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姚仁喜:關於不變,我不變的是「初心」

姚仁喜:關於不變,我不變的是「初心」

有一個人,三十九年前,要離開一個小城市,去美國念書。

他從來沒有出過國,因轉機需要在東京停留,所以他決定花兩天時間逛逛這座大都市,到街上走走。他去看了丹下健三的作品——如果你年輕,可能不知道丹下健三是誰。1964 年東京舉辦奧運會的時候建的兩座場館,就是他的作品。

這個年輕人土裡土氣的,到了這兩棟房子面前的時候,感覺實物簡直太令人amazing了!雖然以前在雜誌上看到過,但他還是看了很久很久,不能理解建築怎麼能做到這個地步。於是他站在那裡看了很久很久,眼界大開、心潮澎湃。從現在算起,這已經是五十多年前建造的了。

之後他飛到美國去念書了。

三十九年後,他無意間又走過這裡,一樣的駐足良久,這兩棟五十多年前的建築物,仍然令人amazing!那些清水混凝土,那些鋼製構件、空間、光線、細節……還是那麼完好,其中蘊含的文化語彙,仍是那麼清楚。世界在瞬息萬變,但那個心潮澎湃的感覺絲毫未變。

對於建築的喜好,他一直保持著高度的能量,這一點也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人在做很多事情,或重複做一樣的事情時,疲勞的感覺通常伴隨而來,但他對建築從未有過疲勞感,一直都保持著高度的熱情。每個案子對於他來講,都像第一個案子一樣,那種興奮感是新鮮的。長久地喜歡一個東西,並且沒有倦怠的感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一點很值得珍惜。

那個人就是姚仁喜

姚仁喜建築師 Kris Yao, Architect

大元建築工場( 台北/ 上海) 創始人

(照片由劉振祥攝影師拍攝)

1975年畢業於台灣東海大學建築系,1978年獲得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築碩士。自出道以來佳作迭出,在海內外各種建築評獎台上屢有斬獲。

其才華不僅體現在建築上,亦表現在電影製作、宗教文化傳播等多種文化行業。他用談詩、談藝術、談哲學、談宗教修行的話語談論建築。翻譯著作有《正見:佛陀的證悟》《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朝聖:到印度聖地做什麼》。

保持一顆「不變的初心」,姚仁喜逐漸形成自己的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他擅長將在地文化和場所精神融入建築空間設計,以「無為」之心營造「自然」的建築,不斷追隨建築與天地萬物合。

@姚仁喜

我以為,關於不變,我不變的是「初心」。

一本建築大師姚仁喜的建築美學隨筆集

——

《內境·外象:姚仁喜的建築美學》

真實感受姚仁喜的藝術建築魅力

回顧其30多年的創作行旅,每一次建築設計即是一場思辨與修行,每件作品背後都有著豐富深刻的內涵。

精選14件富有代表性、廣受讚譽的建築作品,如烏鎮大劇院、蘇州誠品、水月道場、「台北故宮博物院」南院等。

烏鎮大劇院

蘇州誠品

「台北故宮博物院」南院

內含其創作過程中的繪製手稿、設計效果圖、細節模型及精美建築實景圖、設計說明等。

超越建築的表象,融入人類內在的情感,多維度呈現姚仁喜建築實踐中的心境、語境和意境,反映建築人的內境與外象。

書籍裝幀設計十分巧妙,紙張配色考究。由設計師朱贏椿、小羊整體設計。

封面「外象」燙白,外封模切處理,透出內封的「內境」二字,呼應標題,一內一外,構思精巧。

@朱贏椿

慢工出細活,這本書的編輯校對,紙張選材和印製工藝都很考究。設計上我依然只採用姚先生建築作品的視覺元素,書里的字體只用了兩種,再無其他。內容值得一讀。

環襯選用了雅格紋紳士灰,如水泥牆上做的肌理。

外封採用的是進口特種藝術紙英國彩域,內文使用的是高規格的潤彩純白,手感柔滑,質地細膩。

建築不只是一門獨立的美學、理論,或思維的抽象系統,它更是情境的塑造。

情境在某些狀態中,會升華成「意境」。情境是「外象」,意境是「內境」,兩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的。

建築創作者以磚瓦木石等實質材料構築、營造人們有活動、有情感、有故事的情境;而更進一步,超越表象之外,則在人們心中產生有共鳴的意境。

《內境·外象:姚仁喜的建築美學》

姚仁喜 著

浦睿文化·湖南美術出版社

建築大師姚仁喜大量隨筆、設計手稿、演講精粹首次公開出版

30多年創作行旅透徹觀照/14件代表性建築作品全面展示

一條漫長的哲學思辨之路,一場追隨內心的修鍊之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浦睿文化 的精彩文章:

只有這一次,我沒有遺憾時間的流逝

TAG:浦睿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