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優先」和特朗普的「加減法」 令美強大?

「美國優先」和特朗普的「加減法」 令美強大?

唐納德·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近一年來,屢出「顛覆性」政策,逐一「兌現競選承諾」。他眼裡的美國社會「生病」了,希望按照他自己的「藥方」改變美國現狀,「讓美國重新強大」。「美國優先」,成為他對美國內外政策調整的準則。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徐長銀說,特朗普上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調整」表現,可歸結為「加減法」:「減法」是少承擔國際義務,少對外投資;「加法」是多對外出口美國產品,尤其是美國軍火。特朗普上任以來出訪的國家不多,沙特、以色列、波蘭、印度、日本、韓國等……每次行程都能為美國帶回軍售大單。

對內,特朗普帶來的「調整」可總結為「三減一加」:減少移民,減少行政開支,減稅,增加國防預算。

減少移民,最明顯的表現是禁止幾個中東北非國家移民入境。徐長銀說,實際上這只是美國政府全面收緊移民政策的第一步:先把那些表面上對美國最具「安全威脅」的移民拒之門外,而其最終目的很明確,即儘可能把就業機會留給美國人,不想承擔移民帶來的經濟和社會負擔。

特朗普上台後,削減了大部分政府部門的預算,裁掉大批公務「冗員」,唯有國防部預算不減反增;減稅是為了給美國企業「鬆綁」,促進投資。

綜上而言,為了實現「讓美國重新強大」的承諾,特朗普施政方針顯示了「兩手抓」風格:一手抓經濟,一手抓軍事。

徐長銀說,需要注意的是,相比特朗普上台前咄咄逼人的口號,他上台後的「兌諾」行動實際上已經做了某種「調整」。比如他想與俄羅斯改善關係的願望,在美國國內受到了政界和媒體的強勢阻擊。與俄羅斯走近,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遏制中國。

特朗普不久前發布的上台後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確把中國列為美國「戰略競爭對手」,儘管如此,徐長銀認為,中美合作仍有擴展的空間,尤其在經濟領域。但徐長銀說,一切以「美國優先」為準則的特朗普糾結於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打貿易戰」的可能性始終存在。

徐長銀認為,作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行事方式看上去有異於共和黨傳統建制派,在國內也多受鞭撻,但他所做出的一些「調整」,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美國近年來調整政策的一個必然。

美國國力有所衰減,特朗普試圖通過大規模減稅「撬動」美國企業的海外資產。按照一些媒體的說法,這些資產可能高達幾萬億。前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在任時也曾積極鼓動美國企業把錢拿出來投入國內基礎設施建設,但企業界幾乎無動於衷。當然,減稅等重大政策「調整」,能否達到振興美國經濟的預期目的,仍需觀察。(沈敏)(新華社專特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第22屆中國新春年貨購物節28日開幕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