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面對高度重合市場,消費金融公司如何進行差異化競爭?

面對高度重合市場,消費金融公司如何進行差異化競爭?

面對高度重合市場,消費金融公司如何進行差異化競爭?

雷鋒網報道,近日,第三屆中國消費金融高層論壇在清華大學召開,監管代表、消費金融公司、高校學者齊聚探討了消費金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強化風險管理,推動差異化競爭。

消費金融在我國經濟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市場發展迅猛,越來越多不同背景的公司進入該行業。在加速行業繁榮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出現了競爭,尤其隨著服務領域和消費場景的進一步細分。大會指出,消費金融公司下一步的發展重點將是,如何在高度重合和交叉的服務領域、消費場景中突出獨有、新穎和完善的服務模式。

據雷鋒網了解,在大會圓桌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室副主任王剛、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業務一部主任沈一飛、捷信消費金融公司CEO OndrejFrydrych、中銀消費CFO周鈞明皆暢所欲言。清華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研究員馮興科擔任主持人。

下為論壇發言,雷鋒網作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差異化競爭策略及影響

馮興科:本場圓桌討論就圍繞「特色經營,差異競爭」展開,為中國消費金融發展指路。首先,有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室的副主任王剛老師,有一個問題提給您,在當前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的背景下,發展特色經營模式,進行差異化競爭,您認為對消費金融市場會有什麼影響?

王剛:關於差異化經營這塊談幾點問題。 差異化經營很重要,因為我在發展中心金融所主要研究銀行,銀行過去是同質化發展、同質化競爭,最近幾年又是同質化轉型,實際上是大家可以借鑒的一個不太成功的案例。怎麼樣去做差異化的發展?我個人感覺有三點可以提。

第一點要聚焦於細分市場,在細分市場去鍛造自己的比較優勢。比如我認為有兩個市場大家下一步可以考慮,一個是農村消費金融市場。和城市相比,它的發展並不均衡,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未來徵信技術的完善,這可能會是下一步市場的藍海。

第二點核心問題是風控,風控是所有金融機構的生命線,只有真正把風險控制做好,才能實現剛才我提到的這種適度風險、適度收益,風險關鍵是有度。作為經營風險的企業,關鍵就是要把風險管控住。 第三點就是和金融科技的擁抱和結合。

馮興科:未來消費金融行業會形成什麼樣的格局?是根據不同的特色多級化格局,還是說像現在有幾種不同的類型,不同的巨頭,各自佔了某個領域?會有一些消費金融公司將來被市場淘汰出局嗎?

王剛:我覺得這還是大浪淘沙的一個初期階段,現在對市場格局這樣跨度比較長的預測,恐怕還不是很成熟。因為下一步的核心問題需要逐步理清,比如說這種擁有相對統一的監管標準。因為現在差異化監管之下,事實上還是會存在監管套利空間。如果能夠把市場主體的各個方面,無論是監管還是准入總體實現公平,在這個層面上再去展望下一步市場發展的格局,恐怕是更合理的一個前提。我個人感覺,可能現階段還不是非常的清晰。

馮興科:有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業務一部沈一飛主任。您認為在特色經營、差異競爭主體下,未來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趨勢是會怎麼樣的?作為協會來說有什麼好的建議?

沈一飛:我是互聯網金融協會業務一部主任沈一飛,我們協會是2016年正式在上海掛牌,是一行三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成立的,聯合組建的協會。其實消費金融也是我們協會這塊自律的工作方向。

互聯網從事消費金融工作領域的主體也很多,我們知道消費金融它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是一個行為模式。從這點上來看,整個消費金融主體有幾個特點。

首先是主體具有較大的差異化,包括傳統的銀行,比如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和小額消費信貸業務;消費金融公司,大多數都是從銀行體系中脫穎而出的,當然也有一些是從其他方面生長出來的,比如電商平台;以及一些新興業態,比如網貸、互聯網小貸。這些業態也都利用自己的優勢開展差異化競爭。從我們協會看來,就目前整個的消費金融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差異化競爭的市場。

一方面差異化也是在經營模式上,特別是互聯網經營領域上,它的差異化尤其明顯,互聯網行業對場景的要求很高,場景和傳統的金融不一樣。傳統金融在社區服務上有一定的精耕細作,但是互聯網上,這個網路入口和另外一個網路入口依託的流量場景不同,本身就是差異化競爭,差異程度還相當的高,所以各個經營模式往往就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從獲客到風控以及後端的處理都有較大的差異性。

從協會來說,我覺得這種差異性是會長期存在的,因為每一類都有相對的生存價值。擁有差異化競爭能夠更大的覆蓋更多的人群,實現普惠金融。協會的一些舉措如下:

第一,剛才也都提到了徵信。近期由協會和八家徵信公司聯合組建的「百行徵信公司」已經公示,正在公示申請牌照,我相信後續對整個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會起到一個基礎性的作用,能夠幫助這個行業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續的發展。

第二,目前來說,因為有一些消費金融機構有一些走偏,主要是超高息費和暴力催收。針對此,我們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準備制定催收相關自律條文,目前還在內部論證中,預計不久將向會員單位廣泛徵求意見。

第三,透明度是互聯網的原則,也是市場的原則。目前很多消費金融的產品透明度並沒那麼高,所以協會也推出了相關的標準,標準會滾動修訂,以此推動行業,特別是在線消費金融更加的公開、透明、規範在信息披露環節,讓大家消費者更加清楚明白。

馮興科:下位嘉賓有請中銀消費CFO周總,來談談中銀的有關情況。

周鈞明:中銀消費是第一批持牌的金融消費公司,到今天已經是8年了。今天的主題是談談消費金融公司的規範與創新,也談談各個公司怎麼做特色。特色是怎麼形成?我覺得特色的形成更多的是與股東的資源、股東的基因相關的,因為它的資源不同特色也許就不同,基因不同走的道路也不同。

但是不管怎麼樣的不同,我覺得有一個,消費金融的本源是不能忘的。回顧一下我們走的道路,我覺得可以用這樣幾個層面來總結,第一個堅持的是三個導向。 第一個導向是合規的導向。合規的導向就是要符合國家的政策,也要符合監管的要求。 第二個導向是客戶的導向。因為客戶的導向是我們的需求點,應當說客戶是我們的上帝,第三個導向是消費的導向。因為我們立足於在消費的市場。

從這三個導向來看,我覺得中銀消費走的道路也可以從兩個特點來研究,我們走的相對來說是輕資產和輕成本的道路。

為什麼是輕資本?因為消費金融公司本身就不大,不可能我去買一棟樓,按照銀監會報表裡邊買一棟樓是算風險成本的,不可能走這樣的道路。第二個是輕成本的道路,任何企業的發展追求效益是它的天職,如果來說追求效益的話,成本的控制就是永遠的課題。

體現在業務方面有幾個堅持,第一是貸款的金額越少越好。如果研究一下數據,貸款的發放歷年都在下降。第二是堅持場景越細越好,所以我們也細分到了包括教育、婚慶、裝修等領域。第三適用場景越細越好,也採取一些措施讓用戶來提供資金用的方面。 目前,我們在全國已經有27個地區建立相應的機構,但是從管理上是堅持扁平化的管理,以減少中間的層次,以減少相應管理的成本。我覺得是這幾年所走過的道路業務特色。

馮興科:下一個問題提給捷信消費金融公司的CEO Ondrej Frydrych先生。總體來講,差異化競爭其實無非集中在兩個層面,業務和管理。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尤其在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的前景還非常廣闊,變數非常多。現階段的消費金融公司的優勢並不一定是它長久的優勢。現階段的特色或許在以後或許在不久之後淪為平庸。前面說了不同消費金融公司的優勢和現階段的特色,您認為下一段各個消費金融公司應該如何發展才能形成大家互相既有競爭、又也合作的一個良好局面?

Ondrej Frydrych:關於消費金融的發展方面,我認為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普惠性,也就是說能夠讓金融產品和服務彙集到每一位大眾,在不同的消費場景當中都能夠適用。

第二點,我們的定價必須要足夠接地氣,同時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對於定價的合理性,它也是維持市場競爭格局合理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市場和監管者應該共同努力來鞏固信息的透明性,更好監管這些消費金融公司,讓所有的監管者、讓所有的公司都能夠在市場上發揮起他們的作用。

如果說我們能夠考慮到,消費場景普惠性以及風險管理和合理定價的話,我們就能夠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來發展。

現金貸、ABS政策的影響

馮興科:從協會的角度出發,如何看待去年以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現金貸的政策和ABS的政策,您怎麼樣看待這樣的一系列的政策?

沈一飛:首先,我們知道中國互聯網協會是全國性的行業自律組織,自律組織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也是按照指導意見要求制定相應的規則和標準,另外一方面代表行業和監管機構積極的互動,然後做好橋樑紐帶作用。

大家也知道為什麼最近監管的加碼,宏觀審慎層面、微觀審慎層面都有亂象,所以才出台了這些政策。但是這些政策有一定的糾偏。

比如剛才說的資產證券化這塊,國家市場確實是有一些不足之處,我們知道很多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的時候,相當是把我們的風險轉移給購買證券化產品的公眾,事實上公眾對這個了解並不多,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是資產證券化產品有兜底的協議,事實的風險並沒有出表,風險還是很突出的。在這個情況下有必要重新研究這一塊的工作。我們也會積極和監管部門溝通,反映行業的呼聲,怎樣把消費金融資金盤活,在可控風險的情況下實現資金流轉。

馮興科:在當前ABS背景下,消費金融公司今後的融資渠道會有什麼創新?能有什麼創新?怎麼創新?

周鈞明:從消費金融管理的試點辦法來說有幾個融資渠道:

第一,向金融機構借款,這是大家都在做的。

第二,發行金融債。我們也做了發行金融債,但是從金融債裡邊還有幾項是需要政策去突破的,那就是資本債。

第三,金融機構的借款過程中也有一些方式可以做,去年探索做了一些銀團的貸款,而且也做了資產和負債的匹配度完善和改善,做了一些中長期的借款。

馮興科:我有個問題,再追問一下沈主任。這一兩年來千軍萬馬的P2P公司都在尋求轉正,靠向消費金融公司。一些資質好的P2P公司是否有可能成為正規軍?

沈一飛:首先,我們知道P2P的屬性是信息中介,我們叫個體網路借貸信息中介從業機構。所以它屬性和消費金融公司還有一個本質性不同,目前銀監會審批的消費金融公司本質還是信用中介。目前來說,整個也是隨著監管部門今年「1+3」政策的已經出台完畢,網路借貸道路已經清晰。

我們知道上個月銀監會相關的P2P整治辦也出台了最後備案的指引性文件,各地政府正在積極的推進備案工作。這就相當於是納入監管的,也是說明我們已經走到陽光化的途徑了。P2P公司有一陣確實是,怎麼說?確實是泥沙俱下。隨著它走向陽光化,我們相信這個行業也是會有一個長足的發展。

主持人:謝謝沈主任的點評。下面有請中心創始研究員王紅領教授就此次論壇做主題發言。

王紅領:三年前,我們討論的是怎麼成為一個負責任的消費信貸商,其實就是在討論規範的問題。規範它就是監管,就是制定規則來管理。

從管理層的角度,怎麼防止消費信貸商對客戶的欺詐;從消費信貸商的角度,怎麼防止顧客對消費信貸商的欺詐,這都是屬於微觀方面的風險。這個可以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大數概率可以排除、可以化解。但是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一旦出現,那是不可能通過大數概率去化解的。

什麼情況下會出現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從經濟學的角度講,我認為就是這種風險的外溢。剛才我們討論企業融資問題,比如說從哪兒融資,通過ABS,還是通過股東籌資。有一點,風險不能外溢,不能把你自己的經營風險強加給社會,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所以,掌握了這個原則,我們在這個原則底下討論創新是有意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彭博社:即使比特幣再跌50%,挖礦依然有利可圖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