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八卦味爆棚的《王冠》第二季有多少實錘?英國人表示,這戲說成分有點大啊!

八卦味爆棚的《王冠》第二季有多少實錘?英國人表示,這戲說成分有點大啊!

話說,女王上個月的聖誕演講,大家還記得么?

全篇圍繞著「家」這個溫暖的主題。

她感激了英國這個不算太平的2017年里,所有為了英國這個大家庭做出貢獻的人;

也感恩了這些年與她相互扶持的丈夫——菲利普親王,讓她自己的家一直擁有堅強的後盾。

91歲的老奶奶,氣場穩得不行,高貴又親切,真不愧是超長待機啥世面都見過的人。

作為全英國乃至全世界最關注的人物之一,處於八卦暴風圈中心的女王,她這份沉穩自在,到底是怎麼歷練出來的?

一大堆人(包括我們)牆裂推薦過的《王冠》,講的就是當今女王的成長之路。

不誇張的說,它幾乎代表了Netflix劇集的最高水準,金球獎直接摘得最佳劇集,艾美獎那一大堆提名更是對它的肯定。

大家都在翹首期盼《王冠》第二季,終於在上個月,第二季共十集,被良心的Netflix一次性放了出來。

這回豆瓣評分9.4,比第一季分數還高那麼一點。

從第一季女王剛加冕對王權認知的成長,描述人性和王權的衝突,過度到了第二個十年,和我之前猜的一樣,這一季的重點,變成了:

王權和父權的矛盾,或者更直白地說,就是女王的家庭問題。

「家」的主題,一不小心就暗合了女王的聖誕演講。。。

但是在《王冠》第二季里,女王家簡直可以說是危機四伏。。。

菲利普親王的各種浪漫不羈愛自由,從第一集一直延續到最後一集,從與女王的情感危機到子女的教育問題,就沒有消停的時候。

自己生孩子老公打壁球去了,還得管妹妹裝修遭鄰居投訴,再加上各種國家的內憂外患,女王在第二季乾脆直接轉職救火隊員,哪裡有問題點哪裡,忙得不亦樂乎。。。

《王冠》把「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演繹得淋漓盡致,也滿足了大家對英國王室超嚴肅八卦的慾望。

不過,看起來特別嚴謹特別有歷史感的《王冠》,照樣還是戲劇,為了創造精彩的戲劇衝突,虛構和演繹那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那麼肯定好多人好奇,《王冠》講的故事到底和史實有哪些差別?有多少成分是真實的?

The Times上一篇文章,就完美回答了這個問題。

這篇的作者厲害了,是特別著名的紀實記者Hugo Vickers,他是好幾位王室成員回憶錄訪談錄的作者,極其權威的王室研究者,現在英國王室的事兒,他最了解。

喬治六世(就是女王她爹)說的那句著名的「伊麗莎白是我的驕傲(pride),瑪格麗特是我的快樂(joy)」,就是出自他為女王母親所創作的傳記,這句話甚至成為了《王冠》中一集的集名(第一季第八集:Pride and Joy).

在這篇文章中,他對《王冠》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分集指出了到現在為止20集中每一集中的歷史錯誤和虛構內容。

可以看出來,他對第一季的肯定,和對第二季的小不滿。。。

第一季中大部分都是模糊事件發生的時間線,大致還是忠於事實,

到了第二季,涉及到了女王的家庭生活,編劇們八卦的心擋都擋不住,真的假的全往上招呼,

而且好多都是非常關鍵的劇情!咱們這就來梳理一下。。。

1. 溫莎公爵被女王禁止歸國

在第二季第六集,講述了一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政治危機事件——傳說中的「馬爾堡文件」。

這份藏在鋅桶的文件,直指早就退位的前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後來的溫莎公爵、伊麗莎白的親叔叔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愛德華八世不用介紹了,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因為不能迎娶辛普森夫人就宣告退位。

英國歷史上第一個愛美人不要江山的皇帝,這個情節實在是太言情小說了有木有?

所以有很多人暗自懷疑,親近納粹才是愛德華八世被逼退位的真實原因,愛情故事不過是英國王室遮羞的障眼法而已。

這個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馬爾堡文件」,包括愛德華八世夫婦與希特勒的交往信件,還有1937年英王訪問德國與希特勒會面的照片等等。

劇中把這段隱藏在迷霧中的歷史直接定了性,女王甚至禁止溫莎公爵重返英國。

但是根據Hugo Vickers的研究,他認為這一集,為了體現女王的救火隊員特質,黑愛八黑得有點過了。。。

在1954年,第一批「馬爾堡文件」被公開解密後,丘吉爾曾經對受到媒體折磨的溫莎公爵說,他認為這些文檔「無害」,且「只是給你的故事增加些不那麼無聊的花邊」。

而馬爾堡文件,也隨著時間完全解密,可以看出希特勒最初對愛德華八世曾經極力討好

——希特勒希望可以獲得英王這個強有力的盟友,其實挺正常的。

但是愛德華八世是怎麼反應的呢?

在他在位期間,除了認為希特勒是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在那個時候可能大家都是這麼認為的,畢竟德國在他的領導下慢慢恢復了穩定繁榮——之外,並沒有太熱絡的反饋。

1937年,已經退位的溫莎公爵,與辛普森夫人一起,確實訪問過希特勒的山莊,而他們具體交談了什麼,沒有任何記錄說明。

因為見過希特勒,就判斷公爵有將英法情報吐露給納粹高層,當間諜,這個就太武斷了些。

而現實中女王的態度,似乎也從側面印證了公爵沒有叛國的事實,雖然拒絕了叔叔向她要求工作的請求(劇中也有這段),但是可從來沒有禁止他造訪英國。

現實里,公爵不僅來過英國好多次,和英國王室見面也很頻繁,在倫敦做眼科手術的時候女王還私下去探望了兩次,去世以後女王更是批准公爵和夫人合葬進英國王家墓園。

要真是有實際證據證明叛國,還要為已經退位的國王花這麼多精力去掩飾,也實在做戲做得太認真了點。

反正Hugo Vickers的結論是:溫莎公爵或許是個傻子,但絕對不是個叛徒。

2. 肯尼迪夫人間接促使女王收服迦納

第二季第八集可謂是相當精彩,從這集的名字就能看出來——「親愛的肯尼迪夫人」,作為兩個站在世界頂端的女人,會有怎麼樣的交鋒?

那叫一個暗流洶湧啊!

這一集在反殖民浪潮和冷戰背景下,以小見大,編劇簡直不要太牛。。。

簡單來說是這樣的。。。

肯尼迪夫婦訪問英國,Jackie強烈diss了女王,畢竟Jackie比較年輕又美貌,女王大人倍感威脅,危機感發作。

恰逢當時還隸屬於英聯邦的迦納有脫離的可能,美國變成投靠的對象,女王受了刺激一發狠直接奔去了迦納,用個人魅力(跳了一支舞)把迦納給拉回來繼續投靠英聯邦。。。

Jackie最後還私下跑去和女王道歉,也算是小小的報復成功吧。。。

然而Hugo Vickers表示,

哎呀媽,編劇厲害了!這倆事兒也能拽一塊!

他表示,首先,Jackie並沒有那麼尖刻地diss女王大人。。。

唯一有記載的,是Jackie私下和著名名人攝影師Cecil Beaton(這也是位大神),說:「女王的穿著和髮型,白金漢宮的傢具,還有花啊啥的,沒那麼讓人驚艷,女王也有點嚴肅沉悶。」,僅此而已——而且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女王聽到過這些話。

而菲利普在宴會上的表現,據記載是「有點緊張,覺得自己和這群人都很疏離」。

從沒表現出這種熱絡的態度。。。

所以因為見了下肯尼迪夫婦,女王就受刺激啥的,實在不至於。

更和「一舞降服」迦納沒毛線關係了!

迦納早在1957年就宣告了獨立,確實有進而脫離英聯邦的可能性,但是當時他們的首選可能是投靠蘇聯而不是美國。

受到總督恩克魯瑪的邀請,女王早就想拜訪迦納,但是因為當時懷著安德魯王子,就沒有成行,直到1961年恩克魯瑪訪問了蘇聯,英國覺得這實在是有點危險,哪兒能讓赫魯曉夫佔了便宜。。。

女王毅然決然肩負起自己的責任,這才有了迦納之行。

所以說,和美國真的關係不大。。。

女王和迦納領導人恩克魯瑪跳舞的照片是真實存在的,然鵝純靠個人魅力打動一個國家領導人??

應該也沒那麼戲劇-。-

3. 「爹坑完我,所以我要坑兒子」,菲利普親王的教子經

大家都說,查爾斯王子這個樣子,和他爹菲利普親王有很大關係。。。

那菲利普又是跟誰學的?

那估計也就是他爺爺了!

所以在第九集,我們就看到了菲利普把查爾斯送進了一個可怕學校,還閃回了他自己在這所學校時發生的故事。

劇里是這麼講的,菲利普在這個學校的時候,就被各種欺負,然後在一次和同學衝突之後,假期被禁止回家。 於是乎,也就不需要姐姐在假期照顧他,姐姐有空坐上了飛往倫敦的飛機參加婚禮,結果飛機失事一屍兩命。。。

在參加姐姐葬禮的時候,他爸見到他就說:「都賴你,要不我最愛的孩子就不會死!」

看的時候我就在想,這什麼爹啊。。。

到了查爾斯要上學的時候,菲利普堅持認為男孩就該這麼教,於是把查爾斯也送進了同一所學校電療,哦不,磨礪意志——最後把查爾斯接回家,立刻跑去和閨女兒玩耍,理都沒理自家「軟弱」的兒子。

這個父教子,子教孫的對應,簡直是編劇教科書級別的有沒有!

但是實際上,

Hugo表示,這些抓馬大部分都是戲劇演繹。。。

菲利普親王在學校里到底有沒有這麼慘,並沒有證據,不過以他堅持要把查爾斯送進這所學校而非伊頓,可以看出實際他對學校是有感情的,而且以他的體魄和個性,混得應該還不錯。

對比查爾斯,他可是認為這學校「是監獄」、「完全是地獄」的。。。

另一個虛構是,劇集里菲利普非常間接地導致了自己姐姐的死亡。

但事實上,這趟倫敦之行,是在很久已經就確定的希臘王室事宜,菲利普有沒有被禁足,姐姐都會坐上這班飛機。

而姐姐去世後,他也非常傷心,於是他父親安德烈亞斯王子親自來到英國,安撫他,並把菲利普接到德國參加葬禮。

這麼一個爹,怎麼可能當著那麼多人,一臉憤恨地直接說自己女兒的死都是自己兒子的錯。。。Hugo在這裡用了grossly untrue(十分不真實)這麼嚴重的詞兒。

但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戲劇改編,讓菲利普對待查爾斯的嚴苛態度,有了更加合理的解釋。

總得來說吧,縱觀20集,女王自己穩如泰山從不搞事,女王周邊的人,沒一個讓人省心的。。。

明明都不是自己的事兒,結果全世界都來問女王怎麼看。

接下來還有黛安娜卡米拉這麼個巨大的麻煩,想想就替她頭痛。

這一切被放大的抓馬都讓觀眾為女王的如履薄冰,產生了更多的感嘆。

但通過Hugo Vickers的考據,讓我們更加真實地了解了女王的故事和她的人生。

有的人可能會說,哎呀就是個影視作品,這麼較真幹嘛?

《王冠》乃至媒體所展示的,是女王人生的一面,被流言、醜聞、抓馬所包裹的部分,掙扎在人性、父權與王權之間,我們所好奇又不能感同身受的那一面。

Hugo Vickers告訴我們,如果還原真實的歷史,其實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女王,

維護王權形象是她工作的職責,處理家人問題是她家庭的擔當。

扔掉那些頭銜和戲劇性的故事,女王的人生,也可以總結成:奔波於工作和家庭之間,在其中尋找一個微妙的平衡。

當然女王在這方面可以算是非常成功了,做女王做得民眾愛戴,家庭最終也是穩定和諧。

而平衡工作和家人,不正是我們每個普通人每天都在面臨的問題嗎?

其實,每個人頭頂上都戴著這麼頂「王冠",如何能一邊靈活處理棘手事務,一邊還要保持高貴和優雅,才能對的起這「王冠」沉甸甸的分量。

不是頭戴王冠高高在上,也不是劇集中忍辱負重的樣子,女王這麼多年,早學會了看淡一切,在各種紛紛擾擾里保持真我,

我覺得在91歲高齡依舊私下自己開車出門的這個老太太,可能才是女王最真實的自我—— 低調、優雅又懂得皇室尊貴的真正含義。

據說女王擁有的車,總價加起來價值上億元,但是自己開車出門,依舊是開輛看起來很低調又足夠優雅的捷豹。

女王高雅古典低調的英倫風,和有著最本質英倫傳承的捷豹,是一脈相承的。

說起來女王和捷豹的淵源,那可是相當深了,加冕沒多久就跑去考文垂參觀捷豹工廠、發表演講,後來更是多次故地重遊,在2014年更是親自為捷豹路虎的新引擎工廠舉行了開幕儀式。

更不用說多次被拍到自己開著捷豹出行,絕對是真愛。

被女王所青睞的豪華汽車品牌,一定非常不尋常。

捷豹品牌充分展現80餘年的性能美學精髓,將對英倫精神的理解灌注到每一個細節的設計上,再搭配超前的創新科技,打造出新格調運動商務座駕XFL。

外表不用多說,帶著厚重英倫運動紳士氣息的捷豹,外形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新一代捷豹XFL,還升級了最關鍵的「芯」,搭載了捷豹路虎自主研發的全新Ingenium 2.0升四缸發動機,起步加速及燃油經濟性表現大幅提升。

內涵更加表現英倫風,有著更豪華的內飾,世界頂尖真皮全手工雙針縫合的座椅。

最重要的是,它不僅使用先進的智能全鋁車身架構,除此之外更堅持標配全景天窗和真皮座椅。擁有更大座艙空間,全車軸距增加到3100毫米,比之前多140毫米,舒適是你坐進去立刻就能感受得到。而且每個細節也更加人性化,比如有著記憶功能的智能駕駛座啦,帶有雙視圖屏幕技術的10.2英寸觸控屏幕和InControl智能馭領 尊享觸控信息娛樂系統,以及英國Merdian頂級座艙音響,和超贊的後排影音娛樂系統。

內外兼修,精緻動感,卻又沉穩高雅,這就是英倫精神,難怪女王愛捷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誰說前任送的包,就要給感情陪葬?

TAG:英國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