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偉達 VS.英特爾,誰才是未來大腦?

英偉達 VS.英特爾,誰才是未來大腦?

Deep-Sci:"-sci-"源自拉丁語的"scientia"(知識)

小科

物語

+

CES2018科技春晚,亮點、槽點不斷。

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由美國電子消費品製造商協會(簡稱CEA)主辦,旨在促進尖端電子技術和現代生活的緊密結合。每年一月在世界著名賭城——拉斯維加斯舉辦,是世界上最大、影響最為廣泛的消費類電子技術年展,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技術產業盛會。

01

英偉達

實力呈現,自動駕駛業務架構再次改變

在之前的某些重要節點上,英偉達也曾公開過自己的DRIVE系列產品技術架構,其中基本集中在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實現上,但在本次發布會上,英偉達實際上勾勒出了一個全新的DRIVE系列產品發展架構。

這個架構一共分為4層:

值得一提的是,黃仁勛在這一頁PPT上的標題是「未來汽車將由軟體定義」。作為半導體硬體晶元商的英偉達,說出這樣一句話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DRIVE XAVIER

首先必須說明的是,此「DRIVEXAVIER」並非英偉達在2016年9月曾經發布過的那款「Xavier」處理器(兩者從架構到各種參數都相差巨大)。唯一不變的是,兩者都是定位於自動駕駛場景中的SoC平台。

那麼,何以稱「全球最強芯」?

Xavier 擁有超過 90 億個晶體管,是迄今為止打造的最複雜的系統級晶元,研發投入高達 20 億美元。它基於一個定製的 8 核 CPU、一個全新的 512 核 Volta GPU、一個全新深度學習加速器、全新計算機視覺加速器、以及全新 8K HDR 視頻處理器而打造。可以同時處理兩個任務,如TensorCore、視頻識別和流處理、物體定位、路徑規劃等都可運行。

DRIVE AV

基於DRIVE Xavier處理器,英偉達將助力下一代智能車輛實現一套更為精細的功能。早前英偉達曾發布的DRIVE AV 自動駕駛車輛平台採用神經網路實現了車輛的自動駕駛。

DRIVE AV屬於英偉達開發的自動駕駛應用。它能夠將環繞攝像頭、雷達和激光雷達等感測器融合的數據進行梳理,首先完成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之後多種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演算法將為L4和L5級自動駕駛技術提供所需的多樣性和冗餘性,完成定位和路徑規劃。

英偉達又在本次 CES 上推出三大殺手鐧:DRIVE IX 、 DRIVE AR以及DRIVE Pegasus AI 計算平台。

DRIVE IX

DRIVE IX是一款智能體驗軟體開發套件,能夠藉助車身內外的感測器,為駕駛員和乘客提供AI輔助功能。

去年年底GTC Europe上,英偉達宣布,DRIVE IX是全新DRIVEPegasus AI平台的核心。當時,英偉達介紹稱,Pegasus是自動駕駛汽車最完美的大腦。

除了英偉達此前曾經提過的駕駛員注意力監控之外,此次還加入了4個應用場景:

這些功能看起來並不大,但可以說是人工智慧技術在汽車這個應用場景內的全面延伸,對於車輛使用的便利性、駕駛者和路人的安全性均有所幫助。

可以想像,隨著自動駕駛車輛各種感測器的加入,DRIVE IX很可能還會誕生更多的「小創新」。

DRIVE AR

DRIVE AR是一款增強現實軟體開發套件。目前NVIDIA已經開始體驗到移動設備端的AR應用的能力,且這一面向AI汽車的軟體平台將融合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和AI。

DRIVE AR將實現下一代增強現實界面,可在駕駛途中提供信息興趣點,創建警報提醒,並安全輕鬆地進行導航。

在這次發布會上,英偉達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讓車輛的思想以AR顯示的方式出現在車輛的各個顯示界面中(擋風玻璃、倒後鏡、後視鏡、儀錶盤等等)。

英偉達現場也利用自家的Holodeck技術進行了一個具體的展示,可以看到自動駕駛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會在儀錶盤和後視鏡上顯示一些有可能發生危險的臨近車輛。

目前這項技術看起來有點粗糙,黃仁勛也在現場表示:希望下次你們看到這項技術的時候,我們能夠優化的更好。

DRIVE Pegasus AI 計算平台

Xavier 助力「Pegasus 車載超級計算機」 。Xavier 是 NVIDIA DRIVE Pegasus AI 計算平台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這些都將實現擴展,以助力應對最為苛刻的挑戰。

Pegasus 是全球首款致力於推進 L5 級全自動駕駛機器人計程車的AI 車載超級計算機,它的外形只有車牌大小,性能卻相當於滿滿一個後備箱的個人電腦。它可以實現每秒320萬億次深度學習計算,能夠同時運行多個深度學習網路。

02

英特爾

一場猝不及防的科技秀

進入CES舉辦地拉斯維加斯,有兩件娛樂之事不容錯過,一個是賭博,一個是看秀。往年,每一次CES完工,返程的頭一天晚上都會去看一場秀,然而沒想到的是,這次CES之行,大會還未正式開展,就被一場猝不及防的英特爾科技秀圈粉了。

不誇張的說,英特爾憑藉這場秀已經拿下了CES2018最佳現場。

全新自動駕駛平台+無人車展示

英特爾CEO發表keynote時,展示了無人車直接開上台。其結合Mobileye的技術專長,包括計算視覺、感測、融合、地圖和駕駛決策。

英特爾還發布了一個全新的自動駕駛平台。這個自動駕駛平台整合了多種處理器,包括兩個2個EyeQ5晶元和1個凌動晶元。新平台強調了兩個元素,分別是感知和高精度地圖。

自動駕駛汽車通過配備的Mobileye攝像頭和感測器,成為一個高速運作的數據搜集者,不斷感知、並創建和更新高精度地圖,為L3到L5級別的自動駕駛提供了可擴展性和多功能性的平台。

AI晶元:持續向邊緣逼近

英特爾自主學習神經擬態晶元Loihi。「Loihi」是首款自主學習神經擬態晶元,這是一片能夠模擬大腦進行觀察、學習和理解的晶元,用極少量的數據就能進行學習計算,而且Loihi具備自主學習功能,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持續變得更加智能。

這款晶元包含目前發布晶元的大部分先進特性,集成了128核+3個低功耗x86核、支持可編程的學習規則、可擴展的神經擬態網路,統括基於FPGA模擬的原型演算法驗證。

Loihi將在年底推出,不過這款晶元只是研究實驗晶元,暫時不是一款產品,不會上市銷售。 接下來,Loihi晶元將被分享給研究合作夥伴,開始運作。

量子計算:49個,真的嗎

英特爾交付首個49量子位量子計算測試晶元。英特爾CEO Brian Krzanich表示,英特爾已向研究合作夥伴QuTech交付了首個49量子位量子計算測試晶元。

此前的2017年10月,英特爾宣布開發出新的17個量子位的超導晶元。

眾所周知,50個量子位的量子晶元將成為超高性能計算的分水嶺,如果英特爾此舉可進入試用階段,則量子商用、「量子霸權」將指日可待。

三位立體視頻黑科技:「造」出三維數字世界

True VIEW的原理是在觀眾席周圍安裝多個高清5K攝像頭,幫助定義鏡頭內的三維空間體積,並能拆分成成千上萬個數據點,稱之為「Voxel」。

在三維立體視頻里,你可以隨意轉換角度、拉近拉遠、轉換上下左右視角點。目前已應用於體育賽事中,此外英特爾還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攝影棚Intel Studios,將TRUE VIEW技術應用在電影、電視劇的拍攝中。

無人機和微型無人機

英特爾飛行汽車Volocopter現場起飛。Volocopter雖然說是飛行汽車,但其實也和直升機差不多。它被設想、設計和製造成首批無人空中計程車之一。

Volocopter是世界上第一架純電動兩座直升機,18個旋翼裝置的新型純電動私人直升機。飛行性能更加穩定,安全係數更高,機上操縱桿和駕駛艙軟體也容易操作。

可以推測,未來PK看這些:無人駕駛、量子計算、飛行汽車……誰,會是人工智慧計算的未來?

元芳你怎麼看

星星發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

GIF

歡迎訂閱 Deep-Sci

我們關注的三大領域:

「認知/神經/心理」「哲學/宗教/科學」「編程/信仰/行動」

讓我們一起:

獨立思考理性批判科學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Sci 的精彩文章:

如何接近人工智慧

TAG:DeepS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