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來《桃花源記》描述的是一個陰間世界?這些細節讓你細思極恐!

原來《桃花源記》描述的是一個陰間世界?這些細節讓你細思極恐!

桃花源記

上學的時候我們都背誦過一篇課文叫《桃花源記》,當時老師講裡面描述的可能是漁夫幻想出來的世界,可是現在看來,這篇被我們反覆背誦的文章,描寫的竟然是一個鬼故事!裡面各種細節,細思極恐啊!

《桃花源記》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全文大概意思就是:距今兩千多年的東晉時期,有一個漁人不小心進了桃花源,發現這裡的人與世隔絕,但幸福指數很高,這個漁人離開桃花源之後,想拉上政府一起做考察,卻硬是沒找到桃花源。

我們現代人不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所以誤認為桃花源是一個人間天堂。首先,我們根據課文還原一下這個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路徑,「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初極狹,才通人」,課文說漁人是先看到山有小口,好像有光,於是就進去了,一開始很狹窄,然後就寬敞的走進桃花源了。

根據《大漢原陵秘葬經》的記載,秦漢魏晉時期的墓道就是文中描述這樣的,前窄後寬,目的是為了防盜賊」。民間為了避諱死人,是不會把城市、村舍,以及自己家弄成前窄後寬的,不然自己住的地方,不就和死人一樣了嗎?另外,在當時墓地要依山傍水,有桑竹垂陰,有桃樹辟邪,《葬經》「門前桃桑,為大凶」,桃桑是聚集陰氣的,民間的人是不會在自己家附近種植桃樹和桑樹的。

綜合以上信息,墓道結構、桑竹、桃樹,這些當時的墓地標配在《桃花源記》中全齊了,那這到底是一個村,還是一個類似墳地的地方呢?其次,課文說桃花源村民的祖先是秦朝人,為躲避戰亂在此定居,從此代代人與世隔絕,一直到了東晉時期。

然而,重點來了!他們一直與世隔絕,從未跟外界有任何接觸,可是文中提到,從秦末到東晉時隔五百年,這群人的漢服居然沒變過,根據作者本人寫的桃花源記,東晉時期,我們華人穿的漢服,明顯受到北方民族的影響,其衣服款式和秦朝的有所不同,桃花源的人竟然與世隔絕,他們穿的漢服怎麼會和外面的一樣呢?

結合之前分析的細節,桃花源本來就是墓地結構,或者說就是一個陰間,那麼長期生活在陰間的人還能是活人嗎?所以合理的解釋是,他們穿的衣服都是陽間的人燒給他們的。最後,課文結尾,政府想去考察桃花源,可為什麼劉子驥死後, 就沒人再過問了呢?這是不是就暗示著,後來大家都發現桃花源根本就是一個死人國。

《桃花源記》的作者根本不是再描寫一個美好生活,而是通過一個死人的世界,告訴世人,世間本就存在很多痛苦,那些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並不存在,只要活著,就必須要接受現實有時候積極的生活才是正確的,不要去尋找那種所謂的人間仙境,紅塵是一個大道場,只有體會了世間的苦,步入高真之後方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快快投稿給我們吧

隨手轉發,功德無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揚天下 的精彩文章:

總被嫌棄沒文化?那是因為你沒拜對神!

TAG:道揚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