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爭時期,我軍用汽油桶做的大炮原來是他發明的

戰爭時期,我軍用汽油桶做的大炮原來是他發明的

原標題:戰爭時期,我軍用汽油桶做的大炮原來是他發明的


飛雷是一種解放軍創造的自製武器。他還有一個更加聞名遐邇的名字——沒良心炮。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的火炮很少,在武器裝備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官兵們創造了一種令人喪膽的武器——用汽油桶做炮管的炸藥包發射器。這種又稱炸藥拋射筒的武器的主體就是一個空汽油桶,在其內填充發射葯後,把捆紮成圓盤形的炸藥包放進去,然後點燃發射葯,就能把十公斤的炸藥包拋射到150-200米的距離上。


?


那麼是誰發明的呢


在頻繁的戰鬥中,工兵常在敵人鼻子底下實施爆破,傷亡很大。仗是打贏了,可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聶佩璋心裡不停地盤算:「有什麼辦法能代替人把炸藥送到敵人的碉堡呢?」聶佩璋開始了「飛雷」的設想。但他反覆琢磨了很久,仍沒有結果。何不讓大家動動腦筋?「連長,能不能像迫擊炮那樣,把炸藥送出去?」「連長,在圍困沁源時不是就用『擲石機』拋射石頭打過日偽軍嗎?」對呀,聶佩璋的心裡一下子亮堂了。


不知經過多少次實驗,終於使炸藥包飛出300多米後落地爆炸了。大家情不自禁地歡呼著。可聶佩璋心裡並不輕鬆。他想,炸藥包是飛送成功了,但兩個小時挖一個土坑,卻只能拋送一次,這不符合實戰要求,必須要搞一個替代土筒的「洋拋射筒」。

聶佩璋經過深思熟慮,從老鄉家裡買來汽油筒和棗樹板,丁丁當當地敲起來了。兩天後,一個口徑300毫米、長900毫米的「拋射筒」製造出來,並試射成功。因為拋射炸藥包是由拋射地雷引發的,故稱「飛雷」,因為又是依照迫擊炮原理製成的「拋射筒」,所以便正式命名為「飛雷炮」。



?


1947年,聶佩璋隨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轉戰河南,部隊一度因缺乏重武器,難以打下堅固工事。聶佩璋注意到國民黨軍丟棄在戰場上的美國造廢棄汽油桶。理論上,給油桶底部裝上足夠的推進火藥,在上面放上炸藥包,利用火藥瞬間燃燒產生的衝擊力,既可以點燃炸藥包的導火索,又能同時將炸藥包拋出去。


此後,他們又不斷改進技術,以求發揮飛雷的最大威力。為了對付國民黨軍的坦克、裝甲車、野戰工事和密集的隊形等,他們用拋射筒改裝土造的火焰噴射器、用拋射筒拋射幾十公斤重的石頭、飛送集束手榴彈(美稱「天女散花」)等,花樣越來越多,威力越來越大。「飛雷炮」參加過多次攻城任務,但其大顯神威還是在淮海戰役圍殲黃維兵團的一場大戰中。黃維兵團進攻失利,改為防禦,認為我軍炮火不強,無奈他何。但他不曾料到,其苦心經營的野戰防禦地堡挨我一個重型炸藥包就成一片廢墟;其密集的兵力防禦更不堪「天女散花」一擊。被俘的國民黨軍官兵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土東西可比大炮厲害多了。」

與正規火炮相比,這種炮因結構強度實在有限,完全是一次性用品,但因投擲彈藥威力巨大,若在戰場上集中使用,足以令當面之敵聞風喪膽。


當年9月,4縱首次在攻打一處要塞時試用這種炮,結果只打了一發就將城門主碉堡炸塌,死裡逃生的國民黨軍俘虜抱怨說:「你們打就打,為什麼用那麼厲害的炮彈呀,巨大的爆炸聲把我們的五臟六腑都震碎了。」


後來,由於許多遭到這種炮轟炸的敵人被活活震得七孔流血而死,身上連傷口也找不到,所以國民黨軍把這種東西乾脆稱作「沒良心炮」。



?

在朝戰中嚇住英軍


朝鮮戰爭爆發後,聶佩璋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而當年擅用「沒良心炮」的老部隊也不例外。


1951年,中朝軍隊和「聯合國軍」圍繞「三八線」展開慘烈的拉鋸戰。當志願軍因補給問題暫停「禮拜攻勢」後,李奇微指揮的「聯合國軍」發起反撲,再次跨過「三八線」,經過中朝軍隊殊死抵抗,雙方在「三八線」附近形成戰略對峙。在5月21日誌願軍各部全線後撤之際,第189師566團是整個志願軍最靠近敵方的一個團,當時他們已被美軍第9師、英軍第28旅和部分韓軍纏住。關鍵時刻,參加過淮海戰役的第566團團長朱彪想起老辦法——「沒良心炮」。據說僅僅兩輪「沒良心炮」發射後,第566團對面的英軍28旅居然沉寂了半個多小時,估計是給嚇著了。


英軍第28旅上尉參謀諾斯·漢克斯在《1951年朝鮮夏季作戰》報告中曾提到,當天遭到中國軍隊從縱深打來的大口徑炮彈的攻擊。看來,採取拋射方式的「沒良心炮」的確能迷惑當面之敵,居然被當作縱深打來的大口徑炮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人物事件 的精彩文章:

他是民族英雄,為反抗外族入侵付出自己的生命,卻很少有人記得他

TAG:歷史人物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