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Anitama新聲:做喜歡的事,和年齡有什麼關係

Anitama新聲:做喜歡的事,和年齡有什麼關係

圖片來源:《搖曳百合》

漫畫家星崎真紀認識一位插畫家,那位插畫家年輕時,推銷自己用的作品集里,全都是他畫風最簡約的畫作。星崎問他:「你明明能也畫好筆觸精緻的圖,為什麼要這麼做?」插畫家回答:「如果能接到這種線條數少的活,不就賺到了嗎?」

果然,這位插畫家憑藉簡約的畫風,接二連三地獲得了重量級的工作。

星崎認為,這位插畫家不是想要偷懶,而是想要依靠自己能夠快速完成畫作的特技,高效率地積累工作的實際成績。他對這位插畫家的頭腦深感欽佩。

(https://twitter.com/hoshizak/status/951096781969883136)

一位應用 UI 設計師深津貴之提出一個想法:Pixiv 或者 Campfire 之類的網站,可不可以開設這樣一個平台,讓讀者投資漫畫家、開始新連載。如果作品獲得成功,投資他的讀者就可以從銷售額中分到版稅。

深津設想,漫畫家把企劃書、第一集的分鏡稿和設定資料上傳到網站上,籌集投資。讀者根據各自的投資額,獲得角色命名權、路人出演權和版稅之類的權利。籌集目標是 300~500 萬日元,可以確保漫畫至少出到三卷。

如果單行本能賣到印數 100 萬部的級別,那出資者就會分到版稅。要是賣不好,也可以在第三卷圓滿結尾,保證不會唐突腰斬令讀者不悅。既然讀者分擔了最初的風險迴避成本,出版社從銷售額中收取得少一點也不怕了。

(https://twitter.com/fladdict/status/950207138835476480)

在五年前,作家久我真樹也提出過類似的構想。

漫畫家松山せいじ聽說,有些年輕人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再去同人展就不體面了。而松山卻認為,你四五十歲還能去同人展,證明你經濟狀況和身體狀況都沒有問題,還有閑暇來充實自己的個人興趣,真是再好不過了嘛。

更何況,現實是,等你到了這把年齡,就算自己想要參加,也往往會因為家庭或者身體的原因,力不從心了。

(https://twitter.com/seijimatsuyama/status/949845245025435648)

被松山這麼一說,參加同人展儼然成了有閑階級的身份象徵,似乎可以用來寫一篇微信公眾號爆款文章了。

當然,那些參加同人展的中老年人,可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閑有錢,才在酷暑寒冬跑去排長隊的。

評論里,有一位同人作家 moggy 就說,她年過 40,才第一次在 Comic Market 上出展,並且因此結識了不少二三十歲的年輕朋友。做喜歡的事情,和年齡哪有什麼關係呢。

雖然年齡擺在那裡,moggy 也難免感到體力有些困難;但是做起自己喜歡的事情,就總能加一把勁。而且,她二十多歲的兒子也在 Comiket 上出展,雖然兩人創作的不是同一部作品,但母子之間有了共同話題,家庭交流也更活絡和睦了。

(https://twitter.com/moggy326/status/950355997356261377)

能一直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當然是最好不過,但是同人作家中川讓一想,現在去 Comiket 的這些人,大概到了七八十歲,也還是會繼續去 Comiket。可是卻保證不了國際展覽場會永遠存在下去。也許有朝一日,國際展覽場已經不復存在,可是還是有數以百計的老人,不由自主地就會前往有明,在那裡彷徨……

(https://twitter.com/mishiki/status/951082739364589568)

幸好,國際展覽場現在還佇立那裡,暫時沒有被拆遷的跡象。不變的,也不只是那幾座展館。

今年 42 歲的漫畫家、插畫家こげどんぼ*,從 18 歲起就在參加 Comiket。二十多年過去了,流行的作品雖然幾經變革,可是展會的氛圍卻從來沒有改變過。所以如今她每次來到展館,都會產生一種奇妙的心緒:Comiket 始終如一,改變了的,只有她的年歲而已。

(https://twitter.com/koge_dobo/status/946545137974362112)

精彩內容推薦(請點擊以下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TAG:Anit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