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直播答題火了!大佬抱團「撒幣」,但平台火速變現趕得上撒錢速度?

直播答題火了!大佬抱團「撒幣」,但平台火速變現趕得上撒錢速度?

進入2018年,

金妹兒眼睛都忙不過來了,

一場接一場的大戲輪番上映。

比如突然火了的直播答題,

現實版「知識就是金錢」如火如荼!

金妹兒陷入沉思:

一個靠撒錢來扯眼球的APP如何賺錢呢?

或說,賺錢的速度能趕上撒錢的速度嗎……

自1月3日王思聰在微博上宣布每天都發獎金後,撒幣一炮而紅!然後,芝士超人、花椒、西瓜視頻APP等也紛紛跟進狂撒百萬現金入局。

有了小錢錢,巨額流量嘩嘩來了!這在移動時代,簡直是福音啊~資本大喜,又一個風口來啦~~但真這麼簡單嗎?

砸錢砸出來的生意

直播答題火爆始於國民老公王思聰,他在微博上發布「我撒幣,我樂意」、「每天我都發獎金,今晚9點就發10萬」、「2018年第一周總結」等各種消息~

作為有2480萬粉絲的大V,再加之各個大佬跟風,吸引不少好奇網友下載試玩。金妹兒其實很好奇,王思聰是否入股了?

不出意外,直播答題火爆朋友圈。答對題就可分錢,比搬磚划算多了啊~~

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在短短3、4天時間內,四大平台獎金金額設置已達近千萬元。如今平台獎金總額早已破千萬。

為了能獲取更多的獎金,不少網友開始組團答題,市場中也湧現出「薅平台羊毛」生意:賣復活碼、賣「通關秘籍」。

比如萬能的淘寶與時俱進,不少店家宣傳「買5送1,買10送5」,吸引網友購買。在天朝,永遠不要小瞧人民群眾的創意~

想吸引更多的網友來參與,怎麼辦?當然是砸錢啊~錢多多人多多,於是,平台開始砸下巨資提高獎金額度。

從最初《沖頂大會》「10萬元」量級,在短短1周時間內,已經達到單場獎金高達50萬-100萬元的規模,甚至不乏有200萬元及更高的規模。

據網易科技統計,1月6日晚,《百萬英雄》、《芝士超人》、《百萬贏家》同時投放了100萬、101萬、102萬的百萬級別單場獎金。20分鐘內,三家一共燒掉了303萬。

終於引來廣告主青睞

砸錢的目的是什麼?商業化!廣告!賺錢!終於,在直播答題爆紅一周後,直播平台終於釣上了金主。

花椒直播拉到了美團做贊助商。在花椒直播的百萬贏家開設美團問答專場,豪擲100萬,30分鐘共吸引約400萬人參與。

當然,12道題目中有4道美團植入問題。

而另一個直播平台映客的答題項目「芝士超人」拿到了趣店上億元的廣告。據「介紹,趣店冠名獲得的權益包括主持人口播支持和答題植入等。

很顯然,廣告客戶之所以很快上門,是為因直播答題方式能在段時間內用很低的成本獲得了用戶,從而吸引巨大的流量。

有媒體報道稱,1月3日,王思聰生日晚9點場,10萬元獎金為平台帶來了28萬的在線流量。平攤下來,吸引一位用戶的成本僅為0.35元。

但問題是人多啊,人均成本再低,乘以大基數,數字還是很可觀的。

有網友在微博上算了一筆賬:以沖頂大會為例,工作日每天燒30萬,周末每天燒300萬,一周就是750萬,兩周1500萬。

假設公司A輪估值3億,融資比例20%,那麼四分之一的現金兩周內就能燒完。

看到這,大伙兒很容易想起此前的共享行業,基本都是燒錢,最終兩巨頭平分市場。

但這個直播答題燒錢的速度明顯更快,金妹兒擔心的是,這些APP拉錢的速度能趕得上撒錢的速度嗎?

畢竟現在大伙兒都聯合起來薅羊毛了,據說有人準備了兩個手機,語音百度!人民群眾的力量是不可小覷滴~~

盈利模式尚不清楚

從目前情況看,廣告是答題APP的主要盈利方式,比如主播所念的口播廣告、服裝道具等植入,甚至冠名等形式,都可以和廠商進行深度合作,進而實現盈利。

但其實金妹兒對此很懷疑,除了小錢錢,有多少人會注意這些植入廣告呢?

金妹兒問了一個熱衷答題的朋友,她表示完全是沖獎金去的。這個答完了馬上去下一場。她的手機下載了所有答題APP,目的就是薅羊毛……

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看,這還是一場暫時還看不見頂的燒錢遊戲。真正的問題是,如何能保證直播答題的熱度持續下去。

「芝士超人」項目公關負責人說,他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並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他們會請明星來主持答題環節;

又如設立一百萬獎金,採取「血戰到底」的模式,只有一名堅持到最後的勝出者能夠拿走全部獎金。

但現實是,依靠獎金、明星來黏住用戶流量的模式,如今似乎並沒有達到平台希望的效果。

主持人在答題開始前和網友互動時,屏幕中滾動著的彈幕幾乎全是:「別說了,快開始!」一旦答題完畢後,網友蜂擁撤離,轉進另一家即將開始的平台當中

因為,對用戶而言,雖然愛豆很重要,但小錢錢也重要,何況愛豆不會跑,小錢錢很容易飛,所以,還是去追小錢錢吧~~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陳明表示,直播答題在盈利模式上就有硬傷。

目前能看到的獲利方式就是通過流量引入廣告,但這不是一個穩定的模式,即便是有贊助的廣告也會因為與節目本身缺乏關聯,使用戶對廣告的興趣不大。

陳明建議,平台應該進行深度開發,培育用戶的歸宿感,通過創造話題價值,讓用戶能從中獲取知識、獲得價值,用好的內容和話題來吸引用戶、增加黏性。

內容部分自央廣網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投資報 的精彩文章:

財富增值從今天開始,請收好新年第一份攻略!

TAG:金融投資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