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名牌大學又怎樣:十年寒窗為當獄卒?

進名牌大學又怎樣:十年寒窗為當獄卒?

我是美國名牌大學的碩士。先賢林大欽的「狀元家訓」有言:「富亦不誇,貴亦不誇;貧不須憂,賤不須憂。」所以我不覺得我與普通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曾有人問我,怎樣才能進入名牌大學,其實把戲說破,不值一文錢。

全世界的中層階級,普遍都上大學。大學教育,是中層階級的入場券。當代的名牌大學,集中於英國和美國。最近幾年,北大、清華、香港大學、東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才開始進入全世界五十大。英美是民主國家,大學入學的標準,不能太高,入學後不能太嚴格,否則民意會騷動。

各地的名門望族,希望後代不成為養尊處優、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而能過艱苦奮鬥的生活,能承繼祖業,因此集資辦學,用自己的方式培養下一代,由幼兒園辦起,一直到博士後。這就是英美名牌大學的由來。

這兒是培養高質數人才的機構,領袖的搖籃。學雜費極高,普通人家無法入讀。有錢人家的子弟,除非成績好,也不一定能入讀。雖有少量獎學金,但不包括全部費用,得到獎學金的學子,家庭還是要付上大筆費用,結果還是中上階層的子弟才有就讀機會。

我的好友陳兄畢業時與一猶太同學共同分享第一名。那猶太同學獲得獎學金去哈佛,他爸爸用了大量的錢資助他。他取得博士,不到二年,就成為「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政治系的主任。陳兄的爸爸,對陳兄說「如果你讀理工科,我會幫你,讀文科我就不理了!」陳兄讀的是經濟,後來他自己創業開了電腦公司。

怎樣進入大學本科

如果要子弟進入名牌大學,很簡單,從小就把他們送去貴族學校,畢業後,若成績優秀,就是理所當然的哈佛、牛津、劍橋。名牌大學的學生,可以說,是從小用錢煨出來的。香港的中上階層,在英屬時期,流行送子女到英國的貴族寄宿學校,當時每年學費加生活費十多萬港元。這些學校為英國貴族而設,實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三人一房,睡木板床,蓋毛毯。早餐一塊麵包,一碗麥皮。大清早在寒風中打球,一星期五天不得外出,家長也不可隨便探望,生活有如古時的僧侶,但苦讀幾年後,就進牛津、劍橋了。

加拿大最頂尖的名牌中學是上加拿大學院 (Upper Canada College),這是部長、大使的子弟上學的地方,出過6個省督,4個省長,7個高等法院法官,4個多倫多市長,13個「加拿大皇家學院」院士,41人獲加拿大勳章(Order of Canada)。近年來已有中國人削尖腦袋擠了進去。

怎樣進入碩士、博士班

有志以邁入名牌大學為終南捷徑,但限於境遇未能如願的青年,不必灰心。要進名牌大學的研究院,讀碩士或博士,比進大學本科容易。大學本科注重智識的傳播和教學,碩士博士課程注重智識的開發和研究,兩者性質不同。研究院有送錢給學生讀書的制度,即是獎學金,包括全免或免部分學費,一份助教的工作和一筆錢做生活費。

研究生正途的申請方法,是向研究院 (Faculty of Graduate Studies) 申請。研究院把申請分給各系的研究生遴選委員會,委員會分給系中的教授挑選,個別教授決定錄取誰及給多少獎學金,然後由研究院正式發出錄取信。

不過,有更有效的方法。首先,要了解研究生的獎學金是怎樣產生的。大學有出版或滅亡(publish or perish)的慣例,教授必須發表論文,否則解僱。因此,他們要籌措研究經費,聘請研究助理,但如果把研究經費分發為獎學金,用研究生來做研究,可比聘請助理便宜二、三倍,研究生是廉價勞工。

因為獎學金來自個別的教授,決定權在他本人,獎學金可向教授直接申請。首先,要查出哪所大學有自己要讀的科系,寫信去索取系內教授的名單。名單上就有各教授的履歷,研究重點及現在的研究課題。也可以進一步參考人名辭典「American Men and Women of Science」 裡面列出所有美國、加拿大大學教授的簡歷。

查到了教授的履歷後,即可了解到哪一個與自己的興趣、專長最接近。於此挑選五人,拿他們出版的書和論文來看,寫信給他們,說我看過你的書和論文,我有這樣的興趣、經歷和能力,能替你做研究,希望跟你讀碩士或博士。一個教授大概每兩年要招一個研究生。如他當時正好需要人,而你對他有用,他就會通知系內的研究生遴選委員會,轉告研究院,通知你入學和可得到多少獎學金。你的成績不一定要A等,B+已經可以,最重要的是,要對教授有用。

有女士申請邁阿密大學讀博士不被錄取,但進了哥倫比亞大學。哥倫比亞是人人嚮往的大學,因那教授剛好當年要招研究生,而且女士的技能和他配合,於是水到渠成。我的侄子進了碩士班,但沒有獎學金。我告訴他一個好學生,能同時拿到二、三個獎學金,但只能去一處,所以教授到了八月,通常手頭上都有錢。我叫他八月中就去見教授,說我家境不富裕,希望教授給獎學金。果然給我言中。他一路讀到博士,都沒用過家中的錢。

讀名牌大學有什麼用

進入名牌大學有什麼用呢?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可以進入最佳的機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在霍普金大學有兩個同班同學,和我三人在畢業前的聖誕假期,一同到渥太華聯邦人事部把我們的資料放進電腦資料庫。

他們的名字跳了出來,到了五月畢業,就去財政部國際司任職,其中一個二個月後,就派為聯合國國際核能組織在維也納開會的加拿大代表團成員。我的名字也跳了出來,叫我去做獄卒。我自問並非獄卒材料。我們華人,花大量時間和金錢的犧牲,去追求高的學歷,但卻達不到像白種人一樣的回報。學成後三到五年,人家會看你曾做過什麼,有什麼成就。名牌大學的學位,已經沒人注意了。

名牌大學的另一作用,就是對個性的陶冶。大學是一群老師和一群學生的組合。名牌大學,更是賢才薈萃,思想彙集之地。老師和學生,都是來自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精英。他們來到一起,討論不同的概念和觀點,簇新的思想,以及判斷事物,決定行動的原則。青年人浸染於這樣的風氣數年,天天受它熏陶,春風化雨,自然不覺地變成通達,有修養,有見識的文化人,對現代的趨勢,都能大約瞭然於胸中,能獨立思考,又能以廣闊的視野來看問題。這樣的人,可以付以重任。

大學時代,對人的思想和行為,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一個人的文化知識,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理想,都是在大學時代確立。名牌大學可以邀請到世界上最頂尖的政治領袖、科學家、學者來演講,對學生的啟發,不是一般大學所能比擬。有很多美洲的華裔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見過最有本事的人,是醫生和大學教授,於是認為這就是人生的終極,人人想做醫生和大學教授。

這是不健康的現象。名牌大學的學生的人生觀,不會這樣狹窄。香港、台灣到西方極樂世界讀理工科的人,多數是去小地方,讀小大學,生活在更小的華人社會。由進大學到得到博士,要十年的時間。在這十年中,完全與外邊的社會隔絕,與群體生活分離,每天早念書,午念書,晚念書,學成之後,就有了避世的人生觀,自認是科學人才,置社會的問題與苦難於不顧,對那些錚錚鐵漢都為之動容的事迹,避而不見。

有仁兄從大陸遊水偷渡去香港,在私立學院畢業,拿到獎學金到加拿大深造。他畢生講一句話:「我受過這麼多苦,理了自己就算。」他讀博士時,我讀學士。「中國同學會」農曆新年聚餐,我向他賣一張五元的餐卷,他說「我還沒有理好自己呢!」他成為博士,就到了渥太華做公務員,我也輾轉到了渥太華。

那時他已過了十多年汽車洋房,安定舒適的生活。農曆新年聚餐,我又向他賣餐卷,他又說: 「我還沒有理好自己呢!」這位仁兄比斯大林還糟糕。斯大林生而賤,是鞋匠的兒子。他晚年在住宅的辦公室貼滿了從畫報剪下來的兒童照片,常指著對周圍的人說:「希望他們不需要在我們那種環境長大!」西方國家,把斯大林宣傳為歷史上最大的罪人,但他從來沒有說過「我理了自己就算。」「讀聖賢書,所學何事?」這位博士,讀的不是聖賢書,是數學。

在華人社會裡面,這樣一心自掃門前雪的人,滿目皆是。有某生物學博士,經常說:

---「人生的目的,就是賺錢享受。」

---「人與人之間大家互相利用。」

---「人是不會做好的,人能做好,只是做媽媽的時候。」

---「人生在世,是不應有問題的。人有問題,因為他自己沒有做好,不應該去幫

他。」

---「沒有博士學位的人該打。」

---「所有謀人性命、奪人財產、淫人妻女、都是搞政治的人做的。」

---「我畢業後,就離開這兒,把所有人事關係切斷。」

他除了自己的專業,不看任何書籍,閑來喜歡打麻將。他走路時,宛如天地間唯我獨尊。真是久居夜郎,必然自大。為什麼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人,會有這樣的處世態度呢?因為他沒有受過名牌大學風氣的熏陶。博士等於古時的進士。如果有進士滿腦子都是這樣的思想,他必定是奸臣。這位生物博士所讀的大學,校長要檢討為什麼會培養出這樣的人。

名牌大學制度不民主

其實名牌大學是不平等的制度,是英美民主國家不民主的一面。社會上機會的分布不平等,上層階級機會多於中層,中層又多於下層。名牌大學的學生,大多出於有錢有勢的家庭,以他們的家境,已有很多的機會。如果再進入名牌大學,和全國,甚至全世界同樣背景的子弟,形成一個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網路,機會、優勢更多。真正民主的國家,不應該有名牌大學。中國的高考制度,比英美的名牌大學制度民主,而且走後門的途徑越來越少。但是不能「一考定終身」。一個國家,應該給年青人多次的機會。中國古時,就有很多屢試不第,而成大功、立大業的人。中國人群體精神薄弱。教育當局要在「群育」下功夫,自小就要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合作精神。除了高考分數外,可以增加群體生活為另一因素,例如做學生團體的幹事、社團的義工,參加集體運動(即球隊)都可得分。

未能進入名牌大學的學子,不必氣餒。中外古今很多成功人士,並不是出身於名牌大學,也有出身於名牌大學的人一籌莫展。有很多大學,雖然不是名牌,也是設備完善,師資優良。望我莘莘學子,努力不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叫你不要講話 的精彩文章:

TAG:叫你不要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