立足於天人合一視角,尋本探源,披沙揀金,解讀千古神聖文化,揭秘文化背後精彩,向你展示一個不同尋常的文化視界。

往期目錄(請直接點擊閱讀)

長按上圖關注本公眾號「震旦雷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蘇聯及其加盟國的旗幟一覽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