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將,只因說錯一句話,論功行賞時卻排在最後一位

他是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將,只因說錯一句話,論功行賞時卻排在最後一位

原標題:他是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將,只因說錯一句話,論功行賞時卻排在最後一位



所謂亂世出英雄,這似乎是個很奇怪的定律,在中國的歷史上,每逢戰爭年代,都會湧現出無數的英雄豪傑。

隋唐時期自然也不例外,在那個群雄爭霸,烽煙四起的年代,一批改變歷史的英雄豪強登上了歷史舞台,其中就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秦瓊敬德,如今他們倆也被當做中國的門神,受到時代人民的稱讚。


李世民在當上皇帝之後,對當初跟隨他的有功之臣進行論功行賞,並設立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對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相信讀者們都不陌生,他們是輔助唐太宗平定天下、治理天下的24位文臣武將。


李世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可謂個個豪傑,運籌帷幄的長孫無忌,戰功赫赫的李靖李勣,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秦瓊程咬金,足智多謀的房玄齡杜如晦,剛直耿介的魏徵,打下半個江山的李孝恭,還有被以造反罪名誅殺的張亮侯君集等等,沒一個省油的燈。可是今天我要說的是排在最後的一位的——秦瓊。


在眾多的武將中單論個人武力,秦叔寶可能是最驍勇的那一位。舊唐書曾雲「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莫不如志」,意思和萬千敵軍取敵將首級差不多,可見秦瓊被稱為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將,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卻排在了最後一位。 這又是為何呢?很多人會說是因為秦叔寶沒有參加宣武門之變,要知道當時的魏徵還是李建成手下呢?甚至有人認為繪像時,秦瓊已經死了五年,因此這都不是主要原因。


1.玄武門之變發生在公元626年,而排名中間的殷開山卻死於公元622年。名列第四的魏徵在玄武門事件時還是太子李建成的人。而且史書《後唐書》記載秦瓊參與了玄武門之變:「六月四日,從誅建成、元吉。事寧,拜左武衛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秦瓊因參戰有功,被加官增祿。


2.秦瓊在跟隨李世民出征時,戰功顯赫,在征伐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的戰役中,秦瓊都是先鋒指揮官。只是在大唐一統貞觀年間,因多次發病而戰功不顯著。


3.在繪製凌煙閣像時,秦瓊已去世五年,但殷開山去世二十年,而柴紹也去世了九年,排在第三的杜如晦也死了十七年,所以這個也不是原因。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秦瓊太過自負。有一次秦瓊曾對旁人說:「我戎馬一生,大小戰鬥二百餘陣,屢受重傷,怎麼會不生病」。後來這話傳到了李世民耳朵里,李世民將這話當成了邀功的意思,在李世民看來,秦瓊在投靠李家之前,也曾替王世充、李密等人賣命,難道所有的傷都是替李家受的嗎?

要知道,李世民並不是一位心胸開闊之人,魏徵死後,李世民就對魏徵差點開棺戮屍就是最好的說明,因此面對秦叔寶的炫耀,李世民怎麼可能不多想。



凌煙閣二十四人中,除了秦瓊外,其他人都有實際封地,只有秦瓊是虛職,但最後李世民還是將秦瓊放在凌煙閣中,也算有一點人情味。

版權說明:本文摘自於網路,可尋原始作者均註明,如果未註明者均不可查詢,如原作者有異議,可聯繫平台留言,24小時內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歷史怪 的精彩文章:

看一次笑一次,《鐵齒銅牙紀曉嵐》中令人叫絕的經典橋段

TAG:新歷史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