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企鵝號《攝客微刊》2017年度精彩故事回顧 有溫暖有感動

企鵝號《攝客微刊》2017年度精彩故事回顧 有溫暖有感動

回顧2017,天下發生了太多大事,然而,當身邊那些小事闖入視野時,卻發現我們似乎都在其中,於是有了歡喜、悲傷、感動……攝影師用鏡頭觀察大千世界,把快門定格百相眾生,記錄下無數個瞬間,也記錄下了無數個故事,一位巨匠、一位農民、一個平凡的小人物…… 一份真情、一絲溫暖、甚至一種無奈……也許它從未發生在你的身邊,但它卻真實存在。企鵝號攝客微刊帶你回顧過去一年曾經發生的故事……

一月

春運故事 留住愛情的車站廣場

攝影吳瑋

【 一對年輕情侶用青澀講述著車站聚散離合的故事】

臨近春節的車站廣場,過往的旅客不時的觀望著屏幕上滾動的時刻表,人在旅途的心情在這特殊的節日里都比平時顯得更加百感交集。即將畢業的張興源在鄭州一家學校上學,這個憨厚樸實的大男孩有個非常漂亮的女朋友,和他同歲的女朋友劉鈺卓也是一個正在上學的鄭州女孩兒,兩人約好同一天在火車站見面,並一起乘火車回家過年。

【原文鏈接】

http://kuaibao.qq.com/s/20170122A01MPP00

二月

鐵警老爸抱癱瘓兒子22年

攝影劉錕

【 崔曉春,一名普通的鐵路警察,面對從小高位截癱的兒子,他22年如一日用溫情給了孩子最樸實的溫暖。】

50歲的崔曉春1990年從警,在鐵路公安崗位已經幹了28年。兒子1歲時因病胸部以下高危截癱,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不幸,崔曉春沒有倒下,更沒有放棄,22年來他抱著癱瘓的兒子慢慢長大。從一個鐵骨錚錚的警察到一個任勞任怨的父親,崔曉春用平凡的人生講述了一個不平凡的故事……

【原文鏈接】鄭州鐵警老爸抱癱瘓兒子22年

三月

15歲少年命懸一線 母親擺地攤救白血病兒子

攝影高玉鳳

【每天晚上母親李叢都會在醫院陪著兒子,她總是對兒子亮亮說,「有媽在,一定會治好你的病。」】

李叢的丈夫常年患病,女兒大學剛剛畢業因工作不好找暫時給別人送貨,每個月工資兩千多,兒子亮亮上初中。十幾年來這個家庭就靠李叢擺地攤勉強維持生計。2016年4月,本就拮据的家庭遇上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14歲的李亮上體育課時不慎摔倒受傷三周未愈,更讓全家人始料未及的是,經醫院檢查,李亮患上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如果不立即住院治療,隨時可能沒命。從此李叢整日以淚洗面,滿頭的黑髮一夜之間花白了……

註:3月9日攝客微刊通過騰訊公益募集善款,到3月13日下午3點,不到4天的時間完成了40萬的籌款目標,化解了這個不幸家庭的燃眉之急,讓亮亮和他的家人看到了希望。

【原文鏈接】面對15歲白血病兒子 她說「有媽在,一定會治好你的病」

四月

21年靠胃管進食 74歲大爺想再聽癱瘓老伴兒說句話

攝影周滿堂

【王大爺說:「這是我的老伴兒,是和我一起撫養大兩個孩子的母親,我永遠不會放棄她,這輩子我要等她再開口給我說句話。」 】

家住鄭州的王成大爺今年74歲,70歲的妻子高小鮮21年前患腦血栓後癱瘓在床,連進食都要靠胃管,面對家庭的災難和生活的艱難,王大爺始終沒被壓倒,未來的每一天,他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可憐的妻子。21年來,從一個丈夫到一名專業護理,他用7000多個日日夜夜形影不離的和患病的妻子從中年走到古稀,王大爺用樂觀面對人生,對未來永存希望,他說這輩子想再聽她開口說句話……

【原文鏈接】21年靠胃管進食 74歲大爺想再聽癱瘓老伴兒說句話

五月

他們再苦再累都不怕 只想在城市安個家

攝客微刊 5.1節特輯

【 他們生活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干著最不起眼、或臟或累的工作,他們渴望通過勞動融入城市,在城市安家。】

在城市打拚的農民工是城市中一個龐大的勞動者群體,他們再苦再累都不怕,卻大多過著「蟻居「般的日子……,40多歲的劉富朝、孟來閣夫婦來自南陽淅川縣,在鄭州20多年,一直從事垃圾清運工作,目前他們帶著三個孩子在鄭州租房生活,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鄭州買房,安家落戶……

【原文鏈接】他們再苦再累都不怕 只想在城市安個家

六月

回憶殺: 風吹麥浪中記憶著麥收這些年

攝影肖海清

【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壟黃。」這幾句古詩生動地描述了農村五月古老而原始的收麥情景。每到這個季節,麥收的記憶就如同一幕幕電影在腦海中重新浮現出來。】

豫東平原西華縣,這裡是全國的小麥主產區。兒時的記憶中,只要聽見黃鷺鳥一叫,就預示著一年一度繁忙的三夏就要開始了。俗話說:穀雨麥匝肚,立夏麥秀齊,小滿見三新,這裡說的三新,是指新繭、新蒜、新麥。新麥不是小麥而是現在已不常見的大麥。大麥可以磨成碾串或磨成面做炒麵吃……

【原文鏈接】從鐮刀到聯合收割機 風吹麥浪中記憶著麥收這些年

七月

82歲老兵說:「走那一天啥也別準備 給我穿好軍裝就行了」

攝影李紅兵

【 82歲老兵楊聚水總是對家人和老伴說,因為受傷撿回來一條命,他的命是很多戰友給的,他要替戰友們好好活下去,現在自己已經80多歲了,到他走的那一天啥也不需要準備,給他穿好軍裝就行了。】

82歲的老兵楊聚水是河南省偃師縣人,原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軍7師19團1營2連火箭筒排戰士。據他介紹,他們這個排是專門成立的一個火箭筒排,主要任務就是為了打敵人的坦克和碉堡。每年的八一,楊聚水都會穿上了當時軍服,戴上軍帽,系好風紀扣,完全按照一個軍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位八旬老兵回憶起往事飽含激情,透露出一個共和國軍人的英武之氣……

【原文鏈接】82歲老兵說 走那一天給他穿好軍裝就行了

八月

花季少女為救弟弟 含淚舉牌賣自己

攝影陰朝亮

【 懂事的宋碩欣從小都呵護著自己的妹妹和弟弟,如今,面對患重病生病垂危的弟弟,她哭著對爸爸說:把我賣了救弟弟吧!】

河南省長垣縣苗寨鎮前宋庄村頭廣場上,13歲的宋碩欣和妹妹早早的來到這裡,她們8歲的弟弟因白血病複發住院急需治療費,情急之下她為救病重弟弟,含淚舉牌賣自己……

姐弟情感動百萬網友 3小時捐滿40萬救命錢

8月24日晚上7點,攝客微刊的報道《花季少女為救病重弟弟 含淚舉牌賣自己》在騰訊新聞發布後,立即得到了數百萬騰訊網友的關注,在看到這個家庭遭遇不幸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親情的可貴,短短3個小時萬名騰訊網友在騰訊公益平台捐滿了40萬元的善款……

【原文鏈接】花季少女為救病重弟弟 含淚舉牌賣自己

九月

全家聚會燃氣爆炸 8人重傷老人去世

攝影劉錕 黃音 趙洪

【 病房內,秦娟娟和姐姐們躺在一起,她們想念自己的媽媽,想自己的孩子,對她們來說這場噩夢不知道多久才能醒來。】

今年暑假,27歲的秦娟娟帶著5歲的女兒柴佳欣和6個月的兒子柴智從焦作來鶴壁看望母親和三個姐姐,沒想到一場噩夢定格在7月20號凌晨6點,由於燃氣泄漏引起爆炸,秦娟娟一家老小9口人全部嚴重燒傷,母親在治療中去世,燒傷面積達到70%的秦娟娟,已經用她身上僅有的完好皮膚給女兒植皮3次,一次幸福的家庭聚會變成了生死離別……

註:攝客微刊的報道《年輕媽媽含淚割皮救女兒 只因一次聚會》在騰訊新聞發布後,截至目前已為這個家庭籌集善款近60萬元。

【原文鏈接】全家聚會燃氣爆炸 8人重傷老人去世

十月

80後小伙隱身「溝里」做菜刀 被稱刀客

攝影沈翔

【 平時朋友打電話來,他都戲稱在溝里。在這裡,他每天專註於菜刀的製作,有時從早到晚一站一天孫昂也不覺得累,他覺得打造的過程對自己來說成了一種最大的樂趣。】

1987年出生的孫昂平時酷愛做飯,菜刀也因此換過很多把,但是怎麼用都不順手,索性他就開始琢磨自己做菜刀,一米八多的孫昂也從此痴迷上了菜刀,三年後他辭去工作開始專職進行手工菜刀的打造,經他手工鍛造的菜刀鋒利的可以刮鬍子,現在很多忠粉稱他為刀客……

【原文鏈接】80後小伙酷愛做飯不滿刀具 辭職改行做菜刀

十一月

老人27年流浪街頭與狗為伴 每天吃一頓飯卻給狗做兩頓肉

攝影李新華

【 李老漢說他只要見到流浪狗還會收養,都在流浪就一起做個伴兒。】

來自河南太康的李老漢今年62歲,在鄭州靠撿廢品為生,已經流浪27年了,李老漢說話詼諧幽默,愛狗如命,他說這20多年裡總共養過100多條流浪狗,如今他一個人生活在一處立交橋下和四條狗相依為命……

【原文鏈接】老人27年流浪街頭與狗為伴 每天吃一頓飯卻給狗做兩頓肉

十二月

打鐵匠35年靠手藝養家 曾經紅火如今難維持

攝影張博理

【 李師傅本想讓他兒子將鐵匠之路走下去,可兒子沒幹多長時間就出外打工了,當說到現在兒子每月能掙六、七千元時,他滿臉笑容又透出幾分無奈。】

今年52歲的李京衛師傅是這裡的主人,他從18歲開始做打鐵匠至今已近35年了。他靠著打鐵養家糊口,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張師傅說現在很少有人願意繼承老祖宗傳下來的這門手藝,都嫌又臟又累又不掙錢,雖然自己的手藝沒人繼承,銷量也大大不如以前,可自己年齡大了,別的啥也幹不了,現在能幹一天是一天,總比歇著強……

【原文鏈接】河南老漢一生做打鐵匠如今難生存 兒子月薪七千不願繼承

關注企鵝號攝客微刊,更多故事分享,2018 一同見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客微刊 的精彩文章:

7歲女孩撿垃圾給重病弟弟買水果 姐弟都曾是棄嬰

TAG:攝客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