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盤點蘭州那些古建築、遺址!

盤點蘭州那些古建築、遺址!

肅王墓 明肅庄王名朱楧,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四子。初封漢,洪武二十四年改封肅,二十八年(1395年)就藩(藩是屬國屬地之稱)甘州(今甘肅張掖),僅四年。朱元璋死後,建文元年(1399年)遷至蘭州。原址歷任清朝陝甘總督府、民國甘肅省政府,現為甘肅省人民政府、蘭州市委市政府駐地。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

五泉山 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築為主,有明清以來的建築群10餘處。園內丘壑起伏,林木蔥鬱,環境清幽;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五泉山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築群。 地址: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北麓

白衣寺塔 又稱白衣庵塔。在蘭州市慶陽路,因塔建在白衣寺中而得名。白衣寺內原繪有白衣大士像,尊奉白衣菩薩,寺初建於明崇禎年(公元1631年),後經多次戰亂,只有寺塔保存到今天。

大沙溝遺址 大沙溝遺址,位於中國甘肅省永登縣,為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遺址。位中堡鎮邢家灣村南約1公里的大砂溝口南側,屬庄浪河西岸第二台地。大沙溝遺址的歷史年代為新石器時代

高氏祠堂 「隴上平遙」之譽的千年古鎮----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青城鎮主街道旁,典型的明清時代建築。始建於乾隆50年(公元 1785年),其中殿堂、廊坊共計20多間,過廳還懸有咸豐皇帝賜予進士高鴻儒的匾額。裡面懸掛清道光帝御賜高喊桂「才兼文武」和咸豐帝御賜高鴻儒「進士」匾額。是蘭州市多家宗族祠堂中保留的相對完整的祠堂。

靈明堂 中國伊斯蘭教靈明堂始傳人馬一龍(1853~1925),字靈明,阿文尊號古土布?哈尼夫?董拉黑。回族。甘肅蘭州市人。光緒四年(1878)他25歲時,先後在蘭州、廣河等地接受過新疆靜杜孜巴巴所傳喀什道堂大香道祖傳人的納格什班迪耶學理以及哈比布拉所傳的戛迪林耶、賽利姆所傳的虎非耶等派思想。他受教後專心靜修,清貧自守,超塵脫俗。平日以乞討為生。後來信眾為他在蘭州西園置地修建了道堂。

魯土司衙門 始建於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清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十五世魯紀勛又做了大型修建。土司是元、明、清授予少數民族首領的世襲官職。魯土司是明清時甘肅青海邊界頗有勢力的土司之一。歷代土司苦心經營,治理此地,為明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為西北邊陲的安定和民族團結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地址:蘭州市永登縣連城鎮

青城古鎮 青城古鎮為宋仁宗年間秦州刺史狄青巡邊時所築,所以叫青城。歷史上的青城是以水煙為主的貨物集散地,水陸交通發達,北京、天津、太原等外地客商雲集,泊來文化使得青城古民居既有山西大宅院風味,又有北京四合院的格式。現存的50多處民宅四合院古建築。這些民宅絕大多數是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時期的建築,主要分布在城河、青城、新民三個村。 地址:榆中縣北部的崇蘭山下

西關清真寺 西關清真寺是甘肅省蘭州市的清真古寺之一,西關清真寺始建於明朝洪武或永樂年間,俗有「客寺」之稱。現存的西關清真寺是1990年重修後的建築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

莊嚴寺 嚴寺在蘭州市城關區舊城中心鼓樓西側,莊嚴寺,原名濮陽王廟。建於公元1301年(元朝大德五年),相傳其後殿神座下即濮陽王墓。公元1783年(清朝乾隆四十八年)東河村人張廷輝瞻湛集貨修前後兩殿,畢大椿書「德尊三畏」額。 地址:蘭州市城關區舊城鼓樓西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月的月光 的精彩文章:

盤點古絲綢之路重鎮——張掖那些古遺址、建築!

TAG:八月的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