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村孩子的新年願望

山村孩子的新年願望

數九隆冬,遼寧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楊木川鎮邊溝村是一個被大山環抱的小村子,這裡的村民多以種地、打工為生。一個只有四間教室的學校,就坐落在這個村子裡。

冬日的清晨,當太陽還未露臉,那些有孩子上學的農戶家中已開始忙碌起來,裊裊炊煙在低矮的房屋上升起。一些距離學校較遠的孩子吃過早飯,背著書包在路邊等校車來接,距離較近的孩子則步行去上學。

早上7點半,孩子們準時坐在邊溝小學的教室里,開始上早自習。每個教室都有一個用紅磚砌成的爐子。教室窗戶外,鐵皮煙囪伸出來。每天早晨,會有一名值日生的家長幫著給各班的爐子生火,班級有學生負責給爐子添木柴。

「學校的校舍已經有40多年了,本來是兩趟房屋。後院原本是四至六年級的教室,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所以高年級的學生都轉到楊木川鎮中心小學去了。」校長袁慶傑說。

現在這所小學只有一至三年級和一個學前班,全校學生共29名,7名教職員工。

這裡的孩子有些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以務農為主,在農閑時外出打工。一些孩子還沒有走出過這個小山村,孩子們渴望有一個玩具小汽車、一雙漂亮的鞋子,或是盼著過年時一家人能團聚在一起。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個新年的願望。

山裡的孩子「早當家」。當很多城裡的孩子還在父母面前撒嬌時,這裡的孩子已經幫著家裡分擔家務了。

6歲的胡宇航耳朵凍傷,請假在家。走進他的家裡,黃泥砌成的灶台前,小宇航正給爐膛里添木柴,12歲的姐姐在攤煎餅。

據胡宇航的媽媽介紹,幾年前,孩子的爸爸車禍受傷,肌肉萎縮無法乾重活,奶奶患病常年吃藥。

「我的孩子特別懂事。」宇航媽媽說,女兒在班級里是學習委員,能歌善舞,有一次拿回來三個獎狀。她每周零花錢只有五塊錢,平時除了學慣用品,啥也捨不得買。

近期,一輛滿載愛心人士和捐贈物質的大巴車從300公里外的瀋陽來到邊溝小學,給學校帶來教學用品,還有孩子們喜歡的圖書等物品。

孩子們很開心。雖然在物質生活上不夠豐富,他們卻簡單而快樂,並且很容易獲得滿足。一根棒棒糖、一本圖畫書、一個魔方,讓他們興奮不已。(文/攝 蔡敏強)

邊溝小學簡易的校門,目前,這所小學裡一至三年級的學生19名,學前班的孩子有10名。

小學生在生著爐子的教室里上課,教室一角堆放著木柴。新的一年,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自己的願望和期待。

陳澍,7歲,二年級,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希望在新年裡有一套全家福的衣服,全家人穿一樣的新衣。

李天宇,8歲,二年級,他負責看護班級教室里的爐火,父母在外打工,平時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希望有一架遙控飛機。

一年級、二年級的孩子和老師,每個班級只有幾個學生。

孩子們在學唱一首手語歌,一束陽光從窗戶照進教室里。

孩子們的午飯是從家中帶來的,通常早餐會多做一些裝進飯盒裡,然後放到教室的爐子上熱一下。

孩子們課間在外面玩耍一陣後回到教室取暖,爐子一直燒到學生放學才熄滅,第二天早晨再重新點燃。

8歲的王紀涵上小學二年級,家中的小貓成為她的玩伴,王紀涵的願望是能看一場3D電影。

孫愷迪,9歲,三年級,她的父母在家務農,爸爸手臂受過傷,至今沒有出過遠門,希望可以到外面去開闊一下眼界。

12歲的姐姐珈如在楊木川鎮中心小學上五年級,6歲的弟弟宇航在邊溝小學上學前班。姐姐想有一套新衣服,弟弟希望有一輛玩具小汽車。

於耀博,8歲,小學三年級,有一個姐姐已經上高中,平時住校,父母在家務農,於耀博有時會幫著家裡干一些家務活,希望有一隻新的籃球。

於耀博第一次和爺爺、奶奶一起拍照,於耀博盼著過年時一家人可以在一起。

更多故事,請看中國網新聞中心《世相》欄目。進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阿里2017年公益寶貝捐贈達59.8億次 互聯網公益呈現日常化特徵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