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成「技術革新大國」言之過早

中國成「技術革新大國」言之過早

中國成「技術革新大國」言之過早

在以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為平台的新經濟中,中國無疑緊緊抓住了這個風口。特別是中國在電子商務、快遞物流、移動支付、共享經濟、外賣送餐、APP定位搜索、醫院挂號、購買電影票、支付水電氣等公共費用上,把現代科技手段的移動互聯網等商業應用到了極致。讓所有外國人羨慕嫉妒恨包括高度發達體的美國人。

       一直從媒體報道中,看到包括美國人對在中國生活的極度方便性、高效性的讚揚,但一直沒有親耳聆聽來證實。此前在看某電視台跨年創業知識分享節目時,一個在中國留學的美國女孩說,畢業後打算留在中國,不準備回美國了。因為她近期回美國一趟停留幾天後感到非常不方便。習慣了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的各種服務後,回到美國已經不習慣了。

      2017年一季度我到歐洲參加會議後到達佛羅倫薩參觀時,給我們當導遊的是一個在中國留學八年後剛回到義大利佛羅倫薩的小夥子,中文名字叫做秦龍。在參觀聊天中,我問他回來後什麼打算,他說準備再回到中國創業,在佛羅倫薩感到非常不方便,「太落後」了。我大吃一驚,他看到我的表情,滔滔不絕講述在中國生活學習多麼的方便,手拿一部手機可以不出門完成幾乎所有事情,在佛羅倫薩根本做不到。

        我女兒出國也有六七年,她談到中國與國外對比時說,她出國那會兒國外與中國對比差距很大。中國這幾年發展太快了。使得許多回國的留學生感到成為「老土」,許多現代化的移動互聯網應用都不會。過去是感覺「老土」要出國,沒想到出國幾年後回國竟然變成了「老土」,頗具諷刺意味。

        從大政方針上,真要感謝這幾年國家大力提倡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與政策氛圍。特別要感謝企業巨頭的引領以及企業家的巨大貢獻。

        一招鮮吃遍天。中國社會在短期內發生了變化的核心原因是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飛速發展,中國把其商業應用到了極致。推動這個革新進步的是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促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BAT」的存在。BAT是最大搜索引擎百度、最大電商集團阿里巴巴和最大社交網站騰訊這三家中國IT巨頭的首字母縮寫。它們為完善自己經濟圈中所有種類的服務,正積極展開兼并和投資。大企業的資金正成為支撐急速增長的服務的源泉。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無論如何在中國技術革新變革乃至中國發展的歷史上都會寫下濃重的一筆。沒有他們,中國人不會這麼快享受到這麼便利、高效的新科技服務手段,中國在這一輪信息工業革命中也不會迅速縮短與世界的距離甚至在某些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也許因為上述原因,一些外國媒體驚呼中國已經成為「技術革新大國」。這著實有點言過其實、言之過早。

       目前,中國移動支付在世界走在前列是無任何懷疑的,共享經濟在世界也排在前列。不過,BAT三家的主流業務與美國對比,似乎還有差距。阿里巴巴電商、雲計算、物流、互聯網金融與美國的亞馬遜比較旗鼓相當,或者說某些方面超越亞馬遜。而騰訊與Facebook比較,優勢並不明顯,最寶貴的客戶量遠遠少於Facebook。百度與谷歌比較差距更大。搜索以及人工智慧等方面,百度基本與谷歌不在一個重量級。

       更加憂慮的是,在人工智慧、區塊鏈兩大未來核心技術上,美國實力遠遠超過中國。在中國監管部門高壓下,中國已經完全退出數字貨幣包括區塊鏈技術研究市場。在技術革新、科技數據上,與美國對比,中國在基礎性硬科技領域還差的很遠,對於中國來說可謂近憂遠慮都有。

        更大的憂患在於中國的監管環境已經發生大變化,技術革新創新的監管環境已經不寬鬆甚至在惡化。包括移動支付在內都有可能被監管徹底扼殺掉。這才是中國技術革新創新的最大憂慮。

        過去監管之所以寬鬆,不是監管部門有開放與創新意識,而是監管部門不知道移動互聯網為基礎的創新是個啥東東,插根就不認識,不了解,什麼也不懂,怎麼監管呢?現在創新革新的東西成氣候了,對傳統經濟金融帶來衝擊後,站在傳統利益一方的監管者必然拚命扼殺創新。因為他們的既得利益都系在傳統經濟金融體系上。

        對於技術創新革新的政策環境、監管環境的惡化是最可怕的!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星球大戰是部武俠片?看星戰必須要了解的知識點!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