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門攔車的背後還有什麼秘密不示人
光明網評論員:合肥一女子為讓自己丈夫上車而堵門阻攔高鐵按時發車的事,是這兩天的熱點新聞。拋開那些由此事引發的其實也算正常的情緒不論,這個事件中的蹊蹺之處,並沒有隨著處理結果的落地而變得清晰:
為什麼高鐵車站負責檢票的工作人員竟如此「不通融」地將該女子丈夫阻攔至檢票口?為什麼對這種擾亂運輸秩序、已明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車站警方和高鐵乘警不僅不管、不制止,反而還遷就全家上車?為什麼在該女子行為導致G1747次高鐵列車「延遲發車」的調查結論出來前,就已有當地媒體報道說「該女子行為並未導致列車延誤」?為什麼在該女子行為已「造成該次列車延遲發車」的結論出來後,其既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同時也違反了《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的行為,卻僅以《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處罰,以2000元罰款了事?
這些問題沒有答案,這個事件的處理結果,則無疑將成為一個壞例,為那些有錢任性的人留下一個壞示範。
不過,昨天夜裡,一個有關此事件背後的「故事」流傳開來。「故事」謂曰,此女子之所以如此大膽妄為,是因為其丈夫為當地警方工作人員;而車站檢票工作人員之所以攔截該女子丈夫於檢票口,是因為其並沒有購買高鐵車票,屬無票闖閘;最後車站警察和高鐵乘警之所以讓檢票閘口放行無票的該女子丈夫,又讓其全家順暢登車,則是因為……你懂的。該「故事」還稱,現在這個闖閘者,已經被上級警務機關勒令停職檢查,車站警方和乘警相關放行者也正在接受調查。
對這個「故事」的真假,有關部門應該及時澄清,出面向公眾做出解釋。如果這個「故事」為假,那麼,雖然公眾的上述疑問並沒有得到解答,但卻可以澄清這起事件的肇因並非是權力或特權闖閘,而只是女子一時「性」起的偶發事件。當然,如果此「故事」為真,那麼,公眾的上述疑問全部迎刃而解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讓公眾從特權行使者被查處的事例中,看到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的努力。
一時「性」起而鑄其錯的事,時時有、處處有。當然,這其中所謂「性」,有慣性——習慣成性,也有偶然性。昨天還有「故事」說堵門攔車女子平日里也是如此,只不過不是堵門攔車,而是堵門攔梯——一人堵門,等全家上梯,而全然不顧和無視其他乘梯者的感受。但是,一個人行為是否構成違法要件,與其行為所及的範圍有關。如果將慣性和任性疊加上權力的傲慢,而不分地點場合地行為起來,這種行為就極具社會危害性。
也真是無獨有偶,昨天(1月11日),陝西寶雞南站又發生一起堵門攔車事件。據報道,從蘭州開往上海的列車在停靠寶雞南站時,一女子突然攔在車廂門口阻攔列車發車。攔車原因是該女子的丈夫因與其吵架而在列車停靠寶雞南站時突然下車,女子想讓丈夫回到車上,所以攔在車廂門口。報道稱,該女子最終在車站民警要求下,下車和丈夫處理矛盾,列車正常發出並未受影響。
昨天這起事件,同樣也是女子堵門攔車,同樣也是「堵門一怒為老公」,但是,一時「性」起的結果卻是大為不同。一是吵架的女子,在警察的警告之下,中止堵門,下車處理私事;二是其行為沒有造成列車運行晚點。不過,即使這樣,寶雞南站警方也仍然「介入事件調查」。
對飛機跑道攔機,堵門攔車等觸犯法律的行為,必須依法予以懲處。而若其中有權力作祟,那就更應該嚴處之。
(轉載請註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