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刀口評論 | 輝煌了再輝煌 預測2018年十大軍事科技(三)

刀口評論 | 輝煌了再輝煌 預測2018年十大軍事科技(三)

原標題:刀口評論 | 輝煌了再輝煌 預測2018年十大軍事科技(三)


作者:刀口


附上一期:刀口評論 | 輝煌了再輝煌 預測2018年十大軍事科技(二)

六、運20換裝WS20發動機 300噸級新型號戰略運輸機進入型號研製 加油機和預警機進入工程型號總裝階段。


運20換裝WS20發動機的信息雖然關心的朋友們都多多少少都知道,或者比較肯定,但是為什麼要等到2018年或者2019年恐怕就說不出多少道理了。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運-20目前還在試用階段,由於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交付過去以後用戶都非常高興,反饋回來的信息也是非常滿意。」

同時唐長紅還透露,運-20安裝國產發動機已經有了時間表,「大概在明年或者後年就能看到裝著國產發動機的運-20了。」



WS20發動機裝在伊爾76上試飛,最早的圖片出現在2013年,開始是一台WS20其他3台仍然是俄羅斯的D-301M,2015年開始有一架伊爾76裝4台WS20發動機的衛星圖片面世,這說明WS20發動機正在經歷定型的最後階段。


那麼為什麼還要再等到2018年,如唐長紅總師說的「大概在明年或者後年就能看到裝著國產發動機的運-20了」呢?


一般來說,西方的大飛機的發動機全壽命目前都在十幾萬小時,基本等於飛機的全壽命。這是因為一型發動機在正式啟用前,不但要經過嚴苛的各種試驗,比如幾百小時長試,吞鳥、吞水、吞沙,模擬顛簸、振動等,最重要的是還要完成一個長長的在空中的實際飛行試驗,說白了就是要積累足夠的實際飛行小時數才可以通過鑒定。這樣的長試考核主要是累積安全飛行小時,最低也要4000小時安全無故障飛行,高的要10000小時。



這期間如果發生顛覆性質的故障,比如各級有葉片出現裂紋破碎,擊穿發動機或者短艙,就要立即停止飛行,積累的飛行數歸零,鑒定要從零開始,再積累4000小時或者10000小時才能完成這個最後的鑒定。


世界上三大發動機製造商,GE、普惠、羅羅,為了獲得用戶的信賴,一般都選擇將這個長試飛行數累積到10000小時。


我們的WS20也是按照這樣嚴苛的標準在積累實際飛行數的,這就是為什麼WS20早早就已經研發出來,至今仍然在閻良沒完沒了的起起落落不間斷飛行的最終原因。


更為嚴苛也是更殘酷的是,假如參與長試的發動機是多台,就不能有其中的任何一台出現嚴重故障(事故),否則飛行積累數全部歸零。所以,WS20經過這樣嚴苛和殘酷考驗歷練出來的最終定型機(WS20發動機本身),將是一台完全可靠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的優異的發動機,必將前途無量!


在資本主義國家,長試一般都是一台,頂多是兩台,主要考慮的是成本,試想一台發動機飛近10000小時要費多少油錢,這些錢是不能從商業運行中獲得的,是乾耗,而發動機廠家要考慮的賺錢。


所以我們看三大發動機廠商幾乎每年都有有關新發動機飛行情況的報道,一台新發動機鑒定個5年6年的根本不算事。比如GE給中國的C919配套的LEAP-X1C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不管中航怎麼催,到底還是延遲交貨了好幾年。有人用陰謀論解析這個事情(扼殺中國的航空工業等),其實也怨不得GE公司,它也想早日賺你的錢,但是沒有完成長試積累,它也不能交貨,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的這台WS20採用了最先進的發動機技術,它的核心機來自早已經經過千錘百鍊的太行核心機,瞄準的不單單是給運20配套,而是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給未來發展下的一盤大棋,就是著眼未來國內的軍民用大市場和國際大市場。


另外,許多人可能不清楚,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核心技術並不在核心機,而是風扇和發動機短艙,因為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推力貢獻82%來自風扇而不是核心機。目前,三大發動機公司都在風扇和短艙上下足了功夫,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秘密全在這裡面。



技術瓶頸主要是攻克材料關,比如鈦合金寬弦風扇葉片、複合材料寬弦葉片,特別是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寬弦空心風扇後掠葉片,都是極難搞定的,而渦扇20正是採用了這項技術,遠超俄羅斯D30M1的技術,推力貢獻已經趕超歐美此類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是我們非常值得慶賀和驕傲的。


WS20目前最大的推力是18噸,已經遠遠超過了俄羅斯的D301M,將來有望提高到推力20噸以上級別(世界上推力最大的GE90大涵道比發動機的核心機來自中推F404),可以滿足更大的300噸級以及300噸以上的國產大運輸機和大客機的需求,運20目前是220噸級,我們的目標是300噸以上,可以說WS20的起點已經非常高,頂層設計思想放到了非常宏大的未來,別忘了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笑)



當今的世界發動機市場爭奪非常慘烈,已經將各型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性能挖掘到極限,比如首次在核心機材料上使用單晶葉片的GE,在提高風扇效率上採用齒輪傳動技術的普惠,在航空發動機上極其大膽的採用中冷間熱的羅羅,目標都是進一步降低油耗和雜訊,以及達到極為嚴苛的綠色標準,要在不長的時間內將現在的發動機油耗再降低30%,而我們的WS20肩負的重任就是與它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實現追趕和超越,我們將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這最後一塊堡壘發起衝擊,最後戰而勝之!


說到這裡,筆者感覺已經說的很透了,要表達的意思也說的清清楚楚,就是解決了發動機問題,什麼300噸級以上更大的運輸機、大客機,還有加油機、預警機以及各型特種飛機甚至戰略轟炸機還算事兒嗎?



為了實現偉大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我們這個夢一定實現在雲端,我們的夢一定要插上翅膀,我們要在蔚藍的太空中,在雪白的雲端之上實現一個又一個的超越,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2018年我們將見證到的是一個我國科研史上不亞於兩彈一星的奇蹟,其意義恐怕遠超殲20和運20的意義,是劃時代的。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口談兵 的精彩文章:

南海驚現世界最大不沉 "航母"

TAG:刀口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