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是反清復明,為何吳三桂反清無人理,連假朱三太子招攬的人都比他多?

都是反清復明,為何吳三桂反清無人理,連假朱三太子招攬的人都比他多?

每當朝代與朝代接替之際,民間總會出現許多光復舊朝的組織,其中以明末清初時鬧得最凶,無論是規模還是此時多是最多的。

明朝再差,那也是漢人自己的王朝,而清朝一奪得天下就實行了剃髮令,這讓許多漢人心生不滿,最終釀成了許多反清復明起義。而其中規模最大的,莫過於藩王吳三桂的造反了,但奇怪的是,除了早就認識的藩王和部下外,竟無一漢人響應吳三桂的號召,這是為何呢?

明朝覆滅後,崇禎弔死在了煤山之上,而其他皇族子嗣則逃亡江南,不時掀起反清復明之戰。其中最有名的是朱三太子,歷史上朱三太子其實從未反過,而是隱姓埋名生活,直到老年才被康熙發現,後全家被殺。但民間卻出現了很多假朱三太子,他們利用的不過是明朝皇室遺孤的名義,而且是屢試不爽,每次都能招攬一大批人。

甚至是明朝滅亡100多年後,仍有人相信朱三太子還活著,願意響應號召造反。吳三桂命名擁有幾十萬雄兵,為何人們卻不願意響應他的反清復明大計呢?原因在於吳三桂的行為。首先,吳三桂背叛了明朝,打開了山海關,放清兵入關,叛徒是最讓人恨的;其次,為了表忠心,吳三桂親率大軍遠征江南,比打清兵時賣力太多,最終靠著漢人的鮮血,得了個藩王之位,也讓天下漢人對他異常痛恨。

康熙12年,吳三桂起兵造反,一開始打得是「興明討虜」的旗號,自封周王,欲光復明朝皇室王。吳三桂和清兵打得熱鬧,但實際上漢人都在冷眼旁觀,誰也不願幫這個叛徒。

既然沒有人支持,那「反清復明」的大旗也就沒了用處,所以到了康熙17年,吳三桂乾脆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但吳三桂登基不到半年就病死了,而他的大周帝國在苦苦支撐3年後,也被清兵覆滅。

延伸閱讀

三國自諸葛亮死後,為何就情節就不如以前精彩了?原因其實就四個字

從未被盜過的帝陵,乾隆三跪九叩,洪秀全陵前痛哭,孫中山剛就任大總統就去祭拜

異族女子得到臨幸,皇帝六年後才知道她生了個兒子,立為太子,為明朝續命百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1942年,日軍只有大隊以上才有電台,中隊、小隊該怎麼辦?處理方法很簡單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