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女兒被侵犯之後燒死?她一個人干翻全鎮人!

女兒被侵犯之後燒死?她一個人干翻全鎮人!

這幾天,不知道什麼契機,藍潔瑛的舊新聞又被炒起來了。

爆出多年的幕後大哥是曾志偉。

過這麼久才被曝無非就是兩個原因,炒作或者擋熱點,炒作是不太可能,畢竟三個當事人一個死了,一個瘋了,另一個否認。

陳年往事基本上沒有能翻案的,事情已經死無對證,留下的只有網民一時的圍觀……

就像今天要說的這部片同樣如此。

《三塊廣告牌》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它在剛剛過去的金球獎中,一舉拿下劇情類最佳電影、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劇本四項大獎。

國外媒體對它的評價都炸了,imdB評分8.4,爛番茄也有93%的新鮮度。

國內的豆瓣評分高達8.8,還一直在穩步地上升中!

影評人一眾都是好評價,不開玩笑,這片肯定也要橫掃奧斯卡了。

這幾天資源出來了,正好就跟大家聊聊它

片名是故事的中心,情節就是從這3個廣告牌開始的。

女主叫米爾德里德·海耶斯,有點長,我們還是叫她女主吧。

電影開頭,她找了一家廣告公司,買了他們在公路邊上的3塊廣告牌。

這3塊廣告牌的位置已經好幾年都無人問津了。

更奇葩的是,女主要求在廣告牌寫的字:

「怎麼回事,威洛比警長?」

「依然沒有抓到兇手?」

「強姦致死。「

這幾排字一出來,片子就迎來了一個小高潮。

女主其實是一個受害者家屬人。

就在這條鳥不拉屎的公路上,她的女兒被先奸後殺,最後屍體還被燒焦,一點證據都沒留下。

因為證據難以搜集,警方過了7個月都沒找到兇手。

所以女主急了,想到用這種拉橫幅的方式,聯繫電視台,來給警方一點輿論壓力。

這件事被媒體爆出來後,果然在小鎮上掀起腥風血雨……

M姐只能說,最近看的幾個片子,媽都挺牛逼的,伯德小姐是這樣,這片子也是這樣,

不僅滿嘴都是Fu**、Bi** 。一言不合就杠上了警察局。

女主有勇氣去面對,但她的家人就沒有這麼勇敢了,她的兒子,受害者的弟弟只想忘記這件事。

起初他也是無法接受事實,想要靠迴避來改變現狀,但是媽媽的廣告牌一遍一遍的提醒他這件事情。

而他的前夫只想推卸責任,掐住女主的脖子,責怪她的疏忽,好像這樣就不會再痛苦了一樣。

到最後才會後悔的說,自己怎麼沒有接走女兒。

而女主沒有迴避內心的痛苦和懦弱,不擇手段也要為女兒討回公道。

不過出乎我意料的是,鎮上的人,居然對放廣告牌的事情頗有微詞。

有神父跑到她家,告訴她,鎮上的人都對她很不滿意,但是女主根本就不care,還要求神父拿出民意調查書。

還有牙醫甚至都想在女主問診的時候,拔掉她的牙齒……多大仇?

而威洛比警長的下屬迪克森更是直接想要打女主。

他還找了個借口,把女主的朋友抓走,以此來逼她撤走廣告牌。

女主不過是想為自己的女兒討回公道,為什麼這麼難?

因為撒嬌女人才好命,不要以為我在開玩笑。

女主沒有表現出一個完美受害者的樣子,她不夠弱勢,不夠可憐,大家對她一點都沒有同情。

同時威洛比警長其實是個好警察,得了絕症,他只能活一個月了。

在大家眼裡,女主這樣的做法很不人道,對一個將死之人沒有一點同情,害得他最後一個月都不能安安靜靜的離開。

這就是片子的一個矛盾點,當女主站在道德高地上的時候,她就不值得同情了。

更大的衝突毫無預警的發生了。

警長的病越來越嚴重,和女主說話的時候,吐血倒地。

隨後沒多久,就拿槍爆了自己的頭。

其實警長不是被女主逼死的,他還留下了三封遺書,分別給妻子、女主和下屬迪克遜。

他告訴迪克遜,愛和和平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儘管他在遺書里說明,但大家都以為他是被女主的三塊廣告牌逼死的。

現在,女主徹底和警察局結下樑子了。

暴躁的下屬迪克森又出現了,他衝進廣告公司,把老闆一頓胖揍,還直接給人扔下樓了。

那三塊廣告牌也被燒了。

女主也不是吃素的,別人怎麼對她,她怎麼對別人,況且女兒的案子現在還沒有查出來呢。

她在某一天晚上,直接給警察局放了一把火。

越來越不可控制了。

但是這片有種魅力,即使故事已經如此絕望和失控了,你還是能感受到一點溫暖。

這種套路就是導演馬丁·麥克唐納的一貫風格。

劇本一方面有生活的烙印,另一方面又有嚴肅的文學性。

在開頭他總是以黑色幽默的方式震懾你,最後又有一種充滿善意的反轉。

比如說我之前推薦過的《七個神經病》里,7個瘋子撒完瘋之後,又得到了自救。

他電影里的人物都不是什麼正派。

是活生生的人,真實地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

就像片中的女主一樣,全鎮沒有一個援手,朋友被誣陷,兒子被孤立,警長自殺,遭受輿論的指責……

她從來沒有動搖過自己的初衷,一定要抓到兇手。

看起來無所不能日天日地的樣子,但是她的內心也飽受著煎熬,偶爾想到女兒就會哭倒在路邊。

直到片子最後,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案,在一個適當的情節戛然而止,恰到好處。

這讓M姐想起來《海邊的曼徹斯特》,生活中那些很難過的坎兒,如果實在過不了,就算了吧。

有些錯誤不需要一種原諒的儀式,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和自己和解的。

結尾處,最令我深思的一點就是,女主開著車,帶著槍說了一句話:

關於要不要這麼做,我還沒有想好。

這是她第一次露出不那麼篤定的樣子,當事情無法解決時,發出疑問,比倉促的解決更好。

因為這就是我們的世界啊,有些事情就是無能為力,你努力過,掙扎過,都無法改變。

但日子還是要繼續,發瘋,逃避,推卸都無法拯救現狀。

最後還是要冷靜下來,回歸到生活的步調中,生活不是電影,它是沒有結局的。

我們都是帶著過去的傷痛和印記慢慢地往前走啊。

- M姐閑聊 -

你們生活中有遭遇過暴擊嗎?

說說自己遭遇到的小挫折也行~

老闆說你留言點贊就給我漲工資!@你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鏟屎官小馬甲 的精彩文章:

TAG:鏟屎官小馬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