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部影片,將把所有奧斯卡熱門重新洗牌

這部影片,將把所有奧斯卡熱門重新洗牌

(親,這篇文章今天重新發布,不解釋)

昨天,第75屆金球獎塵埃落定。

有一部電影毫不費力就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劇本

六提四中。

在豆瓣獲獎情況那一欄,它的提名與獲獎密密麻麻整整兩個屏幕那麼長。

可是在這之前,知道這部影片的人少之又少。

三哥斷言,奧斯卡必定要為它留至少兩個席位,

不然根本對不起電影中這群戲精的表演——

三塊廣告牌

豆瓣8.7,IMBD評分8.4,爛番茄新鮮度93%。

炸裂的不僅僅是口碑。

無數觀眾和影評人,給它沒完沒了打起了越洋電話。

影片始於一則兇殺案。

一位少女被先奸後殺,屍體被銷毀。因為沒有 DNA ,沒有目擊證人,甚至連嫌疑人都沒有。

所以在事件發生後 7 個月之久,警察仍然毫無頭緒,這件事情就這樣被埋在檔案櫃里,女孩的死漸漸被人遺忘。

就在兇案將要成為無頭案時,女孩的母親米爾德里德(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飾)決定,以自己的方式為女兒伸冤。

她每天回家的必經之路上,豎立著三塊廢棄的廣告牌,雖然不顯眼,但足夠醒目。

GIF

於是決定用這三塊廣告牌做文章——一打租金,一片紅漆,上面幾個顯眼的黑色大字。

被強姦致死。

還沒有抓到疑犯?

威洛比警長到底在搞什麼鬼?

三塊廣告牌立起來,小鎮瞬間掀起腥風血雨。

新聞大肆報道,小鎮居民分成兩派,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GIF

問題在於,米爾德里德控訴的這位威洛比警長(伍迪·哈里森 飾),並不是不作為的警察,反而受人愛戴,愛崗敬業。

而且眾所周知,他已經身患胰腺癌晚期,是個將死之人。

母親不吃那套,你死跟我有什麼關係?

她與小鎮警察的衝突愈演愈烈,不想發生意外,威洛比警長自殺了。

雖然這和米爾德里德關係不大,但所有人都認為是她逼死了這個好警察。

於是,事情逐漸失去了控制,警察迪克遜(山姆·洛克威爾 飾)怒髮衝冠,衝進廣告公司,把員工萊德從二樓扔下,廣告牌被燒,警察局被炸……

顯然,這並不是一部政治正確的電影,

以愛爾蘭式的民俗雅韻與黑色幽默融合風格見長的導演馬丁·麥克唐納,更不像一個能拍出某種政治正確電影的人。

參考之前的作品《殺手沒有假期》以及《七個神經病》。

正當所有人都覺得,這部《三個廣告牌》又是某種黑色幽默喜劇的時候,麥克康納又狠狠打臉——

馬丁老爺子的打臉和不按套路出牌的套路,正是《三個廣告牌》最大的好看之處。

一開始的人設,就不按套路。

母親的扮演者,「科恩兄弟」中哥哥喬爾·科恩的妻子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二十年前,憑一部《冰血暴》,她拿下奧斯卡影后

兩年前,憑藉僅有四集的美劇《奧麗芙·基特里奇》,她又拿下艾美獎視後

今年,很明顯,《三塊廣告牌》中她的表演,再次沖著奧斯卡去的。

母親米爾德里德,中年離異,帶著一雙兒女苦心經營生活,不想女兒遭受厄運,自己還要堅持著撫養兒子成人,並為女兒的命案奔走。

怎麼看怎麼像美國版的秋菊。

怎麼想都應該是個飽經風霜後帶著一絲堅韌,溫柔里透漏著賢惠的母親。

可是你完全錯了。

看這出場表情——

這比男人還屌的樣子——

她不是一個慈母版柔弱的女性,反而是個張口閉口「F**k」「Sh**t」,見人就懟,招人就罵的悍婦。

性格乖張暴戾,為人衝動倔強,在小鎮豎敵無數。

承包完廣告牌,面對媒體,她說話露骨又直接——

我們的警察太忙了,忙著殘害黑人,騰不出時間打擊犯罪…

我認為,這些廣告牌能提醒他們集中精力,去干點有用的事。

廣告牌事件發生後,警長苦口婆心告訴他案子沒有處理的原因——

我們在盡心儘力的查案,但找不到匹配的DNA,

當晚又沒有目擊者,警方陷入了困境…

你的那些廣告牌,對我們很不公平!

而且,我得了癌症,我快死了,能不能給我留個好名聲?

沒想到她呵呵一笑——

反正人都會死,你的癌症算個p啊!

在米爾德里德身上,對司法部門的憤怒,進而變成了遷怒於其他人的犯罪行為,這種犯罪行為,在她本身看來居然是合理合法的。

去看牙醫被諷刺,她直接用鑽頭鑽碎牙醫大拇指蓋。

GIF

送兒子去學校被扔瓶子,就踢爆小盆友的蛋蛋。

GIF

廣告牌莫名被燒,那她就燒了整個警察局。

GIF

對公正近乎偏執的追逐,讓她也開始墮落到犯罪邊緣。

可另一面,導演又用另一波神操作,中和影片中的乖戾。

是的,警長威洛比

雙腿翹上辦公桌的開場動作,不停的質問以及懸而未決的殺人案,讓我們覺得,這位警長實在不是個什麼好東西。

但恰恰相反,米爾德里德越強悍,警長威洛比反而越溫柔,越貼心,越沉靜

在癌症說辭被懟後,威洛比只是無奈的搖了搖頭,然後離去。

廣告牌事件使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案子,將卷宗拿出來一遍遍翻看。

為了牙醫的事情,米爾被帶到警局問話,並支走了態度不好的警察迪克遜。

威洛比突然病重,血從嘴裡噴了出來,但他第一反應竟然是給米爾道歉。

即便是被送往醫院,還要為他人著想,叮囑同事放走米爾德里德。

電影中,本該像米爾德里德那種性格的警長,卻一反常態淡定從容,到處中和這位失意母親的兇悍。

對家人,更是溫潤如水。

擔心家人以後看到自己被癌症折磨傷心難過,威洛比在臨死前,帶著自己的女兒和妻子,去湖邊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

然後淡定的獨自去馬廄,舉槍,自殺

GIF

再看劇情,就更加不按套路了。

當米爾德里德義正言辭得站在媒體前,揭露司法制度的黑暗,抨擊警務人員的不作為時,我們都以為這將是一部韓國式的抗暴的悲情電影。

可畫風一轉,普通人開始慢慢黑化。

畫風又一轉,警察迪克遜將普通市民打了個半殘,並從二樓窗戶扔了下去。

當矛盾對立激化,母親扛著炸藥包憤怒得炸掉了警察局,並在「小惡魔」的幫助下逃脫司法懲罰的時候,我們再一次以為,這或許是一部披著黑色幽默外衣的「唯美愛情片」。

可畫風卻再轉,轉眼間兩人在酒吧的約會就鬧掰。

當威洛比死去,留下一封封教育眾人,要用「愛」去包容,去化解憤怒,去消解怨恨的時候,我們終於明白,這其實是一部「以犯罪為引子勵志片」。

這種「不按套路的套路」,其實是導演的障眼法。

我們觀影過程中,坐過山車一般,體驗過了無數形式的電影風格和特點,到最後——

這部《三個廣告牌》到底是一部什麼電影?

我不知道,導演知道嗎。

整部電影里充滿了意外和變化,恰巧,生活也是。

行兇後被開除的迪克遜,因為威洛比的一封信,前去警局查看,正巧撞上米媽扔炸藥包。

良心發現,保護卷宗以至於被燒傷。

結果,被送去病房中同住的,恰好是自己行兇打殘的廣告公司職員。

看著又悔恨又自責同時有點尷尬的眼神,表演真是絕了。

就在炸完警察局,米爾德里德正巧碰到了附近閑逛並且對自己「有點意思」的「小惡魔」,因此躲過一次牢獄之災。

好不容易一起吃頓飯,又碰到了家暴自己的前夫和他的十九歲女友,飯局變得極為尷尬。

每一個人都擁有猜不透的一面,恰巧,人性也是。

每個角色外表下,都有我們看不到的脆弱和柔軟。

悍婦米爾德里德,在廣告牌下遇到一隻鹿的時候,竟然用起了對自己兒子女兒都不會用的稱呼:baby

潛意識裡,她其實把鹿當做了女兒的某種化身。

雖然言語中極力反對這一點,但她說的話還是出賣了她。

甚至,這個鏡頭,是整部電影中米媽唯一一次的微笑。

所以,有影評人說,她憑藉僅有的一次微笑,就預訂了今年的奧斯卡

GIF

動不動就動手打人,欺負同性戀的警察迪克遜,在得知威洛比的死訊後,竟然也抱著同事的腦袋,哭的像個孩子。

燒傷住院後,廣告公司的被打小哥知道了迪克遜的身份,卻大吼到——

別**的哭了

眼淚里的鹽分會把你的傷口惡化

他們每個人,讓我們愛不起來,卻又恨不下去。

《三塊廣告牌》用它的冷酷,展示了每個人生存的堅韌狀態,同時又適時用它的柔軟,拔出你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怯懦,還有,善良和愛。

最後,不得不說的,還有暴力

導演麥克康納說:

暴力具有一種奇異的功效,它能使我筆下的人物重新面對現實。

最幽默的是,似乎是內核的一句話,導演卻讓米媽前夫十九歲的女友說了出來——

憤怒只會招致更大的憤怒

暴力依託於不適時的行為,伴隨著不恰當的性格,發揮著不可逆轉的功效。

而且,它上癮。

米爾德里德女兒死的當日,她和女兒大吵一架,女兒生氣得詛咒自己會被強姦——

她卻隨聲附和——

結果一語成讖,她把愧疚遷怒於找不到兇手的警察。

直到警長身死,警員被燒傷,廣告小哥被打,她才明白,暴力解決不了問題,只會激化矛盾。

《三個廣告牌》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既揭露了暴力的來源,又解釋了暴力的合理,

甚至最後,還給出了解決方法。

譬如燙傷的警察,譬如死去警長的信件。

最後,米媽和迪克遜,拿上傢伙開著車,追尋那個本就不是犯人的犯人。

一個開放性的結尾,彰顯了導演電影最硬的內核——也許不會再有人,因為這個案子,因為它引起的暴力而受傷。

對於生活,對於人性,對於暴力。

《三塊廣告牌》不粉飾,不做作,不虛構。

甚至,它也承認,它本身就是這些的一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爛番茄 的精彩文章:

黃曉明的演技這次是真爭氣,沒給這個8.3分的劇拖後腿

TAG:電影爛番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