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四代戰鬥機時代來臨:大比分碾壓三代半戰機

四代戰鬥機時代來臨:大比分碾壓三代半戰機

原標題:四代戰鬥機時代來臨:大比分碾壓三代半戰機



作者:張 明 來源:軍事文摘




2017年世界空軍裝備發展可以用「大浪淘沙」這個詞來概括:各國和地區空軍已經或者即將進入第四代戰鬥機時代,但是能研製第四代戰鬥機的只有美國和中國,即便俄羅斯也未能攻克四代機關鍵技術,不排除功虧一簣的可能性。

各國戰鬥機發展一覽


2017年有兩件事對於世界空軍武器裝備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一件是敘利亞戰爭之中,F-22面對蘇-35展現了幾乎絕對優勢,按照美國空軍飛行員的說法,對方無法發現自己位置,「甚至需要通過關啟彈艙來提醒」,如果進行超視距空戰,蘇-35已經被擊落了;另外一件是北約進行大西洋三叉戟空戰對抗演習,F-35面對EF-2000、陣風戰鬥機這些三代半戰鬥機,一樣大比分碾壓對手,此前被寄以厚望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光電探測系統也未能幫助EF-2000和陣風戰鬥機挽回敗局。這兩件事都無可爭辯地表明四代戰鬥機時代已經來臨。


目前能夠自行研製第四代戰鬥機並且裝備部隊的只有美國和中國,俄羅斯蘇-57戰鬥機在2010年首飛,但是研製進度似乎遇到了問題,遲遲未能裝備部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蘇-57在彈艙開啟方面存在障礙,始終未能公開空中開啟彈艙的畫面或者圖像。對於隱身戰鬥機來說,機載導彈無法外掛,這是因為導彈本身就會反射雷達電波,並且雷達電波還會在機身和導彈之間多次反射,形成互反射效應,進一步增加飛機雷達散射截面積(RCS)。因此隱身戰鬥機採用彈艙把導彈隱蔽起來,讓雷達電波不能直接照射到導彈。但是在高速飛行情況下,打開彈艙,發射導彈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即便美國F-22戰鬥機當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的時候也遺留了超音速投放JDAM這個項目,後來經過努力才解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外界普遍認為俄羅斯在隱身戰鬥機研製方面遇到了障礙,如果蘇-57戰鬥機不能攻克這個問題,就不能算第四代隱身戰鬥機。


隱身戰鬥機展現了強大作戰能力之後,各國曾經掀起一股研製隱身戰鬥機熱潮,除了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之外,日本、印度、土耳其、韓國等都加入到這個行列,紛紛提出自己的隱身戰鬥機計劃,在三代半戰鬥機被F-35碾壓之後,法國和德國也有意啟動歐洲隱身戰鬥機項目,不過一陣喧鬧之後,這些項目紛紛現出原形,土耳其宣布隱身戰鬥機項目由快變緩,韓國隱身戰鬥機項目自動降級為三代半戰鬥機,而日本航空專家也承認國產四代戰鬥機F-3至少要到2040年才能投入使用,這個時間可以說是緩不濟急,這個現象可以用「大浪淘沙」來形容。


造成這種現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四代隱身戰鬥機技術難度非常大,不但要考慮空氣動力方面性能,還要兼顧隱身性能,攻克這些領域的難題需要長時間、大量資源的投放才行。實際上隱身戰鬥機技術目前只有中美兩國才掌握並不是一件偶然現象,因為這兩個國家就是當今GDP冠、亞軍。從中美兩國第四代戰鬥機發展歷程來看,可以說歷經艱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艱難攻關,這些工作如果沒有強大綜合國力支持根本就無法想像。以美國為例,第四代戰鬥機技術最早可以上溯到20世紀70年代,80年代ATF計劃啟動,90年代初YF-22首飛,2002年F-22A正式進入美國空軍服役,2005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時間跨度長達30年,期間解決了無數技術難題。


反觀其他國家,例如印度、土耳其、韓國等國家,連三代作戰飛機都沒有走完一個完整流程,更別說四代機的發展規劃。從國內外資料來看,這些國家幾乎沒有大規模四代戰鬥機研製計劃,尤其是隱身技術,基本上是空白,其他許多關鍵技術領域也是基礎薄弱,例如先進有源相控陣雷達、分散式光學孔徑系統、推重比為10的渦扇發動機、綜合電子戰、先進機載武器等。因此許多國家把希望寄托在外援身上,但是隱身技術是軍事大國尤其是美國保持軍事優勢的關鍵技術,對外封鎖非常緊,即便日本研製心神驗證機希望到美國進行實驗,都被拒絕,其他國家可想而知。自己沒有堅實技術儲備,又等不來外援,這些國家四代戰鬥機研製計劃顯然就是空中樓閣、曇花一現而已。所以有消息說日本增加了採購F-35戰鬥機的數量,德國也有可能引進F-35作為狂風戰鬥機後繼機。


美國著手研究第五代戰鬥機


其他國家還沒有邁入四代戰鬥機大門,美國已經著手進行發展第五代戰鬥機。從此前公開的一系列資料來看,第五代戰鬥機輪廓逐漸在世人眼中清晰起來。第五代戰鬥機與第四代戰鬥機相比,整體戰術技術指標有更一步的提高,包括隱身性能更好、飛行性能和機動性能更高,飛行包線更加寬廣,機載設備更加先進,武器更加強大,航程和作戰半徑更遠,能夠執行更加廣泛任務等,可以想像2020年之後,其他國家與美國在軍用作戰飛機領域差距應該會加大。


2017年,美國在第五代戰鬥機計划上取得了一個重大進展,那就是普惠公司三涵道變循環發動機完成測試。這標誌著第五代戰鬥機動力系統研製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所謂變循環發動機就是通過改變一些部件的幾何形狀、尺寸或位置,來調節其熱力循環參數(如增壓比、渦輪進口溫度、空氣流量和涵道比),改變發動機循環工作模式(高推力或低油耗)使發動機在各種飛行情況下都能工作在最佳狀態,從而擴展飛機飛行包線。


機載武器及特種飛機的發展


機載武器方面,美國現在採用雙管齊下方針,一方面挖掘現有機載導彈潛力,2017年美國空軍相繼提出遠程交戰武器和小型先進能力導彈兩個項目。前者是一枚遠程空空導彈,用於遠距離攻擊預警機、空中加油機等重要空中目標,後面一種導彈性能與現有AIM-120導彈相當,但是尺寸和體積更小,戰鬥機能夠掛載更多導彈。另外一方面,美國也加強了新概念機載武器研製,尤其是定向能武器研製,美國已經在電子戰系統運用激光技術,新系統可以發射激光束照射對方導彈,以摧毀對方紅外成像制導系統。在此基礎上美國開始著手發展機載定向能武器,2017年4月,美國利用AH-64武裝直升機完成了激光武器對地攻擊試驗。此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更是宣布獲得美國軍方機載激光武器驗證項目,要求在2020年初期完成機載防禦型激光武器研製。


2017年,美國空軍也公布了新一代T-X教練機項目要求,表明美國空軍新一代教練機發展進入工程發展階段。隨著第四代戰鬥機日益普及,對於教練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新型教練機具備更好的超音速、機動性能,以便讓飛行員能夠儘早適應第四代戰鬥機要求。所以我們看到進入21世紀後新型高級教練機發展掀起了一個熱潮,各國空軍紛紛研製、裝備新一代教練機。

特種飛機也是2017年作戰飛機發展的一個熱點。美國空軍宣布可能會啟動新一代聯合星飛機項目,以替代現有E-8飛機,它將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更強的對地探測能力;日本將會研製基於C-2大型運輸機的電子情報飛機;澳大利亞則選擇從美國引進EA-18G電子戰飛機。



2017年,無人作戰飛機發展遇到了一個重大挫折,美國諾斯羅普公司宣布退出美國海軍MQ-25無人空中加油機項目,從而標誌著X-47B隱身無人作戰飛機發展划上了一個句號。X-47B曾經被認為是當今無人作戰飛機的發展先驅,甚至被認為是下一代戰鬥機的雛型,但是美國海軍經過考慮,決定放棄隱身無人作戰飛機計劃,取而代之的是MQ-25無人空中加油機(後者對於隱身要求要低的多),以降低成本和費用。而X-47B在隱身方面進行較為深入處理,難以進行這樣轉型。從更廣的角度來講,各國對於無人作戰飛機投入實用還持保留態度。儘管無人作戰飛機在智能化方面取得長足進展,但是它仍舊要與後方指揮中心進行頻繁數據交換,對於C4ISR系統壓力較大,也存在較大無線網路安全問題,另外人工智慧在未來的發展中是否可控也讓人擔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無人作戰飛機的發展速度明顯放慢。


不過偵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在反恐戰爭之中作用顯著。目前這個市場被中美兩國壟斷,不過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研製、裝備偵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的行列之中,2017年,俄羅斯公開了國產獵戶座無人機,土耳其宣布將會裝備國產安卡-S偵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不過從公開信息來看,這些無人機與中美兩國同類型無人機相比仍舊有差距。


總體來看,2017年世界空軍武器裝備發展表明四代機時代已經來臨,五代機時代大幕正在開啟。各大國又重新回到傳統作戰力量的博弈之中,這對於動蕩不已的世界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備參考 的精彩文章:

俄土防空導彈訂單:在北約戰略包圍圈打開缺口

TAG:裝備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