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唐寅:桃花庵,種花,種詩,種人生

唐寅:桃花庵,種花,種詩,種人生

唐寅:桃花庵,種花,種詩,種人生

一說起唐伯虎,很多人大腦中首先浮現的是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形象,擅畫畫,有很多妻子,生活富足等……

然而真實的唐伯虎卻與影視作品中區別很大。

唐伯虎的很多作品是畫給他的老師、朋友的,他們中間有居高位者,有平民百姓,也有書畫作家。

這些作品反映出唐伯虎的生活、交往,反映出他的思想、人生感悟等。

他早年作品與晚年作品的風格差別很大,年輕時,他躊躇滿志,作品多用細筆;

晚年時作品則側重描述一生的遭遇,頗有看破人生的意味;

到了臨終時,作品幾乎都在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感慨。

唐寅:桃花庵,種花,種詩,種人生

生在陽間有散場

明朝庚寅年(1470年)間的姑蘇城,誕生了一個男嬰,取名為唐寅,又因屬虎,字伯虎。他就是後來名動天下的「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

唐伯虎自幼天資聰穎,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不光熟讀四書五經,還詩書畫樣樣精通。

聰明也就罷了,還比別人更加努力,苦心孤詣學畫畫,功夫不負有心人,其繪畫才華最終超過了自己的老師沈周。

這樣一位優秀的青年才俊,放到現在來說還早婚,19歲就娶了心愛的姑娘徐氏為妻。

聰慧上進,家庭幸福,這一切看起來都讓人羨慕。

唐寅:桃花庵,種花,種詩,種人生

然而,生活總是出其不意,反覆無常。唐伯虎25歲這年,家中突逢變故,兩年之內,父、母、妻、妹、兒子相繼去世,原本一家天倫,瞬成孑然一身。

多位至親離世的痛苦,徹底把他打倒。唐伯虎一生嗜酒,這下,更是日日醉生夢死。

幸好有好友文徵明在。文徵明把他從失意絕望的泥淖中拉出,使他發奮圖強,將所有心思都放在了科舉上。

唐寅:桃花庵,種花,種詩,種人生

本可錦衣玉馬,誰想鋃鐺入獄斷官涯

29歲時,唐伯虎參加南京鄉試,得了第一名,一時名聲大噪。

這本來是踏入政壇的光明一步,誰曾想命運又跟他狠狠開了一個玩笑,這一次,唐伯虎再無力反擊。

30歲這年,唐伯虎躊躇滿志地進京參加會試,路遇同去趕考的江陰富二代徐經,兩人相談甚洽,結成莫逆之交。

這位徐經帶著唐伯虎拜訪了不少達官貴人,其中也包括當時的主考官大學士程敏政。

由於後來的考試唐伯虎十分出色,也由於考試前徐經帶著唐伯虎到程敏政家串了門,那些嫉恨才華的人終於抓住把柄,向有關方打了小報告。

於是程敏政、徐經和唐伯虎一同被打入大牢,受盡冤屈吃盡苦頭。

後來由於沒有真憑實據,雖然重獲自由,但被終身取消了科考資格。

不久前還錦衣玉馬的唐解元,本以為「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賞盡長安花」,殊不料鋃鐺入獄,身被刑具,遭受世人的指責唾罵。

這種侮辱,幾乎就是撕掉讀書人賴以生存的「精神臉面」。

唐寅:桃花庵,種花,種詩,種人生

遊山玩水 半生癲狂 抑鬱而終

後來皇帝雖下詔「平反」,釋放程敏政和唐伯虎,並派唐伯虎去浙江做一個小官。唐伯虎引以為恥,沒有上任。

唐伯虎的第二任妻子本指望唐伯虎飛黃騰達、聲名顯赫,一聽說他丟了官位,便心灰意冷,與唐伯虎大吵大鬧一場離他而去。

家,再次沒有了。唐伯虎乘船離開蘇州這傷心地,寄情山水,遍游名山大川,迷戀青樓柳巷,幾乎天天對酒當歌。

這時期,他的山水畫越發氣韻生動,凝重華滋,他的仕女圖更是千媚百態,奪人眼球。

不過最終,唐伯虎還是回到蘇州,靠賣字畫為生。幸好唐伯虎的才名還在,他的字畫大多能賣個好價錢,久而久之,也就存下一些積蓄。

36歲時,唐伯虎用這些積蓄,建了一座桃花塢,唐伯虎為其取名為「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

唐伯虎有名的《桃花庵歌》就作於此:「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唐伯虎還常常邀請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來桃花庵小敘,對酒當歌,吟詩作賦。

那段生活雖清貧卻也洒脫,是唐伯虎後半生過得最愜意的一段時光。

此時期,唐伯虎遇到了他第三任妻子——官妓沈九娘。

九娘長相端莊文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藝過人。1510年,蘇州水災,唐伯虎的賣畫生涯自然艱難,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九娘苦心撐持。

然而紅顏薄命,沈九娘積勞成疾,早早離伯虎而去。唐伯虎再沒續娶妻室。

正因為他的第三位夫人叫「九娘」,人們才臆造出唐伯虎有9個老婆、有《九美圖》、有尋「八美」之說。

後來,人們依據沈九娘的名字,竟杜撰出唐伯虎有九房妻妾,這純屬無稽之談。

至於現代人津津樂道的「秋香」,歷史上確有其人,是金陵名妓,比唐伯虎大20歲。

秋香與唐伯虎相識,她嫁人的時候,唐伯虎曾為她創作過一首詩。二人的交集,僅限於此。

唐寅:桃花庵,種花,種詩,種人生

死後一抔黃土葬此生

明嘉靖二年(1523)秋天,唐伯虎與幾位友人一同去東山遊玩,看到蘇東坡的一首詞中寫道「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不禁感慨萬分,心生悲涼。

回家後,他的身體狀況更加不好,不久就卧床不起。

唐伯虎料想自己時日無多,便寫下了一首絕命詩:「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幾天後,54歲的唐伯虎就在孤獨與憂鬱中死去。

唐伯虎死後,他的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為他湊錢簡單料理了後事,將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

這位桃花庵主坎坷磨難的一生,就此終結。

唐伯虎為世人留下了大批書畫詩文,與唐伯虎有關的地名,在今天蘇州地圖上還能找到不少,如桃花塢大街、桃花塢橋弄、唐寅墳巷等。

唐寅:桃花庵,種花,種詩,種人生

更多唐伯虎詩文

畫雞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美人對月

斜髻嬌娥夜卧遲,梨花風靜鳥棲枝。

難將心事和人說,說與青天明月知。

言志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唐寅:桃花庵,種花,種詩,種人生

題拈花微笑圖

昨夜海棠初著雨,數朵輕盈嬌欲語。

佳人曉起出蘭房,折來對鏡比紅妝。

問郎花好奴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見語發嬌嗔,不信死花勝活人。

將花揉碎擲郎前,請郎今夜伴花眠。

把酒對月歌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我學李白對明月,月與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絕筆詩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

陽間地府俱形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風君 的精彩文章:

品讀蘇軾:半生顛沛流離,一生詩情畫意

TAG:古風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