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喜歡這幾種運動的人,據說賺得更多

喜歡這幾種運動的人,據說賺得更多

上一周,島主分享了真·人生贏家——扎克伯格近些年的年度挑戰,後台有很多讀者問:那麼扎克伯格2018年的年度挑戰是什麼呢?不是島主忘記寫了,而是4號發布推送時,小扎還沒有公布呀!

現在,他已經公布了,島主趕緊放上來:

小扎今年的年度挑戰似乎並沒有那麼的具體,他覺得2018年對他而言彷彿回到了最初提出年度挑戰的2009年,那是非常重要和嚴肅的一年,而目前,整個世界變得焦慮和分裂,他這年要做的重點就是回到Facebook上面來,整頓Facebook目前的問題,這大概是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重新找回初心的重要舉措吧。

這次的年度挑戰可能並不適用於大多數的普通讀者,但是,扎克伯格持續制定年度挑戰這件事仍然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上一篇推送發完,很多讀者也表示受到小扎的感染,要開始確定自己的年度目標,比如:不少人想學習小扎堅持跑步的習慣。

上次只說到他愛跑步並完成了跑步的目標,至於他到底有多愛,島主必須分享一個故事給你們。

2016年1月,扎克伯格剛許下「今年要跑夠365英里」的新年願望。但2月,他竟然收到了恐怖組織ISIS的威脅視頻,視頻里說:你封了我們的賬號,我們一定會對你進行最惡劣的報復!

當時的小扎正好在柏林,參加「關於如何解決難民湧入導致網上仇恨言論」的辯論活動。他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只好僱傭了16個保鏢。僱傭保鏢倒是正常,但是在這種特殊時期,恐怖組織都不能阻擋小扎對於跑步的熱愛,他依然堅定地奔跑在柏林的街頭。雖然身前身後跟著5個大塊頭的保鏢,但還是讓人感嘆:真是個用生命在奔跑的男子啊!

不過島主最近聽說,有一種職業叫做企業家形象設計師,他們不僅會幫助大佬們設計出席各類活動的衣著和談吐風格,甚至連他們喜歡什麼運動,都會一起規劃好。企業家對外公開自己喜歡的運動,也是他們形象的一部分。若仔細研究研究,還真有不少學問呢。

______

最考驗耐力的運動

——長跑

要說什麼運動最考驗耐心和耐力,那一定是長跑了。連股神巴菲特都說:「長跑就像搞投資,你必須要學會忍受枯燥的過程、並且適當控制自己的慾望,這樣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一般對外表現出是長跑愛好者的企業家,往往給人感覺意志力很強,能耐得住性子去做實事,不浮不躁、一步一個腳印。

巴菲特本身就是長跑愛好者。1995年,熱衷漢堡、薯條和櫻桃可樂的巴菲特開始發胖,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在醫生和教練的建議下,巴菲特開始嘗試跑步,沒想到從此愛上了這項運動。

2013年5月,一場全球矚目的會議在美國東部小鎮奧馬哈召開,此次會議——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全球股東大會,本來是要討論出巴菲特的接班人問題。但沒想到,這場會議開到最後,竟然是一場5公里的長跑比賽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

25個國家的2000名公司股東,以及數十名公司高級經理,脫下了定製西裝,換上了五顏六色的運動服。然後在巴菲特親自打響的起跑發令槍聲中,開始撒丫子狂奔。

其實,這是巴菲特在考驗接班人呢,所以能不拚命跑嘛!要知道,在這浩浩蕩蕩的長跑隊伍中,有兩個人是最熱門的接班人選:一個叫泰德·韋斯勒,馬拉松最好成績為3小時1分鐘;另一個叫托德·康姆斯,特長是鐵人三項全能運動,5公里跑步的最好成績是22分鐘。

不僅要跑得快、還要耐力好,才是成為接班人的首要條件啊。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從來都像長跑一樣,要能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像專註腳下的每一步一樣,專註於自己的判斷。所以在挑選接班人時,他也更有意於那些能夠經得住長跑磨礪的投資者。

說起國內愛跑步的大佬,實在太多了,跑步已經成為了企業家圈子裡最流行的運動。據說,現在企業家聚會、組飯局,見面打招呼不是「最近忙什麼項目啊」,而是「今天又跑了多少公里啊」。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每天堅持6-10公里的跑步鍛煉,經常有人會在天壇、北海公園、後海、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地看見他跑步的身影。即使天氣不佳,他也堅持在室內跑步。他覺得,「閑時跑步,因為有時間。忙時要跑步,可以放鬆減壓。高興時跑步,讓人更高興。沮喪時跑步,讓人高興起來。」

當很多人還在睡夢中時,老潘已經跑完步回來,在微博上跟粉絲們分享、互動了。最近老潘去了美國,還是堅持跑步、一點兒都沒有放鬆。此外,潘石屹也把「能否堅持長跑」作為招聘員工的一項考量。

萬科的郁亮也是愛跑步的人,幾年前他還是個標準的中年發福的油膩男子,為了減肥,他選擇開始跑步,他常說:「只有管理好自己的體重,才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他嚴格要求自己每周至少要跑5次。在郁亮的帶動下,萬科的許多員工都成為了跑步達人。

郁亮也帶動了自己的朋友、優客工場的創始人毛大慶開始跑步。當時,也就是2013年,毛大慶已經被醫生確診為抑鬱症患者,郁亮強行安利、天天督促,勸他用跑步來緩解壓力。

毛大慶不得已開始練習跑步,沒想到他「開始很不喜歡跑,沒有動力去跑,但是在某些巧合的環節下,突然間就開了竅了,然後就像中毒一樣喜歡上跑步了。這個東西是會讓人上癮的,而且在後來跑的過程中會悟出很多道理。」他也慢慢走出了抑鬱症的陰影,截止2016年12月,毛大慶已經完成全程馬拉松50個。

毛大慶的跑馬經歷和他的創業經歷太相似了,沒有一場馬拉松會是輕鬆的,過程都充滿了艱難和不確定,但是他總是告訴自己:一旦出發,必須到達。跑步如此、創業亦是如此。

______

最沉得住氣的運動

——太極

太極,講究的是你來我往之中,尋找克制和分寸感。作為一種最適合放鬆心境的運動,去體會剛柔之間的平衡感,最適合大商業帝國的掌舵人了。喜歡太極的企業家,總讓人感覺他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琢磨不透、有點神秘,但又帶著一切已經瞭然於胸的自信。

馬雲太愛太極了,他甚至把墓志銘都準備好了,「一個太極拳愛好者,順便做做生意。」愛太極的Jack Ma,想過一把武打明星的癮,分分鐘就召集來了李連杰、甄子丹、吳京、托尼·賈等一票功夫巨星,來陪他打,於是電影《攻守道》橫空出世。

當然了,這些明星不管你使哪種絕招,也不管你在以前的電影裡面如何厲害,這一刻,都是打不過冉冉升起的國際功夫巨星Jack Ma的。

迷戀武俠的馬雲早在大學畢業之初,就在西湖邊上學會了楊氏太極。太極對馬雲來說不僅僅是一項運動,太極精神也融入到他對阿里巴巴的管理之中,2011年他甚至與李連杰聯手成立了一家叫做太極禪的公司,為企業家提供太極拳課程培訓。

如今在馬雲的感召下,郭廣昌、柳傳志、王均金等商界巨鱷都成為了「太極粉絲」,紛紛穿上了白色的太極服,開始領悟太極禪意。

郭廣昌在馬雲和太極的共同感召下,成為了大佬裡面最愛太極的人,程度更甚於馬雲。在公共場合說太極、打太極已經成為復星掌門人的保留節目。向世界推廣來自中國的太極文化,簡直成為了復星的一大目標。

郭廣昌的健身時間表雖然不固定,但一周總會去兩三次太極館。工作間隙,叫上司機去打上一套拳,調整一下緊張的心態已經成為習慣。他笑稱:「想要改變世界,最簡單的就是改變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同時擁有好的生活品質和低碳的生活方式。」

GIF

______

最不服輸的運動

——極限運動

每一個極限運動者,身上都自帶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中國式英雄氣概。喜歡極限運動的人,身上都充滿著永不服輸的冒險精神。喜歡極限運動的企業家,也讓人感覺到他們身上不斷超越、不斷拓寬邊際的衝勁兒,對生活懷有永恆的好奇心和新鮮感,能夠常常搞出新意思。

但凡聽過王石名字的人都知道,他最愛的運動便是登山。他曾說,「當我覺得在事業上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偶然發現原來登山挺具挑戰性的,於是,便開始登山。」王石曾兩次登頂珠穆朗瑪峰,這一點即使是專業的登山運動員都不一定能做到,更何況那些大佬們了。

作為萬科的創始者,王石的形象就是一個不斷征服高峰的攀登者,不懼風險、不畏挑戰。這個形象,還真是給萬科在業界的形象都加了分。

而開著心愛的悍馬h2獨闖沙漠,則是劉強東最為上癮的愛好。粗獷狂野、腎上腺指數極高的越野項目同以「二、愣、硬」著稱的劉強東很是契合。2010年,他參加的車隊從北京出發去拉薩,途中多地鬧洪災,隊員都被嚇退了,最終只有他一個人抵達了目的地。劉強東還經常帶著速食麵、火腿和帳篷闖沙漠,一走就是兩個月。

「不知妻美」的強東大佬,在中國電商界,被譽為「打不死的小強」,對外展現的大都是鐵腕、強硬、霸氣的形象。京東前幾年要布局京東物流、特別燒錢,導致很多年都是虧損狀態,可現在還是熬了過來。

這種堅韌,和劉強東的運動形象倒是很相符。至少對於買京東股票的股民們來說,一個面對逆境不認慫的漢子形象,還是給了他們一種展望未來的安全感,誰還管他私底下是不是真這麼不要命呢……

國外愛極限運動的大佬就更多了。

運動相機的鼻祖、美國人尼古拉斯·伍德曼就是一位極限運動愛好者,他是一名狂熱的衝浪迷,還非常痴迷建造遙控滑翔機。十年前,伍德曼渴望能有一款綁在自己手腕上的攝像機,這樣他就能錄下自己衝浪時的帥氣姿態跟好友們炫耀了。結果,這就是GoPro的靈感來源。

谷歌的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也是腎上腺素上癮者,和低調內斂的拉里·佩奇不一樣,他喜歡的運動全都是非常刺激的。高空飛人、跳板跳水、極限飛盤以及冰球都是布林喜歡的項目,一般人還真不敢玩。

谷歌這兩位大佬一動一靜,正是契合谷歌既能創新又很靠譜的形象啊。

______

最突顯上流社會氣質的運動

——高爾夫

當然還有大家都知道的高爾夫,作為世界富人共同的娛樂項目,除了能夠在綠意環繞中放鬆心情,還提供了很好的商務交流環境。

但新一代的企業家,愛打高爾夫的新聞倒是不多見。喜歡高爾夫的企業家,總給我們一種「老派人」的氣質,不那麼看重賺錢這回事,揮幾下球杆,就決定了成百上千億的大生意。這種老派,是一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氣質。老港片里,總有那麼幾個人,閑聊著、打著高爾夫,就左右了香港的經濟命脈。

約翰·D·洛克菲勒最愛的運動就是高爾夫。他甚至說:「高爾夫就是我的生命。」說起打高爾夫,洛克菲勒已經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就拿買房子來說吧,他投資的四處地產,三處都設有高爾夫球場,而且還在新澤西州買下了一個高爾夫俱樂部。

雖然洛克菲勒在50多歲就過上了退休的生活,但因為長期工作忽略了身體,身體素質並不如意,所以老人家就開始堅持打高爾夫,並且是當成作業一樣,每天必須完成,慢慢地就變成了雷打不動的習慣。

亞洲首富李嘉誠也非常痴迷高爾夫,為了打球,還把家建在香港清水灣的高爾夫球場附近,每天清晨6點,他都堅持去打一個半小時。

李嘉誠曾說,「保持健康,沒有比這更好的運動,一個3桿9洞球場,轉兩圈一般需要1個小時到1個小時15分鐘。」李嘉誠還曾感嘆,只有每天早上打球的這90分鐘,才是真正屬於他自己的時光。

______

這樣看下來,大多數科技圈、新興行業的大佬們,可能因為整體年齡偏輕,所以更喜歡挑戰自己的極限,偏愛長跑、各種冒險運動。但傳統行業的大佬們,更喜歡安靜一點的、可以放鬆心情的運動,比如李嘉誠、郭廣昌。

但不得不說,馬雲一直是一個異類,在一群商業大佬中,以靜取勝。上次大佬的作息時間也是,早起的大佬里就是沒有馬雲的名字。助理小妞都驚了,「論早起,怎麼能沒有馬雲呢,這麼大的商業帝國,得起得多早才管得過來啊?」結果馬雲的官方回答是:「我起床比較晚。因為有了阿里巴巴的這麼多員工,我每天就不用做具體的事情。」連百度的李彥宏都曾嫉妒地說過:「與馬雲睡懶覺不同,我每天五點多就醒了,我很著急。」

其實我們常說,你就是你所吃的食物、衣著打扮、生活方式,你的選擇,透露出你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所選擇的運動方式當然也不例外。企業家有個人形象,企業有企業形象,為了向民眾傳遞最好的信號,選擇一種最有利的運動方式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所以不管是不是真的出於熱愛,但還是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運動下去啦。

你最熱愛的運動是什麼,

新一年又想嘗試什麼新的運動呢?

快來跟島主分享吧!

編輯:駱沒駝、扎姐

本文文字原創,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這是我們一起啟程的第93站,一起運動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伊薩卡島筆記 的精彩文章:

周末地圖‖澳門這麼小的地方,居然是全世界米其林餐廳最密集的地方

TAG:伊薩卡島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