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守護衛星「臍帶」的人:第26、27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前的最後兩小時

守護衛星「臍帶」的人:第26、27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前的最後兩小時

歡迎點擊「中國科學報」關注我們!

搭載著北斗三號工程第三、四顆組網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袁婧攝)

2018年1月12日7時1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工程第三、四顆組網衛星。衛星入軌後,經測試及入網驗證,可對外提供服務。此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

此次發射正式拉開了2018年度北斗高密度發射序幕。

1月12日凌晨5點,離北斗三號工程第二組組網衛星的發射還有兩個多小時。西昌衛星發射場的觀景台上,人和車逐漸多了起來,來得早的航天攝影愛好者已經占上了好機位,來得遲的正協商著怎麼才能不相互遮擋。

觀景台對面2.5公里處的山溝里,火箭安靜地矗立在燈光中,紋絲不動。站在觀景台上的人或許不知道,這時,一群中科院的85後航天人,正緊張忙碌地守護著衛星的「臍帶」——供電系統,等待著「剪臍帶」的指令。

距離火箭發射還有不到兩個小時(袁婧攝)

指揮大廳:幺零崗上斷時機

此刻,王亞賓正坐在發射場測控指揮大廳。這位剛滿30歲的小伙已經是衛星綜合測試分系統的副主任設計師。這次,他的任務是守好幺零(10)崗。

幺零崗是衛星內部指揮崗,負責衛星臨射前各項操作的下達。王亞賓要做的,是根據衛星狀態,判斷切斷衛星供電系統的條件,並將情況彙報給衛星的副總指揮崗——幺捌零(180)崗。

供電系統是衛星的生命線,斷得太早,會威脅衛星的性命,影響太陽帆板的展開等動作;斷得太晚,則會影響整個發射流程,錯過發射的窗口期。王亞賓雖參加過北斗三號兩顆衛星的研製,但還是第一次接受臨射前的任務。

和其他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導航衛星系統的同事一樣,前一天晚上8點,他就穿上藍色工作服,在幺零崗做臨射前的最後準備。

「百次要有首次標準,首次要有百倍信心。」王亞賓腦海里有閃過了這句中科院北斗團隊人人熟知的句子。至今,他還記得2015年3月30日那天自己見到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首發星上天時內心的澎湃。

2012年,他從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畢業。這時的中國航天業正在快速發展廣納人才。王亞賓接到了不少單位的聘用邀請,最後,他選擇來到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的北斗團隊。他說,吸引他的是「北斗」兩個字,「這是個利國利民的大工程」。

離發射還有不到兩小時,王亞賓並不慌張。1月3日,他們進行過一次演練,操作步驟和要領他已經爛熟於心。

認真觀察、冷靜判斷。王亞賓拿起電話,向幺捌零崗彙報了具體情況。

王亞賓和同事正在做臨射前的準備工作(袁婧攝)

臍帶塔十樓:守住電話等指令

臍帶塔的十樓,徐凱守在塔架電話旁邊,等待幺捌零崗下達「脫落」指令。1986年出生的徐凱已經是衛星地面試驗驗證系統的副主任設計師。

這項任務他很熟悉。中科院首顆和第五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的臨射前任務他都參與了。

在這次的兩顆衛星研製過程中,徐凱主要負責協調溝通。衛星要做測試,他就和發射場溝通保障事宜,確保運輸、吊裝、廠房等具備測試條件;團隊要開會,他就和發射場協調會議地點,安排相關人員出席;衛星出了技術問題,他就協調相關係統一同解決問題。

他很慶幸自己來到這個團隊。入職四年來,從遙測遙控管理,到文件編寫,到總體協調,到各分系統的協調,各種工作徐凱都干過,工作多,成長的機會也就更多。

工作雖忙,可團隊的100多名成員卻像個大家庭一樣。元旦跨年夜,他們在發射場食堂辦了集體生日會和迎新年晚會。他們和領導也很親,衛星總設計師林寶軍經常像位兄長一樣用東北大嗓門樂呵呵地開玩笑:「人生怎麼算完美?有事做,有錢花,有人愛!」徐凱愛這個團隊。

離發射還有一個小時,塔架沉浸在火箭系統的噪音中,這時,徐凱面前的電話發出了響亮的鈴聲。

接完電話,徐凱快速跑到塔架邊緣,對著九樓,雙手握拳,小臂一字型地在胸口做了個兩拳分開的手勢,嘴裡大喊著:「拔!」

距離火箭發射還有不到一個小時(袁婧攝)

臍帶塔九樓:剪斷臍帶迅速撤離

九樓,總體電路主任設計師孔陳傑和另幾位同事已經抬著頭等了很久。

孔陳傑今年32歲,入職已7年的他在平均年齡31歲的北斗團隊里已經算是「老人」了。這次,他是負責拔脫插的「一崗」。為了防止「一崗」出現身體狀況,團隊還派了兩位「二崗」隨時替補。

孔陳傑是最後「剪臍帶」的人。臨射前的火箭已注滿了燃料,一丁點的操作不當,都會讓危險和失敗隨時出現。

和徐凱一樣,這項任務孔陳傑也已經經歷過兩次。他還記得2015年3月,他第一次接受任務時的壓力:「晚上睡覺都老想著這事——坐工具車,進入火箭,拔下插頭,然後迅速撤離。」

這次,一箭雙星任務需要拔下兩個插頭,為確保任務順利,操作便捷了很多——孔陳傑不用再坐工具車了,他站在火箭外的臍帶塔上,踩著踏板就可以完成操作。

「防靜電,防墜落……」抬著頭,孔陳傑一邊等著十樓的徐凱給他們傳達指令,一邊在心裡反覆念叨。

徐凱出現在了塔架的邊緣。噪音太大了,像之前的每次一樣,孔陳傑聽不見徐凱的聲音,但他看到了徐凱的動作,也看懂了徐凱的口型。

信息無誤。幾十秒鐘,孔陳傑和同事切斷衛星供電系統,衛星轉到自供電系統。於是,他們給在塔架邊等待的徐凱發過去一個「OK」手勢後,迅速撤離。

徐凱轉身跑開,拿起電話,撥通幺捌零崗的專線,彙報任務完成。迅速撤離。

他們是最後撤離的人,他們一走,臍帶塔就空了。總指揮一聲令下,臍帶塔與火箭分離。

1月12日清晨7點18分,山溝里,搭載著北斗三號全球組網系統第三顆和第四顆組網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轟鳴與火光中升空。觀景台上,相機閃光燈亮成了一片。

三個半小時後,指控大廳傳來了好消息:「衛星進入指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宣布成功(朱連軍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