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有一種浪費,叫「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有一種浪費,叫「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文|莉婭

我人生的遺憾是我不是別人

人類航天史上最引以為傲的救援行動?歷史上的奇蹟?戰鬥民族逆天自救?

看不看?看!

作為一個科幻片愛好者,莉婭毫不猶豫就在本周這麼多上映新片中選擇了這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太空救援》

01

成也真實事件改編

1982年4月,蘇聯向太空發射了「禮炮七號」空間站。就在一年後,禮炮七號突然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

由於當時正值美蘇冷戰時期,蘇聯政府為了不讓這個濃縮了蘇聯最先進太空技術的空間站被美國撿走,決定派遣退役宇航員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和工程師維克托·阿約金前去修理禮炮七號。

並且做好摧毀空間站的準備。

弗拉基米爾和維克托乘坐聯盟號太空飛船飛向太空。

在成功接近禮炮七號之後,兩位宇航員需要解決一個問題,如何與禮炮七號進行人工對接?

因為在那個年代,人類從沒有成功對接非控制下的空間站。

對接成功後,還有更嚴峻的問題等待兩位宇航員:如何讓空間站恢複電力,重新與地面控制中心取得聯繫。

同時,兩位宇航員攜帶的補給只夠使用7-8天。

在寒冷的空間站里,他們不僅要完成維修任務,還要想辦法活下去……

從製作角度來看,本片在特效上非常值得稱道。

莉婭難以想像這居然是一部成本僅4000萬人民幣的低成本電影。

4000萬人民幣是什麼概念?

在國內,4000萬的投資大概就夠拍一部愛情文藝片。

而戰鬥民族居然拍出了一部特效真實、畫面精緻的科幻片!

這是因為導演用一種以小見大的手法,沒有在太空的奇觀特效上燒錢,而是大多數時間裡局限在空間站內。

最讓莉婭印象深刻的是當空間站里的冰雪化為水珠後,所有水珠漂浮在空中。

從畫面的細膩程度上來說,幾乎可以堪比不少好萊塢科幻大片了。

另外,本片中出現的很多道具,例如宇航服、飛船、空間站等器械,多數都是當年真正在蘇聯太空中服役過的設備。

這也儘可能的做到了還原歷史事實。

在這方面來說,俄羅斯人真是每分錢都用到了刀刃上,國內電影人在這點上不妨向戰鬥民族多學學。

02

敗也真實事件改編

本片在宣傳上,重點一直是「真實事件改編」。

但可以說,成也在此,敗也在此

「真實事件改編」的噱頭對《太空救援》就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

好處在於它可以利用電影外的真實來調動觀眾情緒。

拿《火星救援》對比,同樣的救援題材,本片毫無疑問更具有情感震撼力

壞處就是,這種「真實」既限制了劇情的發展方向,又讓我們實際上已經被官方劇透了,懸念盡失。

正如本片,在劇情上最大程度上的還原了歷史事件,甚至在演員外形上,也儘可能的做到了還原。

本片片尾有一些當年的影像資料,可以看出無論是兩位宇航員,還是地面控制中心的主管,和真實人物都非常像。

但也犯了這類電影最可能犯的毛病:過度追求還原歷史,而喪失了電影應該有的懸念和起伏。

在這方面,可以拿去年上映的《薩利機長》做一個比較。

同時是真實事件改編,同時是在已知任務成功完成的前提下。

《薩利機長》把飛機如何能否成功迫降這個已知的懸念變成了如果薩利機長沒有違規操作,飛機能否成功迫降這個未知的懸念。

並且人為製造了調查機構這個反派。

那麼事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事實上調查機構只是例行調查,模擬機實驗只是調查的一環而已,他們並沒有刻意刁難機長。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它可能是錯的,但從電影敘事的角度來說,它卻是對的

電影需要這樣一個戲劇化的懸念來推動劇情發展。

而在這方面,《太空救援》做得並不好。

看完本片,莉婭唯一的觀感是寡淡

本片前半段,其實在製造懸念上很有想法,首先樹立宇航員的心理問題:弗拉基米爾因為在太空中看見綠光而被迫退役。

其次渲染了救援行動的困難:在當年那個時代,人類從沒有成功對接非控制下的空間站。

在心理上和技術上,懸念都擺了出來。

然後在兩位宇航員升空後,十分鐘就解決了前半段一直在渲染的對接這個最大困難。

到了後半段,敘事上分成太空線和地麵線,太空線面臨著修理空間站的困難,地麵線則面臨著蘇聯政府的施壓。

在空間站里,兩位宇航員疲於奔命的解決空間站起火、太陽能系統失靈、兩個人只能活一個等困難。

這種懸念的堆砌造成後半段從頭到尾都在不斷高潮,完全沒有起伏,打亂了本該有的緊張感。

尤其是最後一段,兩位宇航員用鎚子砸開太陽能感測器,而地面也讓指揮員做一件事情。

這種刻意的交叉敘事不僅沒有製造出懸念,反而失去了節奏,更像是畫蛇添足

反觀前幾年的《地心引力》,全長時間只有90分鐘,劇情上化繁為簡。

在懸念保持的基礎上注意敘事節奏的張弛有度,而不是令人疲憊的拉長懸念。

本片地麵線更是走馬觀花,製造出的政府這個反派,就像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純粹多餘。

除此之外,最讓莉婭遺憾的是對於宇航員弗拉基米爾一開始就鋪墊的心理問題,更是完全沒有再提起。

1984年,在蘇聯的「禮炮7號」太空站上發生了一件靈異事情

身處太空站的6名宇航員都突然看到「天使」出現在太空站周圍,緊接著整個人便處於一種非常舒服平和的狀態。

圍繞著這件事,一直以來都充滿爭議,有人認為是宇航員的幻覺,也有人認為是宇航員遇到了神。

本片在一開始就引出了這個懸念,然而在後面卻完全拋棄了這個主題。

《太空救援》採用了一種徹底的好萊塢拍攝手法,製造兩個孤膽英雄,告別懷孕的妻子和家人,毅然踏上了拯救國家偉業的道路,最後衝破層層困難完成使命。

這浪費了一個本可拓展這類太空科幻片深度的機會,使本片定格在好萊塢式的爆米花大片上。

最後說說本片最奇葩的一點,那就是它在本該虛構的地方真實了,然而在本該真實的地方「虛構」了。

沒錯,我說的就是配音

莉婭在觀影全程都覺得彆扭,不僅僅是因為口型與聲音的完全不匹配,更難以想像的是一部背景是美蘇爭霸的俄羅斯電影竟然全程採用英語配音。

每個俄國人都操著一口流行的美式英語,這股違和感並不會隨著劇情的展開消失,反而是會越來越突兀,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幾乎讓人全程齣戲。

總得來說作為一部太空救援片,本片建立在真實事件上,製作水準也算是精良細膩,具有一定的可看性,它的最大賣點是「真實事件改編」,但這也是唯一的賣點

- FIN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鮮電影 的精彩文章:

TAG:小鮮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