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聚焦兒科就醫難:白天黑夜連軸轉,兒科醫生加班累病一片

聚焦兒科就醫難:白天黑夜連軸轉,兒科醫生加班累病一片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嚴瓏 陳媛 鄭晶晶 劉迅 李晗 王永勝 實習生習瑞)一邊是患兒就醫難,家長候診時間過長;另一邊是醫生連軸轉,普遍超負荷加班。

最近,江蘇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兒科的一張通知道出了不少無奈,內容大意是:「醫院兒科醫生長期超負荷工作,已有多名醫生病倒,請各位家長就近選擇其他醫院就診」。這則通知在微信朋友圈廣為流傳,有網友表示「彷彿看到了兒科醫生們一張張憔悴的臉,深切感受到他們的疲憊」,與此同時,也開始對「兒科醫生緊缺,兒科病緊張」這一問題有了更加切身的體會。

武漢的情況如何?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江城幾家大醫院的兒科門診,並陪兒科醫生一起坐診,體驗他們的辛苦。

半天門診變成整天,專家累得病情加重

7日上午8時許,武大人民醫院兒Ⅱ科主任姜毅開始了上午的門診。他患上輕微咳嗽,但面對排著長隊的候診家長和孩子,他仍是一臉溫和的笑容。

「醫生,孩子在家裡暈倒了……」上午10時許,陳女士抱著5歲的兒子晨晨進入診室,把他放在診療床上。姜毅邊檢查邊詢問,得知晨晨一周前出現感冒、發燒癥狀,在家吃了退燒藥後有所好轉,但6日突然暈倒,還直叫頭痛。

檢查完後,姜毅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孩子得的是乙流,最怕出現腦炎、心肌炎、肺炎等併發症,得趕緊住院。」他邊開處方邊叮囑。但兒科病床已經住滿,怎麼辦?「邊治療邊候床吧,我們會根據患者的輕重緩急安排。」他補充道。

中午12時50分,下班時間早就過了,門口依然排著長隊。姜毅的聲音開始嘶啞,神色也略顯疲憊。

第96號患兒是一名2歲女寶寶。媽媽方女士說,寶寶已經發燒咳嗽三天了。經檢查,姜毅診斷又是流感。他邊開處方邊對方女士說:「我們不打針,讓寶寶吃點葯、多喝水,好不好?」

由於候診患兒太多,姜毅一直坐診到下午2時許,還沒時間吃午飯。此時他的臉色有些發白,咳嗽得更厲害了。「請你們稍微等一下,我扒兩口飯再來。」他跟候診家長們「商量」說。

其實,當天姜毅的專家門診時間只有半天,但由於找他的患者實在太多,其中不少是從外地趕來,他只能匆匆扒拉了幾口米飯,返回診室繼續接診。

當晚8時許,楚天都市報記者撥通姜毅的電話時,他才剛剛下班,聲音嘶啞得厲害。原來,由於連續超負荷加班,他也累病了,早上只是輕微咳嗽,到晚上開始發起高燒。「沒辦法,這段時間我們科室所有醫生至少都病過了一輪,我不知道是第幾輪了。」他疲憊地說。

一出診室就被打圍,上洗手間先道歉

6日,記者在同濟醫院兒科急診採訪時,偶遇這樣的場景——一位男醫生走出診室準備上廁所,卻被著急孩子病情的家長們團團圍住。醫生解釋了幾句,見圍上來的家長越來越多,只好連連道歉,這才突出重圍,小跑著進了洗手間。

6日晚8時許,記者與協和醫院一位兒科醫生電話聯繫採訪事宜。當時他仍在值班,身邊圍著候診患者和家長。待他下班後再聯繫,已是晚上10時30分許。「兒科醫生本來就沒有正常的下班時間,近段時間更是這樣了。」他說,他和同事近兩個月來一直超負荷工作,坐門診時解釋病情導致嗓子嘶啞,又不敢多喝水,怕上廁所耽誤問診時間。即使身體不舒服也只能扛著,因為一人病倒,意味著其他同事的工作量更大。「我們開玩笑說,現在不能生病,也不敢生病。」他說。

武漢兒童醫院香港路門診主任王瑞耕介紹,雖然全門診的醫生壓力都很大,但不限號的普通門診兒科醫生壓力更大。平時,普診一天只能看診1000人,高峰時就診患者猛增到1500人,白班醫生下午5時30分下班時,白天挂號的患者還有500人在候診,普診晚上10時關停前還會新增300名患者,上普診夜診班的5名醫生,一上班就會面臨800名候診患者,壓力非常大。

「去年11月初,由於患者太多,5名普診夜班醫生忙不過來,我們請大內科抽調了2名醫生支援。但患者人數不斷上升,7名醫生也不夠用,只能繼續增派醫生支援,最高峰時增加到了12名。這些前來支援的醫生們,本身要在各自的崗位滿負荷工作,吃過晚飯後繼續加班,通常要到晚上10時後才能下班。」

武漢兒童醫院香港路門診24小時兒科急診,也是夜夜忙碌。急診主任蔡小芳介紹,最多的一天有超過800名患者就診,比平時幾乎增加一倍。

持續近2個月的連軸轉,越來越多的兒科醫護人員病倒。「除非實在起不來,大家都會堅持上班。」蔡小芳說。

醫生延長工作時間,來滿足患兒就診需求

入冬以來,武漢各大醫院的兒科都面臨人手緊缺的情況,醫院只能通過取消醫生休假、延長工作時間,滿足就診需求。

「兒科醫生太累了。」姜毅主任說,一個多月來,科室的醫生們天天加班加點,白班醫生有時甚至忙到第二天凌晨一兩點鐘才回家。

同濟醫院兒科的情況也是如此。該院兒科主任羅小平說:「聖誕節當天,我們兒科門診有3400個孩子就診,而且急診特別多,每天有2000人左右。」

據粗略統計,協和醫院兒科每天接診1000多人,每位急診兒科醫生平均每天接診150人左右。

省婦幼保健院兒內科根據病人潮汐式的就診時間,彈性安排醫生的排班時間:中午不停診,安排兩名醫生接診; 晚上挂號從下午5時延遲到6時;白班醫生拖班將挂號病人看完,以緩解夜晚兒科急診的壓力等。

武大中南醫院門診辦負責人也說,該院兒科醫生連軸轉,不僅取消休假,連上下班時間也分別提早和延遲1個多小時。

漢陽醫院兒科主任梅貴春說,該院兒科的接診能力近期接近極限,兒科醫生的工作量是平時的兩三倍。

家長孩子苦苦候診,醫生呼籲相互理解

如此巨大的門診量,醫生連軸轉依然無法滿足患者的就診需求,許多家長心情急躁,有時會責難醫護人員。

對此,同濟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仇麗茹說:「家長等待時間過長,情緒容易激動,醫護人員能夠理解。而醫生一連看診100多位病人,已經十分疲勞,也希望家長們理解。」

武漢兒童醫院急診主任蔡小芳介紹,一天晚上,一名三歲重症肺炎患者從羅田轉診到該院,呼吸困難、缺氧嚴重、生命垂危,需要緊急搶救。當時,醫護人員花了一個小時,為孩子插管上呼吸機,並轉到重症監護病房住院治療,導致急診門診的看診、接診速度減慢。不少普通夜診病人對此不理解,後經過醫護人員耐心解釋,他們的情緒才平復下來。

武漢兒童醫院香港路門診主任王瑞耕也呼籲醫患雙方相互理解:「醫生們一天看診100多位病人,每天重複,堅持近2個月,非常不容易。醫生和家長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保證孩子健康,所以希望家長們理解、支持醫生的工作,文明候診。」

一位兒科醫生告訴記者,他的女兒生病,妻子在他坐診時拚命給他打電話,可他沒辦法接,只能連連掛機。「我是兒科醫生,也是一名父親,我能理解患兒家長焦急的心情,希望大家對兒科醫生多一些理解。」他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天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飲食不注意,痛風就有可能找上你!

TAG:楚天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