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25課 兩極世界的形成

第25課 兩極世界的形成

GIF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包括:從盟友到對手、美蘇「冷戰」和「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係三部分內容。主要從這三個方面說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局勢的重大變化——以美蘇為首的兩極世界格局的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遏制社會主義蘇聯的政策及蘇聯的對抗措施,雙方以「冷戰」方式進行的激烈爭奪。作為開篇一課,它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兩極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國際關係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轉折點,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到二戰後的雅爾塔體系,形成以美蘇為首的兩極世界,即兩極格局形成。此外又是從兩極格局到多極化趨勢轉變的起點,期間的歷史走向主要是美蘇兩極全球性的對峙和爭奪,其主要形式體現為「冷戰」,當然也有局部地區的「熱戰」。伴隨著兩大主角——美蘇兩國的爭奪和在各自羽翼下的內部力量的消長,加之其他國際力量的發展,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最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從兩極走向多極。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雅爾塔體系的確立;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基本史實,理解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背景及實施步驟;2、掌握歐亞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各國內部的民主改革;華沙條約組織;經互會等史實,歸納二戰後社會主義力量的基本特徵;3、掌握德國的分裂;朝鮮半島的分裂;古巴導彈危機等史實,正確分析「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係。

過程與方法 問題探究對比分析史料研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兩極世界的形成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大國的爭霸是兩極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給世界和平帶來威脅。要維護世界和平,必須反對霸權主義。

三、重點難點: 重點:美蘇「冷戰」對峙的措施及表現;

難點:「冷戰」狀態下的美蘇關係及對國際局勢的影響;

四、學情分析

對於高中一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思維活躍,易於接受新事物,但認知水平相對有限,原有的世界歷史知識相對薄弱,因此,如何設計一個主體的歷史情境,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變生澀為通俗,成為設計的基本出發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學文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學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