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了解中國,從瓷器開始

了解中國,從瓷器開始

瓷器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是日用器皿,經久耐用,同時,它也是文化的載體。自漢唐以來的陸上絲綢之路行商不斷,明代嘉靖以後海上絲綢之路日漸繁榮,作為這兩條貿易通道上的重要商品,中國陶瓷見證了中外交流的繁榮歷史。

近日,由歷史學家閻崇年撰寫的《御窯千年》一書,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這是一部有關陶瓷的文化史,在閻崇年眼中,「製造瓷器這個偉大的行業,必有偉大英雄,必有驚世精品,必有動人故事」。

看瓷:用歷史的眼光

瓷器既然是中國古代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自然是應當研究的

瓷學的研究,就應該視野更加開闊,廣泛進行學術交流

讀書周刊:您是歷史學家,主要研究清史、滿學,很多人看到《御窯千年》後,都會詫異您為何「跨界」研究起了瓷器。

閻崇年:說「跨界」的朋友,一方面對我是關心的,我表示感謝;另一方面則是對「歷史學」還不夠了解。

歷史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人、事和物。人和事大家都了解,但對於物比較陌生,其實衣、食、住、行、車、馬、船、轎等,都是歷史學研究的內容。還有用,就是用品,如餐具、器物、桌椅、鐘鼎、書籍、瓷器等。其中就有瓷器,瓷器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一項偉大創造,也是中國文化對世界文化的一項重大貢獻。「瓷器」在英文里叫china,「中國」在英文里也叫China,是同一個詞。這些都是歷史,所以我研究瓷器,是屬於歷史學的範疇,並沒有「跨界」。

還有,過去一段時期,歷史學研究的內容有點偏窄,主要為五個方面,被稱作「五朵金花」——中國奴隸制與封建制分期問題、漢民族形成問題、農民戰爭問題、封建土地所有制問題和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毫無疑問,這五大歷史問題都是重要的,也都是歷史學應該研究的,但如果歷史學僅局限於上述五個問題的研究,就顯得偏窄了一些。

瓷器既然是中國古代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自然是應當研究的。因為受了過去歷史學研究內容過窄的影響,所以產生了歷史學者研究瓷器文化是不是「跨界」了的問題。

又有,歷史學者與陶瓷學者雖然都在研究瓷器,但著眼點、著重點、研究方法都不同,比如瓷器的種類、工藝、器型、特點、色釉等屬於陶瓷專家研究的範圍,而器物演變的歷史及其背後的政治、經濟,特別是文化,則是屬於歷史學研究的範圍。元青花瓷器,為什麼出現在元代?為什麼是青花白地?為什麼能運往中亞、西亞?這些與成吉思汗、四大汗國、蒙古文化等的關係,都屬於歷史文化方面的問題,歷史學者自然是應當加以回答的。

讀書周刊:那麼,對於「元青花瓷器,為什麼出現在元代」這樣的問題,您作為歷史學家會怎麼回答?

閻崇年:明朝、清朝和民國的中國學者,都不知道有元青花瓷器的存在,見了元青花瓷器,或者說是明朝永樂、宣德的,或者說是清朝順治、康熙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上世紀50年代。

第一個考證兩件瓷瓶是元青花瓷器,俗稱「大維德瓶」的,是英國學者羅伯特·洛克哈特·霍布森。他於1929年初,在英國《老傢具:家居裝潢》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題目是《明代以前的青花瓷器:一對寫有日期的元代瓷瓶》。這篇文章7頁,翻譯成漢字約5000字。這是在國際陶瓷學界,第一次報告有元代青花瓷器的存在,這對於陶瓷發展史的研究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第一個考證元青花瓷為一類瓷器的是美國學者約翰·亞歷山大·波普,他繼霍布森之後,在國際陶瓷學界,第一次證明元青花瓷器並非孤例,而是一大類瓷器。1950年,波普遠赴伊朗德黑蘭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開始了元青花瓷研究的新發現之旅。波普先到伊朗國家博物館考察。據伊朗文獻記載,公元1611年國王阿巴斯·薩菲,將宮廷珍藏的1162件中國陶瓷,獻給阿德比爾清真寺。這批中國瓷器後來大部分由伊朗國家博物館收藏。

這兩件事對我是一個啟發,瓷學的研究,就應該視野更加開闊,廣泛進行學術交流。

讀書周刊:所以,您是以歷史研究的方式來探尋瓷器文化的足跡?

閻崇年:我是在以往歷史知識積累的基礎上,通過查閱歷史文獻、宮廷檔案、拜讀學術論文、考察窯址遺迹、參觀博物館藏品和了解燒造瓷器工藝的基礎上,先做學生,後做講說、再出書的。

當然,研究中也碰到了很多問題。《御窯千年》中講述的瓷器,首先是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江西高安博物館等院館所藏的、傳承有序的典型瓷器,還有重要考古出土的瓷器。說到考古出土瓷器,如江西高安出土元代窖藏,共有23件元青花瓷器,其中有6件元青花梅瓶,都帶蓋,且分別寫有漢字「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次證明元青花瓷器是中國燒造的。

我在上述博物館裡,多次觀看瓷器。其中一次是1992年,我作為中國大陸第一批社會科學工作者赴台北出席「海峽兩岸清史檔案學術研討會」。會間,到台北故宮博物院參觀,到了台北故宮博物院背後山洞的文物庫房裡,看了文物南遷時用鐵皮大箱子珍藏的瓷器。每件瓷器,都用絲綿填充,用綢緞包裹;再用絲綢包著,再用綢緞包裹;如此一層一層,而每件包裹瓷器之間,再用絲綿塞隔……一隻大箱,裝不了幾件瓷器。文物南遷,公路水路,輾轉搬運,還有日機轟炸,由於文物押運人員非常愛國負責,竟然一件無損。

光有書本知識還不夠,我還親自參加燒造瓷器實踐。一件瓷器燒造完成,需要七十二道工藝。每道工藝,我都或參觀考察,或親手操作,如燒窯點火,熄火開窯,多次到現場,自己動手操作。這些對於我這樣一個整天在書齋里做學問的人,實在是個大收穫。

品瓷:從時代的印記中

通過瓷器去學習和感悟中國歷史,可以感觸到更加親切、更加溫暖的歷史

因為瓷器成為海上運輸的重要貨物,「絲綢之路」又被稱作「瓷器之路」

讀書周刊:對於中國人而言,瓷器並不陌生,但大部分人可能並不了解它的歷史。了解瓷器的歷史,有什麼用?

閻崇年:這個問題,要分開來說。

第一,瓷器對於過去的中國人來說,還是陌生的。比如,打開《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分門別類,著作繁多。據《文淵閣四庫全書》統計,采入書籍三千四百六十一種、七萬九千三百零九卷,其中茶學著作收錄了八部,但關於御窯和陶瓷的著作,居然闕錄,一卷沒有。

第二,瓷器伴隨中國歷史走過了一兩千年,從茶器、酒器、水器、餐具,到禮器、文房、雅玩等等,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瓷器折射出時代的風貌,鐫刻著時代的印記。因此,通過瓷器去學習和感悟中國歷史,可以感觸到更加親切、更加溫暖的歷史。

加強瓷器的學術研究和知識普及,可以提高文化自信心,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和藝術修養。

讀書周刊:您在書中提到的「瓷器之路」,和現在的「一帶一路」基本重合。中國古代貿易中,中國的瓷器,與絲綢和茶葉一起,通過陸海兩條通路走向世界。千年以來,瓷器如何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閻崇年:早在唐代,通過「絲綢之路」,絲綢、茶葉、瓷器或作為商品,或作為禮品,到了外國,受到那裡的王公貴族、部落酋長、富商大賈、宗教首領等的珍愛。

到了宋代,海上貿易大為發達。這時的瓷器,曾成船出口。因為瓷器成為海上運輸的重要貨物,「絲綢之路」又被稱作「瓷器之路」。這有水下考古史實可以作證。以「南海一號」為例,1987年在廣東省陽江市東南約20海里上下川島海域,在古代海上瓷器之路航線上,發現南宋初的一艘沉船,位於海面下27米深處,被2米多厚泥沙覆蓋。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號」整體打撈出水,船長30.4米,寬9.8米,高約4米,載重近800噸。經過數年保護整理,船內計有南宋瓷器30餘種、6萬餘件。這些沉沒海底800餘年的瓷器,大多完好,品相如新,許多可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些瓷器,主要有江西景德鎮青白瓷、浙江慈溪和龍泉青瓷、福建德化白瓷等。這艘「南海一號」是世界航海史上迄今發現的沉船之中,年代最早、船體最長、保存最好、文物最多的遠洋貿易商船,堪稱「海上瓷器之路」的一顆珍珠,是南宋「海上瓷器之路」的一個重要歷史證據。

到了元代,海上陸上,交通運輸,更加發展。在陸路,驛站交通,遍及中國,橫貫歐亞。在今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霍城(阿力麻里),出土的元青花鳳首壺、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蒙古包、甘肅武威出土的元青花高足碗、內蒙古黑水城出土的元青花碎片、內蒙古集寧古城出土的元釉里紅玉壺春瓶、西安出土的元青花人物圖匜等,豐富多彩,價值非凡。在海路,今寧波、泉州、廣州、欽州等是中國「海上瓷器之路」的重要港口。

到了明代,從鄭和下西洋開始,瓷器大量對外出口。如有書記載,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荷蘭人襲擊葡萄牙商船,得到中國瓷器約60噸。後運到荷蘭阿姆斯特丹拍賣,法王亨利四世買了一套餐具。據《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瓷器》一書記載,運往荷蘭的瓷器,萬曆四十年(1612年)有38641件,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有69057件,兩次共107698件,數量之大,實在驚人!

思瓷:在不斷的創新中

中國人需要:既重道、又重術,既厚理又厚器,既重知又重行,既厚士又厚工

中國瓷器文化始終貫穿著一條中軸線,不是姓『皇』,而是姓『新』,就是不斷創新

讀書周刊:如今,也有很多其他有關描寫、闡釋瓷器的著作,《御窯千年》與這些著作有什麼區別?這本書的獨特之處是什麼?

閻崇年:我的《御窯千年》被讀者稱作是「簡明中國瓷器文化史」。我是以歷史學的觀點和方法論,來思考、研究、撰述近千年御窯瓷器歷史的。

它既是書稿,又是講稿,力求言出有據,所舉瓷器有本,同時以文化為主線,盡量通俗易懂。從作者的角度來說,要努力追求「四個明白」:一要「學明白」,就是自己要把講的內容弄明白,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二要「寫明白」,自己心裡明白,不一定能用文字表述明白,所以文字要盡量寫明白;三要「講明白」,寫明白不一定能講明白,要力求講得雅俗共賞,事理圓融;四要「聽明白」,就是自己覺得講明白了,但觀眾、聽眾往往沒有看明白、聽明白。作者應當細心體察,用心琢磨。

讀書周刊:您在書中提到,在帝制時代,建築、舟車、武備、器物等主要製造者是工匠。《說文解字》 說工匠:「工,巧飾也,象人有規矩」;「匠,木工也。從匚、斤、斤,所以作器也。」工匠是既重規矩、又巧成器物的人。良工巧匠,尤為難得。瓷器由能工巧匠打造,是否也說明了中國是有工匠精神的?

閻崇年:御窯瓷器是工匠和民間的、宮廷的藝術家共同燒造的。我在《御窯千年》中說過:「重道輕器,厚理薄技,是中華兩千多年傳統文化的一個弊憾。為什麼中國近世落後挨打,割地賠款,備受欺凌?原因之一,就是重道輕器,厚理薄技。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以及未來,中國人需要:既重道又重術,既厚理又厚器,既重知又重行,既厚士又厚工。」

從本質講,瓷器是工匠燒造出來的。景德鎮有句民謠:「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從四面八方彙集來的能工巧匠,燒造成當時世界第一流的精美瓷器,不僅創造了歷史,也為中國文明增添了光華。

工匠精神,人人可學。清朝雍正、乾隆時期的唐英,被從內務府派到景德鎮御窯廠,先任協理督陶,後任督陶官。他以內務府員外郎的官職,在47歲那年,到了景德鎮御窯廠。「用杜門,謝交遊,聚精會神,苦心竭力,與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就是說:唐英閉門謝客,不應酬、不唱和、不訪客、不出遊;放下架子,與工匠同吃飯、同勞作、同聊天、同休息;鑽研業務,學窯務、學管理、學技術、學瓷藝;最後成為內行,會制胎、會釉料、會彩畫、會窯火。唐英在窯務二十餘年間,主持燒造上百萬件瓷器,工藝精美,難度極大,創造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座高峰、御窯史上一個輝煌。

讀書周刊:品味官窯瓷器,可以看到工匠精神的傳承,透視器物背後的興與廢、了解御窯生產的進與退。

閻崇年:我覺得應當從千年御窯歷史中,學習和體會創新精神。我們身處一個新時代,處於經濟、文化、科技領先的新時代。就瓷器的燒造而言,從唐代的秘色瓷,發展到宋代通常說的五大名窯——汝、哥、官、鈞、定,實際上還有福建的德化窯、建窯,陝西的耀州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等,都對陶瓷歷史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而後,元代青花瓷,明代鬥彩、五彩,清代琺琅彩、粉彩等,一直在發展,不斷在創新。所以,我在書中強調:「御窯千年的歷史表明:中國瓷器文化始終貫穿著一條中軸線,不是姓『皇』,而是姓『新』,就是不斷創新。創新,既是御窯之魂,也是瓷器之魂。」正如《大學》開宗明義所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由此,御窯千年的歷史文化,在精美瓷器的背後,隱藏著的精華是「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吉克雋逸造型又「作妖」 蜈蚣褲讓人起雞皮疙瘩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