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 3歲寶寶易踩的坑,你們不要中招

2 3歲寶寶易踩的坑,你們不要中招

寶寶在兩歲左右會出現第一次自我意識爆棚,什麼都按自己的意思來。那件紅色外套都穿一星期了還點名要接著穿,積木也只能一直拼她喜愛的那種奇形怪狀的小火車,回家的路永遠都是她熟悉的那條,哪天她餐椅擺放位置偏差了都會大哭半天,直到一切回歸原位。這種就是所謂的terrible two 現象。

當然另外一個好的方面是,我們明顯感覺寶寶長大成人了。語言上可以和我們對話交流了,儘管語句是簡單簡短的;吃喝拉撒等行為行動方面,如果習慣培養得早,基本上也可以自己搞定大部分了,自己吃飯,自己喝水,自己拉粑粑,自己玩;就連和小區里的小朋友玩,她都可以自己搞定社交呢。貌似,兩歲寶寶開始一切都不需要我們管了,我們終於可以解脫當甩手掌柜啦。

但恰好2~3歲這個階段,是最容易發生意外事故的時候。所以按照醫生的專業要求就是:「父母要鬆手但不松眼」。我們不再需要用手拉著拽著寶寶了,但我們依然需要眼睛一刻不離的盯著寶寶的一舉一動,以防一切意外事故發生。因為兩歲後寶寶來醫院報道的多是摔傷,燙傷,燒傷,凍傷,咬傷,電梯卡傷,觸電,溺水等各種稀奇古怪無奇不有的事故。

聽到這些的時候,我和隊友都不以為然。意外事故那是多小的概率啊,怎麼可能發生在我們這麼細心的父母身上呢。但往往意外都是會發生在不經意間的,而且就是那麼簡單的發生了,就像電影《死神來了》設置的那些簡單且日常的情境一樣,就那麼普通普遍的發生了,儘管結果是良好的。

那天快三歲的姐姐要吃豌豆,她之前也吃過豌豆的,所以我就順手把裝豌豆的袋子給她了。隨後我去陽台晾衣服,她也提著豌豆袋子去陽台坐著邊吃邊看我晾衣服。沒想到的是,剛晾兩件衣服,她那邊就叫起來了。「豆子進鼻子了」。這,難以想像吧,但就是發生了。剛開始我以為不可能,最多就是在鼻孔邊緣堵著,於是就只是叮囑她趕緊大力出氣,把豌豆像鼻粑粑那樣弄出來。結果她不會,反而弄成了用力吸氣。被我批評後,哭著找爺爺去按了。這時,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衣服也不晾了。直接找醫保卡病歷,準備去醫院,因為她目前只會吸氣不會也不可能會自己把豌豆弄出來,那我們也沒辦法幫忙弄出來的。

所幸離醫院很近,也所幸豌豆進鼻孔不深,被醫生用特定的鑷子給夾出來了,然後就沒事了。當然,醫生也把我和隊友批評了一頓。畢竟,監護力度不夠。而且小孩子也的確自己不會吃這麼小的豌豆,瓜子花生啥的以後也得盡量注意著吃。醫生的話是,如果從鼻孔到了氣管,那成了氣管異物,好的要手術切開氣管取出來,壞的是都沒機會來醫院了,直接堵住氣管不能呼吸死掉的。

意外事故,就是意料之外的大傷害,我們本來可以輕易避免,但我們的習慣思維及懶惰心魔使得我們直接忽略了行為可能導致的嚴重危害,而沒採取預防措施,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儘管意外事故都是小概率性事件,但對寶寶來說,就是0 和1的區別。發生了就是1,傷害可能就是100%,畢竟安全事故無小事。希望我們做監護人的時刻保持警醒,對寶寶鬆手不松眼不松腦,不要踩任何一個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2歲寶寶屁股上長紅疹,媽媽送醫後,醫生:大冬天你穿開襠褲試試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