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安驛站忠堂村的進士文化

新安驛站忠堂村的進士文化

忠堂村是一個擁有「三世二品坊」和「方貴文進士坊」兩座古牌坊、「方氏古宅」古民居、古水口等歷史文化遺迹的古村落,村外三面環山,一條小溪穿村而過,山清水秀。

「三世二品」坊

「三世二品」坊坐落忠堂村村口,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建,青石築成,三間三樓,四柱衝天,通寬8米,高9.5米。柱腳飾金剛腿,額枋和上半截柱頭雕刻精美。正面額枋題「三世二品」,下刻「通奉大夫雲南布政司左布政方泰、方祥慶、方良曙」。背面刻「三朝申錫」,下刻「敕封工部員外郎贈刑部郎中加雲南左布政使方祥慶」等字。

「繡衣進士方文貴」坊

該牌坊坐落於村中來龍山下狀元廳前,為明代所築,用材上採用的為花山謎窟特有的紅砂岩,為一間一樓,兩柱而立,通寬4.1米,高約7米,雕刻精美,整體保持良好,不過年久失修加上文革破壞,部分構件和花紋已經脫落磨損。正面額枋題「繡衣」,下刻「繡衣進士方文貴」。背面已被泥巴糊住,只依稀可以看到下刻的「丙辰進士」等字。為什麼上刻「繡衣」二字呢?原來明清時期,讀書人都穿刺繡的衣服,繡衣成為封建社會讀書人身份的象徵。明代皇帝在朝廷聽聞此地的求學之風盛行,欽賜「繡衣」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州大論壇 的精彩文章:

TAG:徽州大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