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躺在醫院過道的老人,居然是皇族後裔,更是中國的國寶?!可剛剛令人痛心的事情發生後,卻幾乎舉國無聲!

這個躺在醫院過道的老人,居然是皇族後裔,更是中國的國寶?!可剛剛令人痛心的事情發生後,卻幾乎舉國無聲!

原標題:這個躺在醫院過道的老人,居然是皇族後裔,更是中國的國寶?!可剛剛令人痛心的事情發生後,卻幾乎舉國無聲!


文章來源於:德國優才計劃/轉載授權請與原作者聯繫



他是乾隆皇后的後裔,


可他卻窮困潦倒至極,

生病只住在醫院過道。


更沒想到是,如此落魄不堪的他,


竟然是真正的中國「國寶」,


因為他,


解開了中國長達700年的國寶謎團!


而剛剛新年裡,


關於他更為心痛的事情發生了,


卻是無人知曉,舉國無聲!


今天,我們必須說說他。


他,就是葉喆民


1924年他出生於北京,


爺爺葉赫那拉·鍾群,


屬八旗中的鑲黃旗,


是乾隆皇后的後裔。


父親葉麟趾,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也是中國陶瓷研究界的泰斗級人物,


不僅「首先發現了定窯」,


還編著了《古今中外陶瓷彙編》,

這篇巨著讓日本著名學者都驚呼:


「如晴天霹靂般震驚」!



定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窯系之一


當時葉氏家族在中國已是,


聲名顯赫的陶瓷世家。


而他雖是貴族後人,


卻沒有沾染紈絝子弟的惡習,


自幼勤奮刻苦,熱愛讀書,


小時候父親就教他學陶瓷,

他的叔父、弟弟、妹妹,


也都繼承遺志學陶瓷,


可偏偏,他那時的志趣卻是書畫。



葉麟趾全家福


少年時期,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大,


師從康有為的弟子,


民國時期北京「四大書家」之一的羅復堪,


1943年,從北大文學院畢業後,


又先後隨溥心畲和徐悲鴻,

這兩位響噹噹的大師學習。


因此,他在碑帖、書法史、


古詩詞等方面都造詣極深。


並曾發表《中國書法通論》、


《中國書法史論》等多部著作。


葉喆民書法作品欣賞: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兜兜轉轉數年後,


書法又成了他的業餘,


陶瓷再次成了他的主業。


1945年,年僅21歲的他,


擔任清華大學院長秘書。


1952年,清華院系做調整,


他被調到農業大學做圖書管理工作,


一做就是13年。


這期間,他又重新拾起了,

兒時接觸的陶瓷,還參考外國書籍,


寫成了《中國古陶瓷科學檢測》一書。


這本書出版後,


故宮慧眼識珠的發現了他的才華,


他被調到故宮博物院陶瓷組,


從此,開啟了一段陶瓷「奇緣」



他在故宮博物院工作了17年,


得到世界著名陶瓷專家陳萬里、


著名古陶瓷鑒定專家孫瀛洲,

等名師的親自指導。


並和文博大家們一同,


走遍全國各地名窯進行探訪、考察。


之後的文革,他也沒能倖免,


可即使環境再艱苦,


他也樂觀豁達地從容面對,


下湖養鴨期間仍筆耕不綴,


……


熬過艱難歲月,迎來安穩日子後,


他進入了中央工藝美院,

擔任起中國陶瓷史和中國書法史的教師。


當時誰都沒有料想到,


就是他這樣一位老師,


竟然解開了,


國國寶百年的謎團!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工業美術系80級同學與葉喆民先生合影


而這一切都要從汝窯說起,


汝窯是什麼?


它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青瓷之首,汝窯為魁」的美稱,


從宋代起,


歷代讚美汝瓷的文獻就舉不勝舉。


陸遊就曾寫道:


「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


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


明代畫家徐渭,


在其《墨芍藥》畫中題詩:


「花是楊州種,瓶是汝州窯,


注以江東水,春風鎖二喬」。


可見汝窯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汝窯影青釉花口盤


然而汝瓷燒制要求嚴格,


產量有限,傳世甚少,


即使到今天,


全世界也就僅存67件半,


可以說件件都是傳世國寶,


一小片就足以讓人享盡榮華富貴。


而早在2006年,


就曾有一件宋代汝窯瓷瓶,


以天價1.6億成交。


一隻汝窯洗在香港短短20分鐘,


就拍出了近3億的天價,


讓人不得不驚呼:


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件!



汝窯傳世品稀有難得,


其遺址和燒造技術也是個難解的謎團。


尋找汝窯遺址和燒造技術,


也就成了所有古陶瓷研究者,


和考古工作者的一大夙願。


早在20世紀30年代,


我國古陶研究界的泰斗們,


就開始尋找汝窯,


可幾十年都沒能找到。


而同樣研究陶瓷的他,


也曾四次尋找汝窯窯址。



早在故宮博物館工作時期,


他就對汝窯極感興趣。


60年代,跑到河南考察了一次,


1977年,他又對河南寶豐考察,


這次偶然在寶豐清涼寺河溝中,


發現一片瓷片,經檢驗,


該瓷片與故宮博物院所藏汝窯成分相同。


他認為這裡出現瓷片絕對不簡單,


可和他同去的組長馮先銘認為,


這是偶然有人扔那裡,不足為怪,


結果這個重要發現沒能得到重視。



再後來他經過更進一步研究,


越來越堅信自己的判斷。


1985年,


他在河南鄭州中國古陶瓷年會上,


首次指出寶豐清涼寺,


未必不是尋覓,


汝窯窯址的一條重要線索!


此觀點一出,就引起巨大轟動。



順著這一觀點,有關單位,


對河南寶豐清涼寺遺址進行試挖掘,


很快,有了重大發現!



考古工作者們在200平方米的,


試掘範圍內,出土了大批窯具、


瓷片和各類較完整瓷器300餘件,


其中發現典型御用汝瓷10餘件,


首次證實了北宋汝窯窯址的發現!


當時窯址出土瓷片及窯具,


堆積在附近的河溝兩岸,


高約3米,斷斷續續,


長約300至500米,場面極為壯觀。



他成了指明汝窯窯址的第一人。


因為他,這個讓世人,


魂牽夢縈了七百年的汝窯窯址,


終於完完整整展現在世界面前。


文獻中未見的燒造技術問題,


也逐漸得到破解,


汝窯的仿製慢慢變成可能。


截止2016年,清涼寺汝窯遺址,


共進行了十四次考古發掘,


並出土大量汝窯瓷器標本,


許多器型都是傳世汝瓷中前所未見的!



汝窯粉青蓮花式溫碗


也是他,


剖開了國寶的氣泡懸案,


讓人們能夠識別汝瓷真品獲得至寶。


一開始,人們對,


什麼才是汝瓷真品眾說紛紜,


而觀察汝瓷氣泡,


即使用很多高倍放大鏡看,


就算是真品,釉中氣泡也混淆一片。


而他發現汝窯有一個特徵,


就是用10倍放大鏡觀察即可看到,


釉中氣泡稀疏,


有如晨星一般寥寥無幾。


從此,「寥若晨星」,


成了現在鑒定工作中的主要依據。


因為他,那些想渾水摸魚,


用小手段大發橫財的人,


都不得不斷了念頭。



他一生著作頗豐,曾一人撰寫了,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


全部「中國古陶瓷」條目,


還寫了《中國陶瓷史綱要》、


《尋瓷訪古漫記》等十餘部專著。


而他的《中國陶瓷史》, 更是繼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之後,


唯一一部日本自覺全文翻譯,


在日本去廣泛發行的中文著作。


有人曾評價說:


書中所選陶瓷圖片的精緻和審美,


是所有有關中國陶瓷史中層次最高的。



到了晚年,已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他,卻始終不肯閑著,努力為祖國培育更多人才。


他在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


國內外高等學府、


全國各地文物博物館開設講壇,


常常借引詩句: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來教導學生們認真對待學問。


他是真正的桃李滿天下, 為中國文博界、陶瓷界以及美術界, 都培育了大批優秀的人才。



2008年10月,中國美術家協會授予葉喆民教授「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獎


到了80歲高齡,


他還不服老,又主編了《中國磁州窯》,


該書榮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他還不顧年邁的身體,


為美術院校研究生,學者們舉辦專題講座。



他,一個人,


為國寶汝瓷找到了家;


一個人,


解開了長達700年的歷史謎團;


一個人,


解開了國寶汝瓷的「氣泡懸案」;


一個人,


讓日本自覺全文翻譯 把中國人的著作在日廣泛發行;


一個人,


為祖國培養了無數的人才,


......


可就是這樣一位國寶級老人,


他的晚年,卻令人不勝唏噓!



他找到的汝瓷是當世無價之寶,


按現在的古玩行情,以他的造詣,


任一小件,都足夠他榮華富貴,


隨隨便便,只要靈活一點點,


都能使他名車豪宅,萬人追捧。


可他,並沒有!


而是一生清廉,專註學術,


根本就沒有關心過自己的積蓄。


他在北京的家,


簡直簡陋到不能再簡陋,


有一扇門,每開一次,都需要,


用摺疊多層的塑料袋才能把門掖上。


2017年11月,


93歲的他不小心摔傷住院。


一位學生去醫院看望他,


結果看到的是:


老人蜷縮在醫院樓道里!


近一周時間沒人問、沒人管,


葉老一生沒有存活的兒女,


夫人又早他數月在另一醫院住院。



學生忍不住哭著說:


悲涼到了極致!


這位蜚聲中外的古陶瓷研究學者,


在北京醫院的走道上,


蜷縮無助的聽天由命,


如同冬季的枯葉一般!


這樣的醫療待遇與他的學術地位、


學術影響怎樣相稱?!




之後在學生的呼籲下,得好心人幫助,


老人才得以轉入病房,


緊接著,他的病越來越嚴重


……


2018年1月2日,新年的第二天,


人們或歡聲笑語沉浸在跨年的喜悅中,


或還在刷屏李小璐和PG one,


各種心疼好男人賈乃亮,


為明星的家事是操碎了心,


……


而這位真正的國寶級大師,


默默地、孤零零地,


如此凄涼地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



他是貴族後代,


可他,傳奇一生亦本色一生,


富貴一生亦清平一生!


以身之微芒,照亮天下,


為中國解開「國寶」之謎,


更為中華大地播撒無數種子!


可他,寧可長居陋室,


也不為己大聲疾呼。


優秀的學者,


總是通過無私的學術奉獻,


去超越基因與生俱來的自私。


這種遭遇正是他清廉一生的寫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生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正是他最國寶的一點。


可這種境遇,應該是,


當下盛世中國對待學者的寫照嗎?!


當下時代價值風向的轉移,


在一切向錢看的社會裡,


讓這些本應載入史冊的學者陷入困境,


甚至可以說命運乖舛也毫不為過。


中國學者的學術尊嚴何在?


這位94歲高齡老人的尊嚴何在?


廖若晨星,千古奇才,


葉老,您受苦了!


今天,我們為您獻上遲來的致敬,


大道至簡,萬古流芳


您,一路走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內參 的精彩文章:

樓市巨變!剛剛傳來大消息,關係每一個人

TAG:財經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