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拉尼娜呈減弱趨勢,預計我國冬季仍偏暖

拉尼娜呈減弱趨勢,預計我國冬季仍偏暖

目前中東太平洋已進入拉尼娜狀態,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宋文玲表示,將有60-70%概率形成拉尼娜事件。近日,我國中東部遭遇今年入冬以來最大範圍雨雪過程,多地降水量破1月極值,預計今(10日)明天冷空氣還將繼續影響中東部地區,局地最低氣溫接近或突破同期歷史極值。與此同時,北半球的美國等多國同樣也遭遇了暴雪、嚴寒侵襲。為何近日北半球極端天氣頻發?拉尼娜是否產生了影響?

美國東北部出現暴雪,行人走路艱難。程騁 攝

北半球多國遭極端天氣 惡劣天氣頻發是否有關聯?

12月,我國整體降水稀少,北方多地一度嚴重「貧雪」。但剛剛進入1月,兩輪雨雪過程覆蓋中東部大部地區,155個縣(市)日降水量刷新1月歷史極值。宋文玲分析,1月冷空氣活躍,若有充沛的水汽條件配合,則易發生雨雪天氣。1月以後,孟加拉灣輸送的暖濕氣流開始增強,與南下弱冷空氣頻繁交匯,促成了兩輪雨雪過程。

1月,福建等共36個縣(市)日降水量突破1月歷史極值。圖片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除我國外,近日美國、加拿大等地也遭暴雪等極端天氣侵襲。其中,美國東北部遭暴風雪和嚴寒天氣齊襲,紐約州多地進入緊急狀態,部分地區地區比火星表面還低,最低體感溫度達到-69℃,已致22人死亡。

北半球為何多國集體遭遇極端天氣?宋文玲表示,近日北極極地偏暖,「擠壓」冷空氣直接南下,形成氣壓較低的天氣系統,中國、美國等多地氣溫快速下跌。其中,美國東北部甚至形成「炸彈氣旋」(氣壓減低的速度快到有如爆炸而得名,會帶來劇烈降溫、暴雪和狂風),與暖濕氣流匯合後,使得當地出現罕見低溫雨雪天氣。

惡劣天氣頻發是否關聯?一般說來,北半球不同地區冬季雨雪天氣的影響系統具有較強地域特徵。例如,影響我國的天氣系統主要為東亞冬季風,如西伯利亞高壓、西太平洋副高、南支槽等,這些系統的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但另一方面,大氣運動並非孤立,如北半球極渦中心位置的差異會對亞洲或歐美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北半球惡劣天氣發生具有一定關聯。

拉尼娜呈減弱趨勢 今冬我國或正常偏暖

北半球極端天氣頻發的同時,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拉尼娜狀態。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7年11月Nino3.4區海溫距平指數為-0.87℃,較10月降低0.41℃,12月Nino3.4區海溫距平指數為-0.8℃。

12月Nino3.4區海溫距平指數為-0.8℃。圖片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拉尼娜原意為「小女孩」,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面溫度大範圍持續異常偏冷現象,當海溫較常年偏低0.5℃,且持續5個月,即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宋文玲表示,中東太平洋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的概率將達到60-70%,其中11月或12月達到峰值。

據統計,拉尼娜影響的年份里,我國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偏冷概率較大。拉尼娜來了,今冬將凍哭?但是宋文玲表示,目前中東太平洋次表層冷水中心東移減弱,拉尼娜呈現減弱趨勢,明顯後勁不足,將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件。宋文玲還說到,冬季氣候影響因素較為複雜,拉尼娜只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子/因素,還與北極極冰、積雪等因素相關。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12月,全國氣溫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綜合以上多方面因素,預計今冬我國較往年或將正常偏暖。

雖然今年冬天或偏暖,但不排除部分地區出現階段性強降溫、強降水過程。像是近日雨雪降溫過程,我國中東部遭「速凍」,多地氣溫刷新入冬以來新低,155個縣(市)日降水量突破1月歷史極值。未來幾天黃河以南大部氣溫驟降,河南、安徽將接近或突破歷史同期極值。

中央氣象台預計,10至13日黃河以南大部地區平均氣溫將比常年同期持續偏低3~6℃,其中,河南、安徽中北部等地偏低6~10℃。期間,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江南南部,江南中北部最低氣溫-2~-6℃,河南、安徽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可達-10~-15℃,局地低於-15℃,將接近或突破歷史同期極值。14~15日,上述地區氣溫將逐漸回升至接近常年水平。

宋文玲提醒,雖然今年冬天我國整體或偏暖,但仍不排除部分地區遭遇階段性強降溫過程,個別地區最低氣溫可能跌破歷史極值。相關部門需關注拉尼娜發展趨勢,及時做好防禦工作;公眾需關注臨近天氣預報,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老幼病殘人員以及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源:中國天氣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更 的精彩文章:

棉花紅蜘蛛發生與防治問題,你怎麼看?

TAG:好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