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日本身為工業大國,為何卻在戰場上很少使用衝鋒槍?

二戰日本身為工業大國,為何卻在戰場上很少使用衝鋒槍?

二戰是一場機械化的戰爭,德國也是在工業革命上佔了很大的優勢,才能在二戰前期,在很多國家出乎意料的情況下,幾乎蕩平整個歐洲。而二戰日本,同樣也是一個工業大國,在亞洲地區工業可排第一,所以野心龐大的日本,對整個亞洲地區也是進行了攻佔,其中對中國更是進行了全面侵華作戰,企圖想將整個中國納入自己的版圖。

二戰日本的軍事水平也達到了一種很高的水平,但是在戰場中,日本士兵卻大都使用步槍,很少能看到輕機槍,重機槍更別提了,一個一個聯隊中也就那麼幾架,那麼工業發達的日本,為何卻在戰場上不使用殺傷力更大的機槍呢?

首先,日本作為一個島嶼國家,自身資源很稀少。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還發動了侵略戰爭,所以日本的資源變得更缺乏,而且在裝備支援問題上也時常面臨著斷層現象。所以在戰場上的日軍,非常的節省,寧願拼刺刀也不願意開槍。也正是這種原因使得日本沒有投入大量使用機槍。而且日本覺得中國當時很落後,用步槍足以打敗。

其次,日本在戰術上認為,步槍的準確度比較高,很適合在中國進行戰爭。所以日本的政策便是,寧可保證步槍的彈藥充足,也不浪費寶貴的資源去製造衝鋒槍。

還有一點原因就是日本的生產力也更不上。在二戰中日本幾乎可以說是全民參戰,女子雖然沒有多少上戰場,可是這些人甚至在家中進行早子彈,保證彈藥的充足,這便是日本生產力跟不上的一種現象。在二戰日本的一名士兵配置基數是150發子彈,38大蓋一天都不一定用得完,要是換成衝鋒槍的話,估計一個照面,便彈藥消耗殆盡。

與日本相反的便是蘇聯,蘇聯在二戰後期是一個衝鋒槍產量很高,被廣泛投入戰鬥的國家。達到前線士兵幾乎可以人手配備一把衝鋒槍的地步。也是這種原因,使得蘇聯對東北地區的日將軍發動突襲之後,能在6天之內將50萬的日軍徹底的打敗。

而美國人就更別提了,美國最不缺少的便是武器,所以在太平洋戰場是日本不敢同美軍近距離開展戰,一旦到達衝鋒槍射擊的地點,那日本將會必敗無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麻辣歷史 |