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這麼做,孩子會更勇敢的面對人生

家長這麼做,孩子會更勇敢的面對人生

GIF

孩子性格有點膽小,做任何事都猶猶豫豫,父母要如何引導孩子更勇敢呢?

孩子膽小的原因

1.缺乏安全感

父母的關愛對一個孩子的安全感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他生命中的前兩年更是至關重要。尤為重要的是來自父親的關愛。父愛就是孩子可以依靠的大山,孩子內心力量的來源。如果在孩子早期成長時期,父親不在身邊,缺少了父親的陪伴,或者即使父親在身邊,但是沒有給到孩子足夠的關愛,都會使孩子缺乏安全感。會變得自卑膽小。

2.家長總是嚇唬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裡不聽家長的話,如哭鬧或不好好吃飯時,家長就用孩子害怕的語言來嚇唬他。家長總是用這些恐嚇的語言嚇唬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而形成膽小怯懦。

3.家長保護太多

家長對孩子保護太多是讓孩子膽小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呵護備至,無論是生活細節中還是學習過程中,一些本該讓孩子自己解決的問題家長都會代勞。 這種情況在城市裡更加嚴重,家長會時常灌輸給孩子過分的安全意識,絕對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外面太危險,甚至有些家長用恐嚇的語氣來教育孩子,這些意識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便會讓孩子覺得只有在家裡,在父母身邊才是安全的,其他地方都不安全。慢慢地就形成了膽怯的心理。

怎麼教育膽小的孩子

1.家長不要過於著急

孩子膽怯的不良心理行為是隨著年齡增長,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逐漸發展而來的,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克服,一定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耐心引導。

2.正確對待孩子的退縮行為

當發現孩子有退縮行為時,不要拿他跟那些善交際的孩子比較,要體諒他的心情;不可由於心急而粗暴對待,這樣會使孩子更加恐懼,更不敢與人接觸,要積極強化孩子表現出的閃光點,鼓勵孩子千方百計克服所遇到的困難。

3.放手磨鍊孩子

家長的包辦代替會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獨立精神和應變能力,一旦離開父母便神色慌張,不知所措。適度的挫折與磨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財富。家長千萬不要輕易地將之剝奪,而應該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

4 鼓勵孩子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表揚,膽怯的孩子更需要。他們本身就自責,容易缺乏勇氣,往往在做事之前,就自我暗示自己不行。如果這時給他一些鼓勵,增加他的勇氣,或許他會把事情辦得很好。

5.培養孩子特長

因為膽小內向的孩子生活空間相對較小,這使他們的精力相對集中,觀察事物仔細認真,做事情相對有耐心,喜歡作一些深入思考,而且往往感情細膩。這樣,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孩子氣質中這一積極的方面,幫助且鼓勵他根據自己的喜好學習一技之長。一有機會,讓他們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的特長。達到鍛煉膽量的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該嫁人的年紀,不知道你在等什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