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五大AI風雲人物

2017年五大AI風雲人物

隨著AI成為今年最熱的話題,一批AI人物成為了焦點,各大機構組織評選出AI任務Top 榜。

Onalytica 公司使用其 IRM 得出的英文領域(發言)最具影響力 AI 人物 Top 25。

網易也推出AI英雄風雲榜。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五大AI風雲人物,其參考坐標為:新聞熱度。

「百度系」陸奇與吳恩達

百度作為國內最早在人工智慧領域布局與投資的巨頭,以2013年初深度學習實驗室的成立為標誌,不斷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力。在此期間,有一大批AI人物「流入」與「流出」。我們可以稱他們為「百度系」人物。

人工智慧行業戰略研究公司TOPBOTS發布的《20位推動中國人工智慧改革的科技領導者》報告中,竟有一半為「百度系」。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今年新聞熱度最高的人物。

陸奇

2017年1月17日,微軟前執行副總裁陸奇確認加盟百度,出任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百度現有各業務群組及負責人都將直接向陸奇彙報工作,包括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技術體系和新興業務群組總裁張亞勤、高級副總裁朱光攜金融業務群組、高級副總裁王勁攜無人駕駛事業部和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帶領的人工智慧技術團隊,而陸奇將向百度集團CEO李彥宏直接彙報。

陸奇畢業於復旦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學士、碩士學位,此後就讀於卡耐基梅隆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陸奇博士除了在學術界發表過一系列高質量的研究論文,還持有40多項美國專利。1998年,陸奇加入雅虎公司,2007年晉陞為雅虎執行副總裁。2008年8月,陸奇離開雅虎,並於次年1月正式加盟微軟任網路服務集團總裁,2013年出任微軟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在微軟期間,他領導了包括Microsoft Office、Office365、SharePoint、Exchange、Yammer、Lync、Skype、Bing搜索、Bing應用、MSN及廣告平台在內的多項業務,是大陸華人在全球科技公司總部所任職位的最高級別。

當然,陸奇的到來,帶來了百度的「失血」。

3月,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離職。

4月,高級副總裁王勁離職,同樣脫胎於百度研究院的L4自動駕駛事業部被收編,成為COO陸奇手下五大業務體系中智能駕駛事業群租(IDG)的一個組成部分,由陸奇直接負責。

4月20日,百度IDG正式推出阿波羅計劃,向合作夥伴開放百度無人駕駛軟體平台,幫助整機廠結合車輛和硬體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

5月31日,陸奇奔赴德國,出席了百度與歐洲最大的汽車供應商大陸集團的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通過彼此在汽車零部件和互聯網技術上的競爭優勢,形成有效的技術聯盟。一天後,百度又和全球第一大汽車供應商博世集團達成合作,合作內容不出意料是「共同為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智能車聯網提供全面、系統、可靠的解決方案。」

6月,陸奇帶領的百度IDG智能駕駛事業群,又與德賽西威、聯合汽車電子、航盛電子、博泰電子等4家Tire 1供應商達成合作。

7月,在百度 AI 開發者大會上,陸奇喊出了百度 All in AI 的口號。

11月29日,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跟雷軍站在了一起,宣布百度AI+小米IoT將在未來「強強聯手、互補合作」。

吳恩達

3月22日,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宣布自己離職百度,即將開啟人工智慧領域新篇章。

吳恩達是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國際上最權威的學者之一。此前曾作為斯坦福計算機系的副教授,師從機器學習的大師級人物 Michael I. Jordan。據說他的課程火爆異常,曾有超過800名學生選修。

2011年,吳恩達創建了谷歌的深度學習團隊,領導傳說中的「谷歌大腦」項目,也就是著名的「讓貓識照片」。

2014年,在當時的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常務副院長余凱推動下,吳恩達於2014年5月加入百度,擔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學家,負責百度研究院的領導工作,尤其是Baidu Brain計劃。

實際上早在百度研究院成立之前,他們已經在美國矽谷設立了IDL 實驗室。當時研發中心的總經理是鄭子斌,他主要工作是在當地招募技術人才,而在吳恩達加入之前,整個百度美研才 43 個人。

吳恩達是百度曾經的二號人物,中國科技界最重要的外援。作為AI界的旗幟人物他對於頂尖人才有很強的號召力,Adam Coates、景鯤、李平、徐偉、以及朱凱華等AI大牛都被吸引到百度。同時,百度在深度學習、NLP、語音、自動駕駛技術等AI核心技術領域也取得多個裡程碑進展,這些技術被應用到百度業務尤其是內容分發、自動駕駛以及移動搜索上。百度還推出了包括小度機器人、度秘等在內的AI應用,從研發體系到底層技術再到業務應用,過去三年是百度AI戰略從雛形到成型的三年,吳恩達功不可沒。

「作為百度人工智慧戰略的首席架構師,我很自豪能夠引領公司在人工智慧方面飛速發展和崛起。」公開信中,吳恩達稱,百度人工智慧團隊已經增長到近1300人,其中包括300名百度研究院成員。正是因為此,吳恩達的離開對於百度而言,堪稱一大損失。

下面來說說另外幾大AI勢力的傳奇人物。

英偉達黃仁勛

作為英偉達的掌門人,黃仁勛有著「兩彈元勛」與「AI 教父」的稱呼,併當選2017年財富雜誌年度商業人士。

按照慣例,CES正式開幕前夜的專場演講都被「非官方」地認為是整個展會的「開幕致辭」,一般會由英特爾、微軟等巨頭公司佔據。而今年的主講嘉賓變成黃仁勛。

是的,黃仁勛成為了本屆1月舉辦的CES的焦點人物。在會上,英偉達的聚焦點在「自動駕駛」領域黃仁勛表示英偉達對目前的AI Auto-Pilot(人工智慧自動駕駛)並不滿足,並對AI Co-Pilot(人工智慧協同駕駛)進行了更多介,並亮出了全新的AI汽車超級電腦XAVIER。

4月,谷歌發布了關於TPU細節的論文,稱「TPU 處理速度比當前 GPU 和 CPU 要快 15 到 30 倍」。黃仁勛親自撰文懟上TPU回應了這一「比較」,文章第一段就以谷歌 TPU 開頭,炮擊意圖十分明顯,隨後更是扔出了 Tesla P40 GPU與TPU 的性能對比圖,P40速度比TPU快2倍,帶寬是其10倍。

5月,黃仁勛在2017年GPU技術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在這場歷時兩個多小時的演講中,充滿激情的發布計算加速、Volta架構與Tensor核心、TensorRT、搭載 Tesla V100的DGX與HGX、Nvidia GPU Cloud雲平台、Xavier系統晶元及加深度學習速器開源、豐田汽車正式搭載Nvidia Drive PX以及ISAAC機器人模擬系統等產品。

9月,英偉達2017 GTC China在北京舉行,展示了英偉達AI、VR、深度學習等眾多新技術,推出新版TensorRT 3深度學習應用平台,推出世界第一款機器人晶元XAVIER,宣布阿里、百度、騰訊「三朵雲」數據中心都開始使用Tesla V100新款GPU,與海康威視合作打造AI城市,宣布與京東在倉儲機器人與送貨無人機方面的合作等。可謂,黃仁勛2小時演講拿下國內10大科技巨頭。

谷歌李飛飛

李飛飛是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和該校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因主導創立的 ImageNet 項目而在機器學習學界知名,加入了Google雲計算部門(以下簡稱 Google Cloud)擔任首席科學家,在該部門旗下領導一個新成立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 (AI/ML)研究團隊。

美國時間3月8日,李飛飛第一次以Google員工的身份出現在Cloud Next 17上,並喊出了讓人工智慧「人盡可用」 (Democratizing AI)的口號。她在台上反覆表示:「Google is democratizing AI, Cloud is the vehicle to deliver」。

12月3日,李飛飛宣布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Google AI中國中心正式成立。她將重返祖國工作,籌建並執掌Google AI中國團隊。

寒武紀陳氏兄弟

今年,關於寒武紀的報道多了起來,關於寒武紀背後人物的報道也多了起來。

寒武紀系列晶元由陳雲霽和他同為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的弟弟陳天石帶領團隊研發的。陳雲霽14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4歲在中科院計算所取得計算機博士學位,29歲就晉陞為研究員。

11月6日, 寒武紀在北京舉辦了成立以來的首場發布會「智能時代的引領者」,發布旗下新一代智能處理器 IP 產品,並闡述公司未來晶元產品研發路線圖,包括華為海思、阿里巴巴集團、聯想集團、科大訊飛、中科曙光、ARM、曠視科技、地平線等重磅合作夥伴都參加了發布會。

12月7日,2017年中關村論壇召開,發布了「中關村創新創業青年英豪榜單」,13位青年創業者獲此榮譽,中科寒武紀創始人兼總裁陳天石上榜,一同上榜的還有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張一鳴、摩拜創始人兼總裁胡瑋煒、滴滴董事長兼CEO程維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與非網 的精彩文章:

CES 2018大佬發言,陸奇演講信息最大?

TAG:與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